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微量元素在体内怎么被利用?

glen6ms 2011-01-16
评论
全部评论
hdbdmxJicnsnZn
  如果是植物的,还要看吸收分布的话,shou选方法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位素示踪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如标记食物,药物和代谢物质等)代替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用核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用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气相层析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tracer),但是,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可获得的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能准确地定量,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特点:

  1.灵敏度高

  放射性示踪法可测到10-14-10-18克水平,即可以从1015个非放射性原子中检出一个放射性原子。它比目前较敏感的重量分析天平要敏感108-107倍,而迄今Z准确的化学分析法很难测定到10-12克水平。
  2.方法简便

  放射性测定不受其它非放射性物质的干扰,可以省略许多复杂的物质分离步骤,体内示踪时,可以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出穿透力强的r射线,在体外测量而获得结果,这就大大简化了实验过程,做到非破坏性分析,随着液体闪烁计数的发展,14C和3H等发射软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及生物学实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定位定量准确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能准确定量地测定代谢物质的转移和转变,与某些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如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可以确定放射性示踪剂在组织器官中的定量分布,并且对组织器官的定位准确度可达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

  4.符合生理条件

  在放射性同位素实验中,所引用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化学量是极微量的,它对体内原有的相应物质的重量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体内生理过程仍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获得的分析结果符合生理条件,更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点如上所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员要受一定的专门训练,要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条件,在目前个别元素(如氧、氮等)还没有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等等。在作示踪实验时,还必须注意到示踪剂的同位素效应和放射效应问题。所谓同位素效应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是稳定性同位素)与相应的普通元素之间存在着化学性质上的微小差异所引起的个别性质上的明显区别,对于轻元素而言,同位素效应比较严重。因为同位素之间的质量判别是倍增的,如3H质量是1H的三倍,2H是1H的两倍,当用氚水(3H2O)作示踪剂时,它在普通H2O中的含量不能过大,否则会使水的物理常数、对细胞膜的渗透及细胞质粘性等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一般的示踪实验中,由同位素效应引起的误差,常在实验误差内,可忽略不计。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利于追踪测量,但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时,会改变机体的生理状态,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因此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应小于安全剂量,严格控制在生物机体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免实验对象受辐射损伤,而得错误的结果。

  ==================================================
  另外,作为微量元素,如果是植物含有的,那很有可能是以蛋白质辅基的形式存在:

  可以先提取各部样本,根据理论的元素化合态选择合适的提纯分离办法进行提纯和分离,此方法可以具体的分析某微量元素是作为具体某个蛋白质分子的辅基存在(当然,要用适当的方法对此元素或化合物进行标记)这里推荐生化实验中很有用的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的双向电泳:在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的大小,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大小分离的。
  从两个方向先进行等电聚胶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Alex解释:单向电泳得到的是条带,而双向的由于有两个方向的电极存在,结束后将得到块状的蛋白质图)

  ===================================================

  根据蛋白质图上的各个蛋白质块分别进行放射性实验,测定得到需要的蛋白质,并进行提纯.

  ===================================================

  下面就可利用此提纯物进一步研究此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了

  ===================================================

  这时,就可利用含有此元素的蛋白质分子的分子特性,而不再麻烦的利用放射性,利用蛋白分子含量来逐步检测植物各部含量以及吸收的问题了,推荐使用测定蛋白含量Z普遍的"分光光度法"

  1.概述
  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可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别。由于颜色本就惹人注意,根据物质的颜色深浅程度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估计,可追溯到古代及中世纪。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diyi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diyi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2 应用
  2.1 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Z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Z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2 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2.3 比较Z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2.4 纯度检验
  2.5 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6 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 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
  2.7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2.8 反应动力学研究
  2.9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都用有机分析!

  结语
  1.同位素示踪:是Z基本,在高中就会学到的办法,而其实Z基本的也就是Z适用的,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却有很多科学技能恒久适用,要学的不是一种操作手段,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2.电泳在技术操作上的要求很高,可以达到科研的水平
  3.分光光度: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价格低廉适用性广泛,尤其是采用微机控制以来,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仪器制造厂可以生产出与 国外等同水平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成为分析者的Z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 ZG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 朱良漪 分析仪器手册 北京工业出版社1997
  〔3〕 陈耀祖 有机分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7 0 2011-01-17 0条评论 回复
小婉464182112
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通过与蛋白质和其他有机基团结合,形成了酶、激素、维生素等生物大分子,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不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它们在人体中含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人的智力、情绪等,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其中以钙、镁、锌、铁、碘、硒等元素对人的心理健康Z为重要。
以下三类人群Z易缺乏微量元素: diyi类人群是少年儿童。因快速生长发育,消耗较大,补充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厌食、偏食、易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锌、硒、碘、钙*、铁等。 第二类人群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因胎儿快速生长发育,消耗量较大,孕妇由于妊娠反应也往往会导致摄入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锌、硒、钙、碘、铁、钼、锰等。 第三类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及中老年人。缺乏微量元素锌、硒等可导致免疫力低下,所以免疫力低下常由于微量元素缺乏所导致;老年人因胃肠吸收功能下降,且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易缺乏锌、硒、铬等。
3 0 2011-01-17 0条评论 回复
造物我知道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简单地讲一下;
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微乎其微,但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目前,比较明确的是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如缺锌可引起口、眼、肛门或外阴部红肿、丘疹、湿疹。又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等等;
怎么被利用?微量元素通过与蛋白质和其他有机基团结合,形成了酶、激素、维生素等生物大分子,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
3 0 2011-01-17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