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为什么不能用熟石灰治胃酸?

无名de小仙 2007-05-12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方法丝的鉴别方法...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方法 丝的鉴别方法
评论
全部评论
pulpgf3048
  1.熟石灰 Ca(OH)2,若用这种碱性药反复中和,更能引起胃酸大量分泌,无异火上加油.

  2.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测定法、染色法、试剂着色法及溶解法等。仅用一种方法,一般不能立刻确定纤维的类别,必须根据数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来作综合分析。初步鉴别时,可先用费时较少的燃烧法或显微镜观察法,当这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再采用其他方法补充鉴定之。

  一、燃烧法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3—26
  纤维名称 燃烧状态 气味 灰的状态
  棉、粘纤、麻、铜氨纤维 燃烧块自动蔓延,烧焦部分呈黑褐色 烧纸味 灰白色粉末
  蚕丝、羊毛 卷缩燃烧,一边发泡一边冒火焰 烧毛发味 松脆黑色块状或圆珠
  醋纤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醋酸味 松而脆黑色灰烬,未烧部分呈黑块
  锦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缓慢燃烧、熔融,离开火焰易熄灭 氨化物的气味 象透明玻璃小球,冷却前拉伸呈线状
  涤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缓慢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芳香味 硬的黑色圆珠
  腈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冒黑烟 特殊臭味 不定型黑色硬块
  维纶 近火焰后一面收缩一面燃烧,有黑烟 特殊甜味 形状不规则很硬的黑色灰烬
  氯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燃烧,离开火焰自行熄灭 特殊臭味 很脆的黑色灰烬
  丙纶 近火焰边熔融、边燃烧 轻微的沥青气味 硬的黄褐色小球
  二、显微镜观察法
  使用Y172型纤维切片器,将纤维切成极微的横断面薄片,用一般的生物显微镜,即可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截面的形态,从纤维的形态来区别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的类别。但合成纤维的外形只能做到大致地分辨。纺织纤维纵向与横截面形态特征见表3—27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名称 纵向 横截面 名称 纵向 横截面
  棉 扁平带状、天然扭曲 呈腰子型,有中腔 涤纶、锦纶、丙纶 平滑 圆形
  羊毛 鳞片 圆形 维纶 1—2根槽 腰子形
  蚕丝 平滑 三角形 氯纶 1—2根槽 近圆形
  亚麻 横节竖纹 多角形,中腔小 腈纶 平滑或1-2根槽 圆形或哑铃形
  苎麻 横节竖纹 腰子形有裂缝 醋纶 1—2根槽 不规则带形
  粘纤 纵向沟槽 齿形
  富纤 平滑 较少齿形、圆形
  化学纤维中的异形纤维,其纵向及横向形态随喷丝孔的几何形状不同而不一,故不包括在此范围内,一般异形纤维有三角形、蚕豆形、椭圆形、十字形或不规则形等。
  三、纤维密度测定法
  测定纺织纤维密度的方法很多,有浮沉法、液体浮力法、比重法、气体容积法、密度梯度管法等,测定纤维密度,即可鉴别纤维的类别,各种纤维的密度如表3—28
  表3—28
  纤维名称 密度(克/厘米3) 纤维名称 密度(克/厘米3)
  丙纶 0.91 涤纶 1.38-1.39
  氨纶 1.0-1.3 氯纶 1.39-1.40
  锦纶 1.14-1.15 亚麻 1.50-1.52
  腈纶 1.14-1.19 苎麻 1.54-1.55
  维纶 1.26-1.30 粘纤 1.52-1.53
  羊毛 1.30-1.32 富纤 1.49-1.52
  醋纤 1.32-1.33 棉 1.54-1.55
  蚕丝 1.25-1.33 玻璃纤维 2.54
  关于分离液比重与混合比,可按表3—29配置,对不同原料可观察沉浮,来证实纤维性质。
  表3—29
  分离液比重(Y) 四氯化碳(%) 二甲苯(%)
  1.20
  1.32
  1.40
  1.45
  1.50
  1.54
  1.59 46.1
  65.5
  73.5
  80.3
  87.1
  92.7
  100.0 53.9
  37.5
  26.5
  19.7
  12.9
  7.3
  0
  20℃时,分离液比重Y=0.873+0.721V
  式中:V——四氯化碳容积百分率。
  20℃时,四氯化碳比重为1.594(分析纯)。
  20℃时,二甲苯比重为0.873(分析纯)。
  四氯化碳的蒸发速度是二甲苯的数倍,配置的分离液时间一久,比重变轻,因此分离液必须现用现配,分离液与水不能混合,试样的水分影响测定的比重,应当注意。
  四、试剂着色法(见表3-30)
  表3-30
  纤维类别 锡莱着色剂着色(1) 碘、碘化钾液着色 有无氯(2) 有无氮(3)
  棉
  亚麻
  蚕丝
  羊毛
  粘纤
  铜氨纤
  醋纤
  锦纶
  涤纶
  腈纶
  维纶
  氯纶 蓝
  紫蓝
  褐鲜黄
  紫红
  阴紫蓝
  绿黄
  淡黄
  微红
  微红
  褐不染色 不染色
  不染色
  淡黄
  淡黄
  黑蓝青
  黑蓝青
  黄褐
  黑褐
  不染色
  褐淡蓝
  不染色 无
  无无
  无无
  无无
  无无
  无无
  有 无
  无有
  无
  无无
  有无
  有无
  无
  (1)用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湿30秒到1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判别。
  (2)把纤维帖在热铜上,使它放在氧化火焰中,如冒绿色火焰,就证明有氯。
  (3)用一克纤维放入试管内,复盖无水碳酸钠约1克,渐渐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石蕊试纸,如试纸变为蓝色,即表示含氮。
  五、化学溶解法
  利用各种纤维对不同溶剂的溶解特性,可有效地鉴别纤维。混纺产品中不同纤维含量分析,亦可采用这个方法。各类纤维的溶解情况见表3—31。
  表3—31
  类别 盐酸 硫酸 次氯酸钠 蚁酸 二甲基甲酰胺 氢氧化钠 间甲酚
  棉
  羊毛
  蚕丝
  粘纤
  醋纤
  锦纶
  涤纶
  腈纶
  维纶
  氯纶
  丙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不溶
  溶不溶
  不溶
  溶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溶
  溶溶
  不溶
  不溶
  部分溶解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溶
  不溶
  溶不溶
  不溶
  不溶
  部分溶解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溶
  不溶
  不溶
  溶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不溶
  不溶
  溶不溶
  溶不溶 不溶
  溶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溶
  溶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溶剂和试验条件:
  盐酸:浓、室温
  硫酸:70%、室温
  氢氧化钠:5%煮沸
  二甲基甲酰胺:60℃
  间甲酚:浓、95℃
  次氯酸钠:约1N、室温
  六、证实试验法
  根据上述鉴别方法初步判断后,为了进一步确证,可用表3-31所列方法。
  表3-31
  涤纶 1. 不溶于硝酸以及70%的硫酸,而溶于95%硫酸中
  2. 放在甲酚中煮沸就溶解,不溶解于蚁酸
  3. 放羧酸酯试验呈阳性,不溶于硝酸
  锦纶 1. 溶于氯化钙饱和甲醇溶液
  2. 放于冰醋酸中煮沸就溶解
  3. 品种 浓盐酸 16%盐酸,15℃ 比重1.22硫酸 溶点(℃)
  锦纶6
  锦纶66 溶
  溶 溶
  不溶 立即破坏
  不变 215
  250

