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资讯

碳化硅需求旺盛价格上扬 仪器行业如何积极提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行业动态 2024-06-03

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关键材料之一的碳化硅(SiC)需求日益旺盛,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一变化对于广泛使用碳化硅作为关键材料的仪器行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面对这样的挑战,仪器行业需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升工艺来降低成本,以维持竞争力。以下是详细报道:

近日,记者走进新联集成电路8英寸晶圆制造无尘车间,只见高架吊车来回穿梭运输晶圆,工作人员有序操作各种设备,车间一派繁忙景象。“随着下游市场整体转暖,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负荷,其中月产能超过5000片的6英寸碳化硅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新联集成电路总经理赵琪说。业内人士表示,汽车级碳化硅功率产品需求增长迅速,目前制约碳化硅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主要是其价格较高,随着晶圆尺寸由6英寸加速向8英寸迈进,制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将加速碳化硅技术的大规模普及。

仪器仪表4.jpg

仪器行业如何积极提升工艺降低成本?

提升材料利用效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仪器制造过程中,应通过优化设计,减少碳化硅材料的浪费。例如,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精密设计,确保零件尺寸的精确,较大限度减少切削和加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同时,研发和采用新型高效加工技术,如激光切割、水刀切割等,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速度,减少材料损耗。

提高生产效率同样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仪器企业应不断探索生产流程的优化空间,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速度。智能化生产设备能够连续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仅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从而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材料浪费。

原材料采购策略的优化也对成本控制至关重要。面对碳化硅价格上涨的市场环境,仪器企业应通过长期合作协议锁定供应商,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此外,探索和使用替代材料,或是开发回收再利用技术,也是缓解成本压力的有效手段。例如,研究如何通过特殊工艺回收废旧仪器中的碳化硅材料,经处理后再次投入使用,既能降低成本,又有助于环保。

持续的技术创新是降低成本的根本动力。仪器企业应加大在碳化硅加工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的加工工艺和方法。例如,研发更高效的碳化硅表面涂层技术,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减少材料用量。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还能在源头上节约成本。

面对碳化硅需求的旺盛和价格的上涨,仪器行业应通过提升工艺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原材料采购策略和持续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措施,积极应对成本上升的挑战。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仪器企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石头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