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室

学校心理实验室如何有效发展?

推荐访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许多学校也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实验室。但是如何有效利用心理实验室,改变实验室“空巢”的现状,使心理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倾诉心声、解除烦恼的场所,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营造实验室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树立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如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刊物等,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代表着心理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健康者更健康,接受心理咨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自己成长。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尊重原则,使他们对心理咨询室产生信赖感,从而走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同时积极宣传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心理咨询室,消除对心理咨询室的陌生感和神秘感。


二、变被动为主动,多方探索途径,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不能总是被动地坐在咨询室里等待学生来敲门,应该想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愿意来敲门,如网上心理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

1、将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工作协调起来。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ZT心理讲座等途径进行,广泛而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的内容。

2、要从心理咨询室中走出来,融入学生精彩生动的世界。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提前预防,由被动变主动。发挥心理健康咨询联络员的作用,对学生察言观色。

3、班主任可以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要从单枪匹马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定期为班主任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各班还可以在学生中选出1~2名心理健康联络员,通过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心理咨询工作事半功倍。


三、学校落实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1.构建心理健康咨询组织体系 

心理健康咨询不应该仅仅是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学校也应该构建心理健康咨询的组织体系。由一位校级领导全权负责,一位德育主任直接负责,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具体负责,各班班主任配合,Z后由班级心理联络员协助,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 

2.心理咨询教师应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 

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有的还是兼职,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更有甚者,心理咨询教师成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极大地阻碍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因此,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另一方面,要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培养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兼职心理咨询教师。 

3.正视心理咨询教师发工作岗位,给予相应的保障 

学校要把心理咨询工作落到实处,从编制、职称、晋升等方面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提供基本保障,让他们更加积极、努力、有效地开展工作。



2018-04-18浏览次数:545次
本文来源:https://m.yiqi.com/retiao/detail_1886.html
热门标签:
分享到
上一篇:5G争夺白热化: 中兴遭美英封杀 倒逼ZG自主科技产业
下一篇:心理实验室的分区及设备配置介绍
最新资讯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过
心理实验室
心理实验室
心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