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的是CTAB法,之前提过,药品配制中加了β-巯基乙醇,OD比值不行,电泳效果不理想。再次实验时,配制药品过程中没有加β-巯基乙醇,准备在加提取液时直接加到Ep管中,但是忘了,... 我们用的是CTAB法,之前提过,药品配制中加了β-巯基乙醇,OD比值不行,电泳效果不理想。再次实验时,配制药品过程中没有加β-巯基乙醇,准备在加提取液时直接加到Ep管中,但是忘了,结果OD比值接近1.7,电泳效果比之前的好。查阅文献,CTAB法基本都要加β-巯基乙醇,防止氧化,而没有涉及这种的现象的解释。求解?
我是做动物的,没有提过植物的DNA,对β-巯基乙醇也只在提蛋白的时候用过。
百度知道里有这么一句:“用CTAB法提取某些易发生褐变物种的DNA时不加肯定会对细胞产生影响,但具体会有何影响则视具体物种,操作环境和具体方法的不同而定”。虽然百度知道的可信性有点...不过物种不同所以效果不同也的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做实验的感觉是,东西做出来是王道,现成的protocol只是参考。比如我自己提蛋白用的裂解液的配方是自己摸出来的,跟其他人和文献上都不一样。如果你们实验室这种提取方法提取出的DNA质量的确好,并且是可重复的,那就这么做好了。机理细节,也许就是物种特异性、氧化性不强,也有可能是你们用的这一批巯基乙醇质量一般,或者混入了其他东西。如果想要验证,可以再买另一个公司的试试,当然如果只focus在DNA上,并且现在已经很好了,就这么做下去也不妨。不是不求甚解,而是主次有别。
植物学门外汉,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祝实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