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百科

SPR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点

大分子相互作用仪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简称SPR,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对在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的检测是SPR应用原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SPR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通常而言,光学系统、敏感元件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为一个SPR传感器的基本组件。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用途是对检测器产生的电子信号进行采集以及处理。如今阵列检测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为多个角度或者波长处的信号变化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方便,通过计算机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


4.jpg


敏感元件

金属薄膜以及其表面修饰的敏感物质为其敏感元件,是SPR传感器的关键,将待测对象的化学或者生物信息转化为折射率的变化是其用途。根据SPR的原理可以知晓,SPR光谱的改变事实上是由样品的折射率的改变所造成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金属薄膜的传感器是没有选择性的,只可以在测定一些简单体系时使用,所以通常需要进行修饰,从而使得对被测对象的选择性识别能力获得。


光学系统

光检测器件、角度(或者波长)条件部件、光学耦合器件以及关于均包含在SPR传感器的光学部件中,产生SPR并且对SPR光谱的变化进行检测是其的用途。


性能特点

SPR传感器的各个组成性能决定了其如响应时间、选择性、分辨率、稳定性以及灵敏度的性能特点。


在使用SPR传感器的时候,通常先将一层敏感物质在金属薄膜表面修饰,从而为和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作用提供方便。相对于其它金属而言,金和银有比较稳定的性质,且有很高的反射率,这两种金属比较常使用。在测量生物体系的时候,经常存在氯离子,因此通常使用金膜,使用银膜不适合。


2005-08-21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
加载中...

已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