  腈纶 1. 腈基试验呈阳性,含氯试验呈阴性
  2. 不溶于盐酸,溶于硝酸,含氯试验呈阴性
  3. 溶于50-60℃的65%硫氰酸钾中
  维纶 1. 溶于蚁酸,即使在煮沸的冰醋酸中也不溶解
  2. 溶于80%的苯酚,即使在煮沸的吡啶中也不溶解
  3. 溶于20%的盐酸中,用碘、碘化钾试验呈蓝色
  氯纶 1.溶于丙铜和苯的1:1溶液中,溶于二硫化碳和丙硐的1:1溶液中
  2.溶于环已酮中,含氯试验呈阳性
  3.溶于二皿基甲酰胺中,不溶于硫酸,含氯试验呈阳性
  丙纶 1. 浮于36%甲醇中
  2. 放在萘烷中煮沸也不溶解
  3. 溶点为160-177℃
  第六节 纤维原料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织物的使用性能除与织物结构、织物的后整理有关外,还与纤维、纱线的结构和性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各种新型化纤和各种新型纱线相继出现,它们对织物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短丝纤维、长丝、变形长丝、各类纱的结构性能比较:
  1. 短纤纱:
  特性:
  (1)纱身外观具有毛羽,织物有棉型感和毛型感,在织物中不易滑移。
  (2)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
  (3)与长丝相比纤维强度低,因此,织物没有长丝耐用。
  (4)织物易起毛起球,纱线在织物中不易抽出易沾污。
  (5)覆盖性大,透明度小。
  2. 光滑长丝纱:
  特性:
  (1)纱身外观光滑而紧密,织物有丝绸感,表面光滑并有光泽,在织物中易散开或移动。
  (2)吸湿性小。
  (3)纤维强度高,其织物耐用性好。
  (4)织物不易起毛起球,易抽丝,不易沾污。
  (5)其覆盖性小,透明度大。
  3.变形长丝纱
  特性:
  (1)外观蓬松,兼有长丝织物和短纤纱织物的外观,织物光泽较弱,织物表面无毛羽,在织物中略有移动。
  (2)吸湿性比光滑长丝大。
  (3)纤维强度比短纤纱高。
  (4)织物不易起毛,但可能起球,可能抽丝,比长丝纱易沾污。
  (5)覆盖性大,透明度小。
10 0 2007-05-13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