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水源质量的主要哪些考虑参数?

JS_DORA 2013-12-05
评论
全部评论
左紫旦
我国现行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

diyi,无论是单项评价还是分类评价都采用Z差的项目赋权的单指标法,造成了评价结果与实际的偏离。不同的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如BOD、氨氮等一般污染项目通过水体流动可以自净,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耗氧。它们与毒性物质对环境生态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差异。

第二,单元河段代表值选用年均值,后改中值也是有缺陷的。虽然中值克服了水质数据非正态性分布的影响,但无论是用中值还是均值来判定其符合哪一类水都显得过于粗糙,这种所谓达标与否只有50%的把握,置信度太低。

第三,由于水质评价标准是全国一刀切的,许多重要的天然水化学组份只能弃之不用,造成评价结果失真。显然,像悬浮物、水温和pH等项目在不同水域的自然背景值相距甚远,无法参与一刀切的评价,使水质评价作为度量环境生态变化的工具大打折扣。毒性与硬度密切相关的重金属由于各水域硬度差异很大,用全国一刀切的标准评价也造成结果不合理。

第四,现在约定俗成地把Ⅲ类水作为水质污染与否的分界线(符合Ⅰ、Ⅱ、Ⅲ类的为达标,否则为污染河段)是一种虚假的达标统计。实际上有些河段,如源头或自然保护区应按Ⅰ类管理,可是这种评价方法,该河段如为Ⅱ、Ⅲ类也计为达标造成虚假结果。

第五,现行的评价方法不能表征同一水质类别内的水质优劣以及缺少度量水量变化对水质影响的变量,使得河流水量变化的影响不能得到合理的反映。总之,目前沿用的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有不少缺点,使我国的水资源质量评价与发达国家拉大了差距。

2 发达国家水质评价的思路和作法
(1)有问题的水域在哪里,即水质的空间分布;
(2)自然水质的变化如何,变化速率多大;
(3)国家如果采取措施恢复变化了的水质应对哪些水域下手,即排出治理的优先序。主要工作内容为:(1)对水域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监测。该监测包括水体的三种介质:水柱(可溶态)、悬浮物和底质、水生生物。其监测项目应含括无机痕量组份,有机有毒物质,放射性及其水文因素。(2)评价项目中天然水化学组份和人为污染组份并重。因为水质自然性状的变化是生态环境变迁的度量,其成因包括人们左右不了的因素,如火山爆发、气候变化等,也有人为长期作用而难以度量的因素如土地利用,植被退化,这些生态环境变化必然反映在水质上。如水温是区域生态(植被)水文(流量)变化的晴雨表,pH是水体富营养化趋向的反映之一,悬浮物是区域士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度量,粪大肠菌是温血动物和人类密度变化的量度指标。(3)在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上,多用统计学方法。因为他们认为水质数据的Z大特点是随机性,所以数据应给出Z小值以及10%、25%、50%、75%、90%各不同百分度的值及Z大值,再与其相应标准值比较,就能得出达标不达标以及达标的置信度有多大。
5 0 2013-12-06 0条评论 回复
619CZY
水温(℃) 汞(mg∕L) pH值(无量纲) 粪大肠菌群(个∕L) 溶解氧(mg∕L) 氟化物(mg∕L) 高锰酸盐指数(mg∕L) 石油类(mg∕L) 氨氮(mg∕L) 生化需氧量(mg∕L)
4 0 2013-12-06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