仪器社区

蛋白质电泳中电泳迁移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hod1078192dv 2012-12-18
评论
全部评论
宏站
⒈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指单位长度(cm)的电位降,也称电势梯度。如以滤纸作支持物,其两端浸入到电极液中,电极液与滤纸交界面的纸长为20cm,测得的电位 降为200V,那么电场强度为200V/20cm=10V/cm。当电压在500V以下,电场强度在2-10v/cm时为常压电泳。电压在500V以上, 电场强度在20-200V/cm时为高压电泳。电场强度大,带电质点的迁移率加速,因此省时,但因产生大量热量,应配备冷却装置以维持恒温。
⒉溶液的pH值
溶液的pH决定被分离物质的解离程度和质点的带电性质及所带净电荷量。例如蛋白质分子,它是既有酸性基团(-COOH),又有碱性基团(-NH2) 的两性电解质,在某一溶液中所带正负电荷相等,即分子的净电荷等于零,此时,蛋白质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溶液的这一pH值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isoelctric point,pI)。若溶液pH处于等电点酸侧,即pH<pl,则蛋白质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若溶液pH处于等电点碱侧,即pH>pl,则蛋白 质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溶液的pH离pl越远,质点所带净电荷越多,电泳迁移率越大。因此在电泳时,应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pH值缓冲液。
⒊溶液的离子强度
电泳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时会引起质点迁移率的降低。其原因是带电质点吸引相反符合的离子聚集其周围,形成一个与运动质点符合相反的离子氛 (ionic atmosphere),离子氛不仅降低质点的带电量,同时增加质点前移的阻力,甚至使其不能泳动。然而离子浓度过低,会降低缓冲液的总浓度及缓冲容量, 不易维持溶液的pH值,影响质点的带电量,改变泳动速度。离子的这种障碍效应与其浓度和价数相关。可用离子强度I表示。
⒋电渗
在电场作用下液体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electro-osmosis)。其产生的原因是固体支持物多孔,且带有可解离的化学基团, 因此常吸附溶液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使溶液相对带负电或正电。如以滤纸作支持物时,纸上纤维素吸附OH-带负电荷,与纸接触的水溶液因产生H3O+, 带正电荷移向负极,若质点原来在电场中移向负极,结果质点的表现速度比其固有速度要快,若质点原来移向正极,表现速度比其固有速度要慢,可见应尽可能选择 低电渗作用的支持物以减少电渗的影响。
11 0 2015-09-27 0条评论 回复
吥朝卟用花錢
蛋白质的大小,分子量,结构,构象,带电荷情况。基本上是以大小,分子量和电荷数目有关。你可以看看电泳的原理,然后会都清楚了。
2 0 2012-12-19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