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润滑油的应用介绍
润滑油被称为机械设备中的“血液”,润滑油在润滑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 润滑功能:降低设备之间磨损造成的损耗;
(2) 密封功能:润滑油的黏性可以对零件密封保护;
(3) 冷却功能:润滑油从设备表面吸收机械摩擦产生的热量;
(4) 洗涤功能:润滑油在机械设备内的循环流动可清理污染物;
(5) 防锈功能:润滑油在机体表面形成的油膜防止了设备的腐蚀。
润滑油的功能会因受到污染而下降甚至失效,可使设备磨损程度加剧,从而导致设备故障。润滑油的状态影响着机械设备能否持续正常运行,为了防止因润滑油失效而对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坏,常常需要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并更换润滑油。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润滑油变质老化过程比较缓慢,而且不同的设备对于润滑油液的消耗能力往往不同,按照常规使用标准更换油液可能造成浪费或者造成失效油液仍被继续使用等问题。采用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对设备中的润滑油进行检测,可以实时对油液质量和设备状态进行良好的分析判断,为更加合理的油液更换提供参考。
在线光谱检测技术可以指导工作人员及时对油液的健康状况做出评价,进而判断润滑油液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帮助用户及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提前进行更换油液、维修保护等措施,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小事故发生概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油液检测指标及其意义如下表所示:
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可以实时在线检测以下项目,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1. 黏度
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转时,由于零件之间的摩擦,会使零件表面产生油膜。润滑油的黏度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油膜的薄厚程度。由于机械设备零件表面的油膜可以起到密封润滑等效用,所以检测润滑油的黏度对于判断设备磨损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 色度
润滑油的颜色变化程度很好地反映出油品的质量情况。如果颜色变深,则油品可能发生了污染变质;如果颜色变浑浊,则表明油品中可能混有水分。在实际油液检测中,主要关注的是油液中的其他成分含量是否符合使用标准的要求,对润滑油颜色进行判别可以为判断油液中各种污染物的成分种类及含量提供参考价值。
3. 含水量
润滑油中的含水量如果超标,将对润滑油表面的油膜造成破坏,Z终降低润滑效率。此外,水分可能与油品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使润滑油的性能降低,进一步加剧摩擦机械设备中一些零部件的磨损。
4. 金属离子
在机械设备内部,几乎所有零件都在持续运转工作,高强度的摩擦导致润滑油中混入铁或铜等机械杂质,对金属离子进行检测可有效地判别出油液的润滑性。
5. 污染度
评价油液的污染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灰分,润滑油液中的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不易燃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例如:CaO、MgO、Fe2O3、SiO2 等。对其含量进行检测来判别润滑油液的污染程度。
立志打造近红外优质民族品牌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润滑油的应用介绍
- 润滑油被称为机械设备中的“血液”,润滑油在润滑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 中近红外光谱
- 近红外光可以应用在生物医学、农业、食品分析、工业等领域
-
- 【应用】近红外光谱溯源食用海参产地
- 实验中的近红外光谱仪是一款采用偏振干涉的傅立叶变换型的近红外光谱仪,相较经典的傅立叶光谱仪,具有更小巧的造型和更强大的抗震动能力。模块化的测量池可以随时随地方便更换,满足各种形态样品的检测需求。
-
-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土壤检测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土壤分析时,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和**的应用范围。这项技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实现对土壤成分和性质的快速、无损分析。
-
- 润滑油红外光谱去噪预处理方法
-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由被测样品的红外光谱主导,由红外光谱仪得到的光谱信号中不仅含有样品的信息,还包含了噪声和各种外界干扰因素。为了使定量分析模型更加稳健和精确,需对光谱进行去噪预处理。
-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粉粒径建模
-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草产业的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实现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烟草特定的原料化学成分、外加添加剂、成品等的建模分析及应用。
-
- 应用分享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孔雀石含量快速检测研究
- 如海应用课堂——使用TEC2000搭建快速且环保的矿物含量检测模型。
-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肉类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已有很多的应用案例。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