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资讯

气相色谱分析仪纯气的现状

专业评测

  气相色谱分析纯气中杂质因其具有各种优越性而不可替换。如同时可检测多个组分,分析时间短,操纵简便,分析技术灵活多变,价格低,能自动化检测与计算机控制等优点,因而其产品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例如我公司的“氩气纯度分析仪” 、“液氧中痕量总烃分析仪”等产品投进市场后得到用户的肯定和青睐,替换进口并供不应求。在纯气分析方面的国家标准已有一定数目上已经采用了气相色谱法。但现状仍与国际上有较大的差距。

  1、技术研究与创新方面

  从发表论文上看,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国内出现过研究分析痕量杂质气体的繁荣时代。但近十年来新的检测方法、技术与仪器、检测器研究进展缓慢、创新乏力、论文发表数目减少,无长期同一规划和稳定的投进,专业研究与分析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又有待素质进步。至今还无一本“高纯气体分析技术”的专著问世。

  2、“国家标准”反应技术落后

  总体看有关高纯气的“国家标准”中,其中分析方法与国际水平比较明显落后,仪器化水平低,其中有一部分才能与之水平相近。还有些“标准”仍采用比色法为主,检测方法不能仪器化。例如在“医用氧标准”(GB8982—1998)中反应出的题目Z为集中。在标准的“技术指标”中除氧含量指标(≥99.5%)外,杂质含量无任何数据,都是“按规定方法试验合格”。而所有的规定方法都是化学吸收法或比色法。分析结果只有“合格”与“分歧格”,无数据记录。这对指导厂家生产是不利的。至今多数厂家不具备全面按“规定”抽检的技术与条件。使用单位(医院与相关研究单位)更难投进组建分析职员与条件。有的厂家只是向科研单位送检一次、检验合格后再不对该项检测。


2004-07-05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