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化学实验室

仿真化学实验室讲解为什么水温低于零度不一定结冰

推荐访问:

仿真化学实验室讲解为什么水温度低于零度不一定结冰?温度低于零度还不结冰的水有个名词叫“过冷水”。过冷水之所以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凝结核或其他情况,所以在0℃以下还保持着液态。


一般的物质都会有固、液、气三相。以水来说,三相彼此之间的区别大体上是分子的活跃性和之间的距离。比如,液态水加热以后,分子特别活跃,就成了水蒸气。而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可以通过冷却,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施加外界压力。变成液体的水,理论上通过不断的施加压力也可以变成固态。然而,对于水来说,水凝结的时候分子间反而会变得更加松散,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冰山能浮在水上。利用这一点,在液态水变成冰的时候,施加足够的压力,就可以在零下的时候使水仍然是液体。



即使,不通过加压的方法也可以让水保持液体。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往水里面加盐,比如食盐——氯化钠。阴阳离子能干扰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论上加的盐越多,冰点就会越低,但是盐是有溶解度的,不能无限加。所以,盐的饱和水溶液的冰点约大约有零下二十度。


即使没有上述这些,水还是可以在零下保持液态的。你需要的,只是一瓶纯净水!水凝结成冰,水蒸气凝结成天上的云,夏天的雨和冬天的雪,都需要一个称为“凝结核”的东西。这个凝结核,可以是天空中漂浮一粒微小的灰尘,可以使一粒PM2.5,可以是一次微小的扰动。然后,冰就从这微小的颗粒开始凝结。如果,水特别干净,也没有任何扰动,在零下40度它还是液体的。这种水称为“Supercooled water”、“Iceice”、“超冷水"。


说了那么多,还没有本质上解决即使在零下,水还是液态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具体的分子结构会比较复杂。简单来说,从水到冰,从液相到固相,都是水分子活跃性降低和分子间距改变的原因。下面一张图,可以直观反映。


水是很特殊的一种物质,分子间有很强的氢键,结成冰以后,分子会形成规则的六边形的结构,比如


理论上,只要保持分子间的无需状态,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保持水的液态,但是需要的条件也更为苛刻。因为分子除非到了零度,不然都是一直在运动的。总结下来,冰的形成起始于,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的一小部分水分子形成规则结构(这个也可以称为分子级的"凝结核"),然后拉拢更多的水分子加入到规则形状当中。如果有灰尘作为”凝结核“,这个随机过程就直接加速了。而加入盐,盐离子干扰了分子间形成的规则结构,所以冰点降低了。


黑色的线代表氢键。分子间的间距由于氢键的作用不会被缩小,反而变大,因此,水变成冰体积会变大的。如果水分子没有重排成规则结构,冰也是不能形成的,也就是,温度零下40度的“supercooled water",水分子之间并没有形成规则结构,但是,水分子现在处于较低的活跃态,有更多的机会形成微小的规则结构,所以,微小的扰动就可以使液态水快速凝结。


2018-04-09浏览次数:2347次
本文来源:https://m.yiqi.com/retiao/detail_1489.html
热门标签:
分享到
上一篇:理化实验室管理制度,你知道有哪些吗?
下一篇:简述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最新资讯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过
仿真化学实验室
化学仿真实验室
虚拟化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