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其产生与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进入21世纪,疼痛已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和IAS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认为是除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这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由此体现了疼痛研究在生命和健康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疼痛研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疼痛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尤其是疼痛的生理和病理机制,特别是病理性痛的产生、维持和调控机制仍未阐明,相关临床治疗/效果也不佳。近年来,延安大学“感觉与运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尤浩军教授课题组对痛觉内源性调控作用及其可塑变化开展了较为细致的研究。2022年8月,课题组在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Thalamus:The ‘promoter’ of endogenous modulation of pain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pathological pain”科研论文。该论文聚焦病理性疼痛的诱导、发生和发展相关科学问题,回顾了百年疼痛研究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及临床疼痛治疗难点,提出相关科学问题,据此重点阐述了以丘脑作为启动子(Promotor)在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入识别和痛觉内源性调控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通过回顾百余年来疼痛学研究进展,该综述分别论述了疼痛学三大理论(特异学说、型式学说和闸门学说)的内容及相关局限性,辨析了疼痛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应用中存在的矛盾现象。例如,上述疼痛学三大理论均不能对痛觉中/枢敏化现象的维持和发展给予很好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发表的系列相关科研成果(15篇SCI论文),作者创新性提出了以丘脑(MD核和VM核)为启动子(Promotor)介导的痛觉内源性调控时空特异科研假说,为疼痛学特异性、型式和闸门学说提供了全新扩展。在文章中,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围绕“丘脑内侧背侧核(MD)-扣带皮层-背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柱-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和“丘脑腹内侧核(VM)-岛叶皮质 -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索-脊髓背角深部(Ⅳ-Ⅵ层)”的痛觉内源性调控双特异通路,进而分别执行迥异的痛觉内源性易化和抑/制调控作用。
延安大学“感觉与运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课题组简介
延安大学“感觉与运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简称“感运中心”)一直致力于痛觉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转化医学研究工作。通过紧密围绕“痛觉内源性调控作用及机制”这一科学问题,感运中心团队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痛觉内源性调控作用及机制给予了较为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系列科研新论点:(1)“痛觉内源性调控时空影响”论点;(2)“不引起明显痛感”温针治痛新理念;(3)丘脑介导的“超前镇痛”麻醉镇痛新观点,为疼痛学、麻醉学、康复医学、中医学等相关领域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者对“痛与治痛”神经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治疗(如中医“灸法”治痛)提供了新资料和证据。
团队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3人,讲师5人,硕/博士研究生20余人,课题组骨干成员均有海外留学背景。目前,团队已主持和/或完成近20项国内、外科研基金,其中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成员在“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J.Physiol.”、“Pain”和“Neuroscience”等国际专业性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较为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