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地学领域国家ZD实验室新名单

推荐访问:



一 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ZX

主任:陈利顶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ZD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是在ZG科学院系统生态ZD实验室基础上建设的。

绕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人与自然耦合机理与调控方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如下5个方面。

城市生态系统过程与调控

区域生态系统过程与调控

景观格局-过程与生态恢复

环境胁迫与生态系统响应

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二 冰冻圈科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管部门:ZG科学院

主任:康世昌


ZG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ZD实验室始建于 1991 年,1997 年成为ZG科学院ZD实验室,2005 年由ZG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ZG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ZG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2007 年通过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的国家ZD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会,成为冰冻圈科学国家ZD实验室。

根据实验室发展历史和学科优势,以冰川、冻土、积雪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以下三个方向开展研究:

1、冰冻圈过程和机理:通过对冰川、冻土、积雪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揭示冰冻圈演化过程和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变化。主要研究内容有:

● 冰冻圈监测

● 冰冻圈气候环境记录

● 冰冻圈变化过程

2.冰冻圈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研究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的相互作用,分析冰冻圈变化的各种影响,为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内容有:

● 冰冻圈的水资源和生态效应

● 冰冻圈与气候模拟

3.冰冻圈灾害、影响与适应对策:构建冰冻圈对水资源、生态和经济社会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冰冻圈影响评价理论,建立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性评价模型,提出我国冰冻圈变化适应对策。




三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主任:龚健雅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ZD实验室是我国测绘学科diyi个ZD实验室。1989年初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家ZD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大地测量专业的相关实验室为基础开始筹建,并在当年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1991年世界银行贷款启动,成为世界银行在ZG的七个跟踪示范实验室之一;1992年国家测绘局投入开放研究基金,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国家测绘局组织的联合验收。

目前所设的研究室有: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与服务、3S集成与空间信息通讯、导航与深空探测,以及水环境遥感与数字流域研究ZX等。




四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任:任南琪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ZD实验室”始建于2007年10月,2010年1月通过验收。实验室拥有面积23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约9400万元。

主要研究方向:

1. 城市水生态安全

城市水源水体环境污染模拟与预警

受污染水源水体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与改善

城市水系统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及纳米颗粒物去除及生态环境安全

2. 城市水质量保障

水污染控制系统生物学与生物过程工艺学

饮用水中有毒、有害微污染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处置与多尺度资源化利用

3.城市水健康循环

城市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

城市水生态足迹分析

水中生物质定向转化与资源化




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任:倪四道


实验室定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学科前沿,围绕“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等科学前沿问题,以地球系统动力过程为主线,利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同时,发展大地测量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国家航空航天、军事测绘、资源能源勘探开发,以及地震和地质灾害监测及应急响应等方面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推进新方法、新技术与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大地测量关键技术与设备。

在此定位的基础上,凝练出了四个研究方向:

地球重力场理论、探测与应用

地球系统质量迁移监测与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

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定轨理论与多源大地测量数据的融合

地壳形变与地震大地测量




六 大陆动力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主管部门:陕西省科技厅

主任:翟明国


大陆动力学国家ZD实验室依托西北大学,实验室在地质学系原实验室的基础上于1992年成立,1995年获准为陕西省ZD实验室,2000年成为教育部ZD实验室,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ZD实验室培育基地。2005年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国家ZD实验室建设申请评审,2006年立项建设,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进入国家ZD实验室行列。这是西北大学获准的diyi个国家ZD实验室,也是陕西省属院校中唯yi一个获准的国家ZD实验室。

实验室的4个主要研究方向:

造山带与盆地动力学;

重大构造事件与生命演化;

ZG西部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资源评价;

西北地区新构造与环境变迁和地质灾害。




七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任:王自发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ZD实验室”(英文简称 LAPC)于1988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筹建,1991年经ZG科学院批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计委验收;2000年通过国家diyi次评估;2005年作为定标实验室通过第二次评估,成绩良好。

实验室根据目前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学科前沿走向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近期自身特色发展优势与长期工作积累,不断调整和完善研究方向。

