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资讯

加热制冷循环器的制冷循环原理介绍

专业评测
     加热制冷循环器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组成。就是利用有限的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反复地将制冷剂压缩、冷凝、膨胀、蒸发,不断的在蒸发器处吸热汽化,进行制冷降温。    加热制冷循环器是通过制冷工质(也称制冷剂、雪种)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这一过程是利用制冷装置来实现的。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从低温物体移向高温物体不可能自动、无补偿地进行,因此必须提供机械能(或热能等),以确保包括低温冷源、高温热源、功源(或向循环供能的源)在内的孤立系统的熵不减小。    加热制冷循环器的重要参数是制冷系数,工程上也称之为制冷装置的工作性能系数,用符号COP表示。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要把冷库的温度定得超乎寻常的低。这也是一切实际制冷循环遵循的原则。)    加热制冷循环器包括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吸附式制冷循环、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及半导体制冷等。压缩式制冷循环又可分为压缩气体制冷循环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目前世界上运行的制冷装置绝大部分是压缩气体制冷循环。(以往,制冷循环应用的制冷剂多半为商品名为氟利昂的氯氟烃物质CFC、含氢氯氟烃HCFC和氨等。但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CFC、HCFC正逐渐被对环境友善的新型制冷剂替代。)    整个液体循环是密闭的,带有膨胀容器,膨胀容器和液体循环是绝热的,并不参与液体循环,只是机械的连接,不管液体循环的温度是高温还是低温膨胀容器中的介质低于60度。    整个液体循环是密闭的系统,低温时没有水汽的吸收,高温时没有油雾的产生,导热油可以很广的工作温度;整个循环系统中没有使用机械的和电子的阀。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由于空气定温加热和定温排热不易实现,故不能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在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用两个定压过程来代替逆向卡诺循环的两个定温过程,故可视为逆向布雷顿循环。工程应用中,压缩机可以是活塞式的或是叶轮式的。    从冷库出来的空气进入压气机后被绝热压缩,温度升到环境温度以上;然后进入冷却器,在定压下将热量传给冷却水,温度等同于环境温度;再导入膨胀机绝热膨胀,温度进一步降到冷库温度以下;Z后进入冷库,定压吸热(吸收的热量称为制冷量),完成循环。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压缩蒸气的逆向卡诺制冷循环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会出现干度过低的状态,不利于两相物质压缩。为了避免不利因素、增大制冷效率及简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节流阀(或称膨胀阀)替代膨胀机。    制冷工质从冷库定压气化吸热后(此时工质通常为干饱和蒸气或接近干饱和蒸气),再进入压缩机在绝热状态下压缩,温度超过环境温度,然后进入冷凝器向环境介质等压散热;在冷凝器内,过热的制冷剂蒸气先等压降温到对应于当前压力的饱和温度,然后继续等压(同时也是等温)冷凝成饱和液状态,进入节流阀,在节流阀处绝热节流降温、降压至对应于循环起始压力的湿饱和蒸气状态,再进入冷库气化吸热,完成循环。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采用低沸点物质作制冷剂,利用在湿蒸气区定压即定温的特性,在低温下定压气化吸热制冷,可以克服上述压缩空气、回热压缩空气循环的部分缺点。    吸收式制冷循环:    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在溶液中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溶解度的特性,使制冷剂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被吸收剂(即溶剂)吸收,同时又使它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从溶液中蒸发,完成循环实现制冷目的。    
2004-07-10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