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百科

光学显微镜原理

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光学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折射和折射率: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原理.jpg

  透镜的性能:

  透镜是组成光学显微镜光学系统的Z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象方空间的焦点,称“象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象方焦平面”。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光学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下图是物体被光学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图中把物镜和目镜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1B1。A1B1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F2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2B2后供眼睛观察。虚像A2B2的位置取A1B1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无限远处(当A1B1位于F2上时),也可以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当A1B1在图中焦点F2之右边时)。

  光学显微镜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光学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光学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光学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

光学显微镜成像影响因素

  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显微镜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相差的存在影响了成像质量。

  1、色差

  色差是光学显微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组成,各种光的波长不同,所以在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不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模糊不清。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带有彩色边缘。

  2、球差

  球差是轴上点的单色相差,是由于透镜的球形表面造成的。球差造成的结果是,一个点成像后,不在是个亮点,而是一个中间亮、边缘逐渐模糊的亮斑。从而影响光学显微镜成像质量。

  球差的矫正常利用透镜组合来消除,由于凸、凹透镜的球差是相反的,可选配不同材料的凸凹透镜胶合起来给予消除。旧型号光学显微镜,物镜的球差没有完全矫正,应与相应的补偿目镜配合,才能达到纠正效果。一般新型光学显微镜的球差完全由物镜消除。

  3、慧差

  慧差属轴外点的单色相差。轴外物点以大孔径光束成像时,发出的光束通过透镜后,不再相交一点,则光点的像便会得到逗点状,型如慧星,故称“慧差”。

  4、像散

  像散也是影响清晰度的轴外点单色相差。当视场很大时,边缘上的物点离光轴远,光束倾斜大,经透镜后则引起像散。像散使原来的物点在成像后变成两个分离并且相互垂直的短线,在理想像平面上综合后,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斑点。像散是通过复杂的透镜组合来消除。

  5、场曲

  场曲又称“像场弯曲”。当透镜存在场曲时,整个光束的交点不与理想像点重合,虽然在每个特定点都能得到清晰的像点,但整个像平面则是一个曲面。这样在镜检时不能同时看清整个相面,给观察和照相造成困难。因此研究用光学显微镜的物镜一般都是平场物镜,这种物镜已经矫正了场曲。

  6、畸变

  前面所说各种相差除场曲外,都影响像的清晰度。畸变是另一种性质的相差,光束的同心性不受到破坏。因此,不影响像的清晰度,但使像与原物体比,在形状上造成失真。

 

2004-11-28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
加载中...

已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