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为:

大气边界层物理

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

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大气化学与气候变化




八 冻土工程国家ZD实验室



主任:马巍


冻土工程国家ZD实验室是1989年11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开始建设的,于1992年10月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并于1992年12月及1993年9月分别通过国家计委和ZG科学院基建局主持的项目验收和基建验收。

研究内容:

1. 冻融过程及基本性质

冻融土、岩的力学性质研究

水、质、热、力耦合过程研究

寒区化学、生物作用探索性研究

2. 寒区工程

寒区岩土工程稳定性及可靠性研究

人工冻结、冷能综合利用研究

寒区地基处理研究

3. 冻土区环境

冻土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冻土区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研究




九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

主任:柴扉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ZD实验室于2006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实验室是在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ZD实验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

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

大洋环流与气候变化。




十 地震动力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主管部门:ZG地震局

主任:张培震


地震动力学 国家ZD实验室 依托ZG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实验室是以原ZG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新构造年代学开放实验室等为基础组建的,2003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ZD实验室。

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以构造物理实验和模拟技术、活动构造与年代学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流动地震台阵技术等为依托,以地震动力学(地震机理、动力学过程等)与强震预测为主题,以现今构造变形图像与强震危险性、岩石圈三维精细结构与孕震环境、活动构造习性与强震发生规律、构造变形机制与强震发生机理为主要研究方向。




十一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地质大学(武汉),ZG地质大学(北京)

主任:成秋明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ZD实验室是在整合ZG地质大学原有6个部级ZD实验室相关优质资源基础上,依托地质学和资源工程两个国家ZD学科组建的,于2004年9月申请并通过了科技部实验室建设立项,2005年1月通过了国家ZD实验室建设计划并正式进入建设期。同年5月,实验室接受了国家科技部组织对地学领域国家ZD实验室评估,获得良好实验室成绩。2008年1月通过了实验室建设期验收。

实验室在开展以下五项主要研究内容:

深部过程与成矿背景;

浅表层系统与资源效应;

复杂成矿系统;

矿产资源勘查与定量评价;

探测、测试、信息、模拟技术。



十二 地质灾害FZ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主管部门:四川省科技厅

主任:黄润秋


地质灾害FZ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ZD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ZD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2001年实验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ZD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国家ZD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被批准为国土资源部ZD实验室,2007年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ZD实验室建设计划,2011年通过科技部验收。该实验室目前我国地质灾害FZ领域唯yi的国家ZD实验室。



十三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ZD实验室


主任:肖子牛


ZG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ZD实验室(英文缩写LASG)成立于1985年,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晋升为国家ZD实验室。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与应用;

天气气候动力学理论、气候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异常发生机制;

天气气候可预报性、气候预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地球流体宏观演变规律和机理

十四

海洋地质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主任:杨守业


海洋地质国家ZD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目前实验室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古海洋与古环境学;

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物;

海底资源;

深海生物地球化学;

海底过程与观测。

十五

河口海岸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主任:高抒


河口海岸学国家ZD实验室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实验室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

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

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

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

十六

湖泊与环境国家ZD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主任:沈吉


湖泊与环境国家ZD实验室是在1991年成立的ZG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的,依托于ZG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实验室2006年通过国家科技部全部评审论证程序,2007年初正式批准建设,2009年12月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2010年、2015年分别以良好类成绩通过评估。

主要研究内容:

湖泊形成与演化;

湖泊水文与水资源;

湖泊生物与生态;

湖泊环境与工程。

十七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任:王世杰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ZD实验室的依托单位、ZG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在我国率先建立发展了环境地球化学这一学科,并于1968年开展了地方病区的地质环境调查和地球化学病因研究;1972年继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的发表,又开始了环境污染规律和环境质量研究,与有关单位一起开创性地主持了我国Z早的大型环境科研项目—“官厅水系水源保护”和“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1974年正式组建中 国 第 一个环境地质研究机构—ZG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质研究室。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地表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质量变化

