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怎样让你35岁以后的职场,不会茫然和焦虑

j8瞎闹腾 2018-08-05
评论
全部评论
梦芴剂腾
前两天看到朋友圈转发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招聘广告,其中岗位能力要求里的一句话,估计好多人看了心情都会瞬间跌到谷底。
那句话写的是:无论你多么年富力强,年龄也不要超过35岁!
35以上的职场人士一定会惊呼:凭什么呀!

不管这要求是不是有点过,你都不得不承认它是有道理的。
首先,年龄的增长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你已经不可能拼的过那些20多岁的年轻人。同时,这个年龄段的顾虑已经太多,受的干扰也多,家庭势必会某种程度上倾斜你工作的天平。
其次,在这个变化和未知成为主流的时代,创新和变革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你所谓的经验只是对以往工作刻板的复制和叠加,那经验就不仅不值钱,而且还是Z大的阻碍。
另外,思想的改变就更难。文化的认同感是未来成就共同事业的基础,但年龄越大,态度和价值观重塑的难度越大。
Z后,因为所谓资历的不断加深,年龄越大,对薪酬的期望值要求越高,没有人愿意自己快40了还拿着和刚入职的年轻人一样的薪酬。如果能力上没有太大的差异,比较下来,当然用年轻人更划算。

事实上,35岁以后面临窘境职场人士,随处可见。
窘境之一是机会越来越少,35岁以后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画出的职业曲线,好让你的背景、职位高度和年龄高度相符,接到猎头电话的比率一定会逐年下降。因为年龄而逐渐被排除在企业搜寻的目标之外,已经是不用怀疑的事实。
窘境之二是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前几天和一个以前的同事聚会,他现在在一家500强企业工作,他说他现在Z大的担心就是自己离开了现在的平台,未来还可以做什么,35岁以后还可以做什么,还有没有会愿意要。
窘境之三是在现有的工作中找不到动力,也找不到乐趣,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不多不少,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不想再做但又不敢放下,就这么一直过着不想过的日子。

陷入这种困境的,大多数都属于那种没有找到自己定位的人。
因为以往的工作可能都是程式化的,缺少思考、改变和突破,也缺乏和外界的连接,也就很难找到自己的职业锚,也就是自己的定位。
找不到定位的结果,就是没法在一个方向上不断积累,进而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你到了35岁,还没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点的结合,你就有可能像一个迷失在原始森林的人,要么还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要么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这是很悲催的一件事情。
因为找到方向的人,正在离你越来越远。

改变,Z重要的是勇气。
首先你要多尝试不同的工作,这里说的不一定是换工作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同一份岗位中不同的工作内容。说白了,有活就抢着干,多历练自己,有助于你找到真正适合的方向。别怕做多了吃亏,这种想法极其愚蠢,看似聪明,实则代价昂贵。
职业生涯的早期多换几份工作可以理解,35岁以后还频繁跳槽,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
第二,如果确信现在的工作不适合你,你要有勇气离开。离开当然是有风险的,但没有风险的职场,你能收获的也就是大多数人都能有的结果,等着和大多数人一样35岁的焦虑。
要么忍,要么滚,做着一份自己都看不到前途的工作,荒废的不仅是当下,还有未来。
第三,挑战你的极限。不要怕自己搞不定就不敢尝试,重要的是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而不一定是结果。敢于挑战本身就是成功Z宝贵的禀赋之一,它是需要在行动中才能历练出来的。
越挑战极限,越能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深藏的潜力,越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
第四,多寻找他人的反馈。Z了解自己的是自己,Z不了解自己的也是自己,外界的反馈就像镜子一样让你看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想象般威猛帅气肤白貌美。
撞上别人了解自己,要允许别人批判自己,批判你的人,有可能就是你的贵人。
第五,在一个方向持续积累。复利效应初中就学了,但会用到生活工作中的人并不多。价值的不可替代性不仅在于你独特的优势,还在于你持续的积累,这种不断叠加的复利效应时间长了,别人就很难超越。
想象一下你就像存钱一样不断在你自我价值增值的账户里装钱的感觉,你哪里还会有35岁的焦虑。

用今天听到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一份工作是需要你注入情感的,伴随着感情投入的每一份工作,就如同你无悔的那份恋情,你离开的时候即使会哭泣,但却一定是无悔而坚定的,因为你更清晰了你的未来。
愿你未来的35岁、45岁,都不会有迷失的茫然和焦虑。
20 0 2018-08-06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