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百科

SPR传感器分子敏感膜以及金属膜

大分子相互作用仪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简称SPR,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对在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的检测是SPR应用原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分子敏感膜

多种传感器芯片的产生使得各种生物体系的分析要求得到满足。从蛋白质、寡聚糖、寡核苷酸、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多肽到病毒、细胞、噬菌体和类脂。反复使用性和特别好的重现性、广泛的再生方法、高灵敏度以及稳定的基线均能够由每一种芯片提供给科学工作者。


7.jpg


成膜方法:

1.单分子复合膜法

2.分子印膜法

3.共价连接法

4.金属膜直接吸附法


金属膜

金属元素的性质各不相同。所以SPR光谱会受到由不同种类金属构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基质膜。反射光谱是SPR的研究对象,因此应当在可见光范围内对反射率比较高的金属进行考虑,其稳定性和随波长变化而改变的幅度成反比,所以SPR中Z长使用的金属膜是银膜和金膜。


由SPR光谱中共振深度、共振宽度以及共振波长这三个特征参数来看,在相同的条件下,金膜的共振峰宽明显要比银膜要大,共振深度要比银膜略小些,灵敏度明显高于银膜。


金膜具有Z好的稳定性,特别在银膜不能使用的体系中比较适用,在SPR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共振的深度很受金属薄膜的厚度的影响,随着膜厚度的增加,会减小共振深度,增大Z小反射系数。当膜的厚度高于一定的值的时候,共振峰就会消失。当膜的厚度在某一数值的时候,反射光强度约等于0,共振的深度达到Zda。


2005-08-21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
加载中...

已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