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

十八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ZD实验室

主任:江桂斌


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ZD实验室上世纪7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PTS)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在环境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系统研究,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国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验室2004年通过科技部论证,2005年开始建设,2007年正式通过验收,2010年和2015年分别被评为国家ZD实验室。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毒理与健康效应。

十九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环境科学研究院

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

主任:吴丰昌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ZD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建 设,2014年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2015年首次参加评估并获评良好类实验室,依托单位为ZG环境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环保系统的diyi个国家ZD实验室。

实验室从三个方向开展了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和分区理论;

环境基准;

环境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

二十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ZG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ZX、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主任:黄霞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ZD联合实验室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规模Z大的国家ZD联合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ZG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ZX、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四个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包括水污染控制、环境水质学、大气环境模拟和水环境模拟四个分室,于1988年提出申请,1989年经评审通过并正式立项,1995年通过由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向国内外开放。

研究方向:

环境监测与模拟

污染物迁移转化及环境效应

水质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大气复合污染及控制理论与技术

生态过程与管理

二十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主任:陈亚宁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ZD实验室以ZG科学院为主管单位,以ZG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2011年4月批准立项,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获准立项的shou个国家ZD实验室。

1. 荒漠生态过程与荒漠化FZ:

荒漠植物生态过程及适应性;

荒漠绿洲过渡带物质迁移;

荒漠化过程与FZ原理。

2. 绿洲生态过程与可持续管理:

绿洲演变过程及生态安全;

绿洲生态过程与调控;

绿洲农业可持续管理。

3. 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文过程:

水循环过程;

生态水文过程;

水资源配置与调控。

4. 中亚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

中亚区域生态系统观测网络;

中亚地区生态与资源;

气候变化对中亚的影响;

5. 历史时期环境演变

历史时期气候重建;

历史时期环境演变;

6. 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过程与区域综合模拟

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多尺度监测;

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区域综合集成与模拟。

二十二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ZX

主任:刘宝元


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ZD实验室是我国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ZG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建设的国家ZD实验室。实验室1989年正式立项建设,1993年12月经ZG科学院正式批准开放,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通过国家审计署终期审计,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先后四次通过科技部评估。

实验室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调控和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土壤侵蚀过程及其调控;

土壤侵蚀模型及预报;

侵蚀与干旱逆境下作物生理生态以及土壤水分养分循环机制及其调控;

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

二十三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主任:金章东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ZD实验室隶属于ZG科学院,依托单位是ZG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ZG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

短时间尺度高分辨率季风气候变化与高、低纬气候的联系;

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水文循环与的联系;

黄土、气溶胶、粉尘循环与环境变化;

第四纪年代学与宇宙成因核素和稳定同位素环境示踪;

黄土高原关键带物质能量循环与治沟造地。

二十四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主任:戴民汉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ZD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实验室于1986 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 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 年、1997 年、2003 年和2008年四次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

实验室研究方向:

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

持久性有毒物质(PTS)的海洋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

近海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二十五

空间天气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ZX

主任:王赤


空间天气学国家ZD实验室依托ZG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ZX,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yi的国家ZD实验室,开辟了我国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的新方向。实验室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院ZD实验室,2009年成为国家ZD实验室。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空间灾害性天气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开展:

日地系统的空间天气基本过程及其规律的探测和研究;

空间灾害性天气因果链模式和预报方法研究;

发展空间天气探测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等。

二十六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ZD实验室

主任:胡瑞忠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ZD实验室是在ZG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ZD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6年8月通过专家论证,经科技部批准实验室进入建设阶段。2009年8月实验室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ZD实验室以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具体研究方向:

重要成矿区带和特殊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的理论和实验模拟;

重要矿产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矿山开发的环境效应。

二十七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主管部门:水利部

主任:王浩


2011年5月,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ZD实验室(筹)建设申请正式获得科技部的批准,2013年12月通过科技部的验收。本实验室由水利部主管,依托于ZG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实验室共设五个研究方向,分别是:

二元水循环基础理论研究方向;

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研究方向;

复杂水资源系统配置与调度研究方向;

流域水沙调控与江河治理研究方向;

