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简称:NTA),是近年来新兴的纳米级别测量技术之一
在光学显微镜时代,生物医学中通常能够观察到的颗粒或者目标的大小一般从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不等,但在纳米粒度仪的引入之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未来的研究会趋向更为微观的视角,外泌体病毒和噬菌体以及生物制品如抗体和疫苗,这些颗粒的粒度都远小于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范围;同时,常规生物医学检测方法(如:病毒滴度测试,病毒蚀斑测试,Elisa等)往往只能在宏观上予以相对比较笼统的表达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简单分享近年来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的应用,来进一步了解全新的纳米技术是如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NTA在外泌体及病毒和疫苗领域的前瞻应用:

外泌体Z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30~100纳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样小体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界对外泌体的探索日趋深入2013年,三位国外科学家因在细胞膜转运机制的研究上取得关键性突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外泌体研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出外泌体对临床ZL的重要价值外泌体是细胞间信使,通过其数量和生物化学组成的变化,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它携带多种蛋白质和miRNA,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并且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应用于肿瘤检测或临床ZL

目前外泌体的检测与观察主要通过电子显微镜完成,电子显微镜通过直接的测量比对,描述外泌体的粒径尺寸并且能够清晰的显示外泌体颗粒的具体结构当然,这种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由于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范围有限,因此所获得的粒径分布数据往往不具代表性同时,电子显微镜的样本,往往需要通过干燥固定以及冷冻等不同方式进行前处理,这对生物样本的结构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Z终影响观察的效果

相对而言,马尔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简称:NanoSight)所具备的溶液状态(原位测试)下的测试,为外泌体颗粒提供了非常好的结构与功能上的保护,并且能够让外泌体颗粒在更接近其原始状态下进行测量,保证了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其高精度的粒度数量分布测试,甚至可以分辨出相对粒径差异在1:1.5倍左右的颗粒,尤其在生物样本中,颗粒的分布呈现极度不均匀的宽分布状态,一些粒径小数量少的颗粒在分析中容易被常规测量方法所忽略,而马尔文NanoSight提供的数量分布粒度测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另外,duyi无二的浓度测量技术,直接为外泌体研究人员提供可靠的外泌体浓度数据目前已得到证明,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外泌体的浓度变化与不同的细胞生长状态和种类有关

在传统病毒学中,病毒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浓度一般通过物理法或者生物学法测试这其中,物理法通过病毒DNA对光的吸收进行测定,结果非常稳定却无法区分病毒颗粒的种类生物学方法如GTUPFU和TCID50等,也存在局限,如测试结果不稳定,不同的操作人员很难能得出相近的结果 马尔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NS300 马尔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LM10

文件大小:222.84KB

建议WIFI下载,土豪忽略

相关仪器
您可能感兴趣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