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
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

固态电池与锂电池有什么区别,这篇文章告诉你

2024-03-0417

引言

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自从第一块实用的电池——伏打电堆被发明以来,电池技术就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演变:

微信截图_20240228101905.png

 

区别

严格讲,锂电池(锂离子)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固态电池只是其中一种技术,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其Z大的技术优势来自于安全性:固体电解质不易燃,即使刺穿电池也不存在电解液泄漏、挥发、爆燃等风险。而通常我们所称的锂电池,主要特指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

 

1、工作原理

固态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均基于“摇椅电池”,即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因此固态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在性能参数上具有可比性和相通性。


锂离子电池:液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0-2S·cm-1),锂离子可在液态电解质中轻易地移动,从一个电极(负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正极),从而实现充放电过程。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锂离子在固态电解质中移动,实现充放电过程。固态电解质可以是纯固态的,也可以是复合固态的,其中包含一些液态或半固态成分。


图片2.png 

资料来源:陈汝颂等《Approaching Practically Accessible Solid-State Batteries》

 

2、性能特点

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它们可以在较小的体积或重量内存储更多的能量。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正在不断提高,但目前通常低于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固态电池由于使用固态电解质,不容易发生泄漏或爆炸,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比锂离子电池更安全。

充放电次数:固态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通常比锂离子电池少,但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

工作温度范围:固态电池能够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而锂离子电池在极低温度下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


微信截图_20240228102053.png

 

3、 应用领域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等领域。


固态电池:预计将在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和移动设备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需要更高安全性和更长寿命的应用中。相比较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采用机械性能更好的无机陶瓷材料作为电解质,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同时可以避免热收缩等问题,使锂金属负极在电池中的应用成为可能,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此外,在全固态电池中只存在锂离子的迁移,不存在形成SEI膜之类的副反应,提高了库伦效率,增强了循环寿命。


图片3.png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资料来源:德勤管理咨询)

 

4. 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随着技术的成熟,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正在下降,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固态电池:虽然目前成本较高且生产规模较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取代锂离子电池,成为主流的电池技术。

 

图片4.png

(2022-2030年国内固态电池出货预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5、安全问题

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来的主要问题有:负极表面析锂、正极材料结构破坏、电解液高温高压分解、隔膜热收缩、高温失效。电解液的热不稳定性、易燃性是引发液态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主要原因,而电解液作为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必须材料,导致液态锂离子电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图片5.png 

液态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诱发机制

资料来源:《锂电池安全性多尺度研究策略:实验与模拟方法》

 

而固态电池使用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漏液的固体电解质,克服了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泄漏、电极短路等现象,大大降低了热失控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固态电解质的绝缘性可以较好的将电池正极与负极阻隔,避免正负极产生短路,也充当了传统电池中隔膜的功能。

 

六、电弛的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和电极界面并不是完全稳定,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副反应。因此,对于固态电池产气、内部压力、膨胀行为等的研究依然受到高度关注。


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原位产气量测试系统、原位气体内压测试系统、原位电池膨胀测试系统,可对多种电池种类和电池形态的电池进行产气量、内压、膨胀行为的测试,包括碱金属离子电池(Li/Na/K)、多价离子电池(Zn/Ca/Mg/Al)、其他二次金属离子电池(金属-空气、金属-硫)、固态电池,以及单层极片、模型扣式电池(全电池、半电池、对称电池、扣电三电极)、软包电池、方壳电池、圆柱电池、电芯模组。系统高度集成了温控、充放电、伺服控制、高精度传感器等模块,并提供企业级系统组网功能。同时,可为不同形态电池提供定制化夹具,开展不同测试模式的研究。为锂电池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充放电策略的分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关产品
上一篇:电弛观察:电池气体内压测试与固态电池安全技术
下一篇:什么是固态电池 ——迎接国际新一轮动力电池技术竞争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