水循环调控工程安全与减灾研究方向。

二十八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矿业大学(北京)、ZG矿业大学

主任:彭苏萍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ZD实验室(ZG矿业大学)是在ZG矿业大学和ZG矿业大学(北京)整合两校原“煤炭资源”教育部ZD实验室、“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ZD实验室和“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ZD实验室等3个部省级ZD实验室及相关优质资源基础上成立,依托“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矿产普查与勘探”3个ZD学科共建的一个国内lingxian、高度开放的科研平台。国家ZD实验室经科技部2006年7月批准建设,并于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先后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和评估。

实验室围绕煤炭资源GX、安全和环境友好开采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致力于以下主要研究方向及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科技开发及成果的转化:

煤炭资源勘查评价与资源特性;

煤炭开采地质保障理论与技术;

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

煤矿重大灾害FZ的关键理论与技术。

二十九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主任:王汝成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ZD实验室(南京大学)于1989年由徐克勤等五位教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3月经国家计委、科委和教委组织专家论证后,确认为世界银行贷款ZD学科发展项目,正式批准在南京大学建立。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开放运行。

成矿带大地构造格架、地壳结构及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特征;

花岗岩-火山岩等火成岩的岩石成因与岩浆演化过程;

加强我国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开展成矿元素富集、成矿流体性质等成矿理论问题的实验和理论模拟研究,建立金属矿床成矿模型。

三十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任:施平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ZD实验室是在ZG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ZD实验室建立10年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并于2014年7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1 . 南海环流与中小尺度动力过程

南海典型中尺度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南海西边界流与中、小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

南海环流与大洋环流典型动力特征的比较分析;

南海及其邻近海域水文保障关键技术。

2. 热带海洋-大气过程与气候效应

热带印度洋-南海热盐分布及其与印-太大尺度环流变异的联系;

热带区域海洋热力反馈与气候模态的演变机制;

气候变化与热带海洋的区域气候响应(含模式及天气尺度过程)。

3. 热带海洋动力过程的环境效应

南海生态环境特征与演变规律;

热带海洋中小尺度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耦合机制;

海洋环境要素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

三十一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地质大学(武汉)

主任:童金南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ZD实验室依托ZG地质大学(武汉),于2003年由两个湖北省ZD级实验室组建而成,2005年纳入教育部ZD实验室建设,2011年纳入科技部国家ZD实验室建设。

关键地质时期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新生代以来气候环境事件的生态响应;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物环境地质过程。

三十二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任:徐义刚


ZG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ZD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奠定我国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础的diyi个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实验室(1956年)和diyi个同位素年龄实验室(1960年)。

实验室定位于基础研究,致力于发展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揭示地球内部和浅表地质体的物质组成及演变规律,深化对地球形成演化、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地质过程的认识,阐明其对矿产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三十三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ZG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任:张甘霖


本实验室前身为“ZG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于1987年经ZG科学院批准建立,2001年由ZG科学院更名为“ZG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ZD实验室”。2003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原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ZD实验室”;2005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实验室验收,正式成立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ZD实验室。

数字土壤与资源管理;

土壤地力与定向培育;

植物营养与GX施肥;

土壤生物与界面过程;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

三十四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主任:效存德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ZD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于2007年10月通过建设计划论证,现正在建设期。

1. 地表过程方向

土壤水蚀机理、监测、预报与调控

地表风沙运动、形态及沙害FZ

风水两相营力、形态的时空耦合与土壤复合侵蚀研究

2. 资源生态方向

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和可更新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

强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机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多尺度景观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

可更新资源再生机制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研究。

3. 地表系统模型与模拟方向

4.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方向

三十五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ZD实验室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主任:张伟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ZD实验室是国内Z早从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机构之一,分别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四次通过国家评估,为良好实验室。

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

水体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环境修复与流域污染控制。


2018-03-13浏览次数:2853次
本文来源:https://m.yiqi.com/retiao/detail_878.html
热门标签:
分享到
上一篇:电工测量仪器功率分析仪的选择
下一篇:电工测量仪器如何存放和保管?
最新资讯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过
地学领域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名单
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