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法与激光衍射法测定粒径结果差异分析
对粒度进行检测分析的方法有很多,Z常用到的两大类测量方法——图像法与激光衍射法,其中图像法包括电镜法和显微图像法两种形式。这两类方法的测量结果通常会有差异,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原理不同导致的结果不同
假定有3个直径分别为1、2、3的球体颗粒,不同测量原理的仪器将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平均粒径。
电镜法:通常用带有标尺的格子线来测量颗粒直径,然后把它们加在一起再除以总的数量而得到数量-长度平均D[1,0]:
图像法:通常测量每个粒子的面积,加起来再除以颗粒的数量而得到数量-面积平均D[2,0]:
激光衍射法:通过测量颗粒群的散射光强分布,可得到体积分布,并可得到体积平均粒径 D[4,3]:
可见,不同测量方法计算平均是不相同的,同样的道理,计算粒度分布的方法也不相同,或者说是粒度分布的基准不同。例如,当相同个数的5微米与50微米小球混合均匀后,采用不同原理所得到的原始粒度分布完全不同。
电镜结果与激光粒度仪结果的比较大多为数量分布与体积分布的比较,图像仪分析结果与激光粒度仪结果的比较大多是面积分布与体积分布的比较。
上图表明采用不同原理方法进行粒度测量,所得结果有明显的差别。为方便不同原理仪器进行比较,百特激光粒度分析系统和显微图像粒度分析系统中配置了数据转换功能,可将体积分布转换为面积分布或个数分布,从而实现不同原理、不同基准下的粒度分布的互转换。下图所示为百特粒度仪测试一个体积平均粒径D50为17微米左右的样品,再将结果转换成面积分布和数量分布后的比较。
二. 测试颗粒代表性有差异
红色圆圈代表电镜法/图像法取样区域,很显然漏掉了颗粒群中的10微米大颗粒,由于电镜法/图像法取样数量有限,漏测一个大颗粒将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激光法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激光粒度仪因为取样量大,可连续重复测量,能够得到代表所有颗粒的统计结果。
三.样品分散原因
下图为电镜拍摄的某粉体图像,该粉体团聚现象比较明显,颗粒间结合紧密,不易重新分散。增大放大倍数后,电镜法能反映局部精细结构,给出单个粒子尺寸,这是其它测量方法难以做到的。
下图是激光粒度仪对上面同一粉体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激光衍射法的测量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团聚粉体分散后的状态。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电镜法/图像法与激光衍射法的结果差异是由于原理和基准不同导致的,因此在应用和进行结果比较时不要仅仅看数据,还要看得到这些数据的基准,以便进行正确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作者:丹东百特实验室— 管青宇
(来源: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CMP抛光液的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
- 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CMP)是微电子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通过化学力和机械力结合使表面光滑的工艺。该工艺使用研磨腐蚀性抛光液来帮助晶圆表面平坦化。
-
- 工程师日记 | 仪器测试结果差异较大
- 客户反馈仪器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同一样品测试结果和强度差异一倍以上。
-
- Bettersize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
- Bettersize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
-
- Bettersize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
- Bettersize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
-
- 粒度表征 | 激光衍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 粒度表征 | 激光衍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
- 电磁式振动台定频与调频应用场景的差异分析
- 本文探讨电磁式振动台定频与调频应用场景的差异。定频用于电子元器件质量筛选、特定工业设备振动耐受性测试及教学科普演示
-
- 石墨消解仪与电热板的区别与差异
- 智能石墨消解仪是科技进步的产生,用于样品前处理消解,具有智能化、程序化、批量性强、操作简便、使用寿命更长久等功能,在整体工作上效率越比传统不锈钢电热板要高出数倍,快速、高效帮助实验室完成样品的加热、赶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