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编码器的常见故障有哪些?该如何处理?@ZG传动网、@伺服与运动控制

急11111111 2014-01-09
评论
全部评论
和平使者373
一、问:增量旋转编码器选型有哪些注意事项?
应注意三方面的参数:
1. 械安装尺寸,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工 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2. 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精度要求。
3.电气接口,编码器输出方式常见有推拉输出(F型HTL格式),电压输出(E),集
电极开路(C,常见C为NPN型管输出,C2为PNP型管输出),长线驱动器输出。其输出方式应和其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相匹配。
二、问:请教如何使用增量编码器?
1,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有分辨率的差异,使用每圈产生的脉冲数来计量,数目从6到5400或更高,脉冲 数越多,分辨率越高;这是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2,增量型编码器通常有三路信号输出(差分有六路信号):A,B和Z,一般采用TTL 电平,A脉冲在前,B脉冲在后,A,B脉冲相差90度,每圈发出一个Z脉冲,可作为参考机械零位。一般利用A超前B或B超前A进行判向,我公司增量型编码器定义为轴端看编码器顺时针旋转为正转,A超前B为90°,反之逆时针旋转为反转B超前A为90°。也有不相同的,要看产品说明。
3,使用PLC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模块;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板卡;使用单片机采集数据,建议选用带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口。
4,建议B脉冲做顺向(前向)脉冲,A脉冲做逆向(后向)脉冲,Z原点零位脉冲。
5,在电子装置中设立计数栈。
三、从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到旋转编码器:
工业控制中的定位,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很好用。可是,随着工控的不断发展,又有了新的要求,这样,选用旋转编码器的应用优点就突出了:
信息化:除了定位,控制室还可知道其具体位置;
柔性化:定位可以在控制室柔性调整;
现场安装的方便和安全、长寿:拳头大小的一个旋转编码器,可以测量从几个μ 到几十、几百米的距离,n个工位,只要解决一个旋转编码器的安全安装问题,可以避免诸多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在现场机械安装麻烦,容易被撞坏和遭高温、水气困扰等问题。由于是光电码盘,无机械损耗,只要安装位置准确,其使用寿命往往很长。
多功能化:除了定位,还可以远传当前位置,换算运动速度,对于变频器,步进电机等的应用尤为重要。
经济化:对于多个控制工位,只需一个旋转编码器的成本,以及更主要的安装、维护、损耗成本降低,使用寿命增长,其经济化逐渐突显出来。
如上所述优点,旋转编码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工控场合。
五、关于电源供应及编码器和PLC连接:
一般编码器的工作电源有三种:5Vdc、5-13
Vdc或11-26Vdc。如果你买的编码器用的是11-26Vdc的,就可以用PLC的24V电源, 需注意的是:
1. 编码器的耗电流,在PLC的电源功率范围内。
2. 编码器如是并行输出,连接PLC的I/O点,需了解编码器的信号电平是推拉(或称推挽式)输出还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如是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有N型和P型两种,需与PLC的I/O极性相同。如是推拉式输出则连接没有什么问题。
3. 编码器如是驱动器输出,一般信号电平是5V的,连接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24V的电源电平串入5V的信号接线中去而损坏编码器的信号端。(我公司也可以做宽电压驱动器输出(5-30 Vdc),有此要求定货时要注明)
六、在很多的情况之下是编码器并没有坏,而只是干扰的原因,造成波型不好,导致计数 不准。请教如何进行判断?
编码器属精密元件,这主要因为编码器周围干扰比较严重,比如:是否有大型电动机、电焊机频繁起动造成干扰,是否和动力线同一管道传输等。
选择什么样的输出对抗干扰也很重要,一般输出带反向信号的抗干扰要好一些,即A+~A-,B+~B-,Z+~Z-,其特征是加上电源8根线,而不是5根线(共零)。带反向信号的在电缆中的传输是对称的,受干扰小,在接受设备中也可以再增加判断(例如接受设备的信号利用A、B信号90°相位差,读到电平10、11、01、00四种状态时,计为一有效脉冲,此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计数准确))。
就是编码器也有好坏,其码盘\电子芯片\内部电路\信号输出的差别很大,要不然怎么一个1000线的增量型编码器会从300多元到3000多元差别那么大呢?
①排除(搬离、关闭、隔离)干扰源,②判断是否为机械间隙累计误差,③判断是否为控制系统和编码器的电路接口不匹配(编码器选型错误);①②③方法偿试后故障现象排除,则可初步判断,若未排除须进一步分析。
判断是否为编码器自身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排除法。现在我公司编码器已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已成熟运用,产品故障率控制在千分之几。排除法的具体方法是:用一台相同型号的编码器替换上去,如果故障现象相同,可基本排除是编码器故障问题,因为两台编码器同时有故障的小概率事件发生可能很小,可以看作为0。假如换一台相同型号编码器上去,故障现象立刻排除,则可基本判定是编码器故障。
七、何为长线驱动?普通型编码器能否远距离传送?
答:长线驱动也称差分长线驱动,5V,TTL的正负波形对称形式,由于其正负电流方向相反,对外电磁场抵消,故抗干扰能力较强。普通型编码器一般传输距离是100米,如果是24V
HTL型且有对称负信号的,传输距离300-400米。
八、问:能否简单介绍旋转编码器检测直线位移的方法?
答: 1,使用“弹性连轴器”将旋转编码器与驱动直线位移的动力装置的主轴直接联轴。
2,使用小型齿轮(直齿,伞齿或蜗轮蜗杆)箱与动力装置联轴。
3,使用在直齿条上转动的齿轮来传递直线位移信息。
4,在传动链条的链轮上获得直线位移信息。
5,在同步带轮的同步带上获得直线位移信息。
6,使用安装有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在直线位移的平整钢铁材料表面获得位移信息 (避免滑差)。
7,使用类似“钢皮尺”的“可回缩钢丝总成”连接旋转编码器来探测直线位移信息(数 据处理中须克服叠层卷绕误差)。
8,类似7,使用带小型力矩电机的“可回缩钢丝总成”连接旋转编码器来探测直线位移信息(目前德国有类似产品,结构复杂,几乎无叠层卷绕误差)。

九、增量光栅Z信号可否作零点?圆光栅编码器如何选用?
无论直线光栅还是轴编码器其Z信号的均可达到同A\B信号相同的精确度,只不过轴 编码器是一圈一个,而直线光栅是每隔一定距离一个,用这个信号可达到很高的重复精度。可先用普通的接近开关初定位,然后找Z为接近的Z信号(每次同方向找),装的时候不要望忘了将其相位调的和光栅相位一致,否则不准。
根据你的细分精度要求和分辩率要求选用。精度高自然要选用每周线纹高的,精度不高,就没必要选用高线纹数的圆光栅编码器了。
十、增量型编码器和型编码器有何区别?做一个伺服系统时怎么选择呢?
常用的为增量型编码器,如果对位置、零位有严格要求用型编码器。伺服系统要具体分析,看应用场合。
测速度用常用增量型编码器,可无限累加测量;测位置用型编码器,位置唯yi性(单圈或多圈),Z终看应用场合,看要实现的目的和要求。
2 0 2014-01-10 0条评论 回复
dykhily33
常见的有接线不量,光栅损坏,编码器进杂物污染需要清洗,编码器芯片损坏。
11 0 2014-01-10 0条评论 回复
老不丁点
编码器常见的故障一般都是烧掉,接线别错,电压不能过高。
14 0 2014-01-10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