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 晶圆划片
晶圆划片是将整块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的过程。这一环节不仅关乎到芯片的尺寸精度、边缘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后续封装、测试的效率和良率。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晶圆尺寸不断增大,划片技术也随之演进,以满足更高精度、更低损伤的需求。
厚度100um以上的晶圆一般使用机械划片切割; 厚度不到100um的晶圆一般使用激光切割,激光切割可以减少剥落和裂纹的问题,但是在100um以上时,生产效率将大大降低; 厚度不到30um的晶圆则使用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速度快,不会对晶圆表面造成损伤,从而提高良率,但是其工艺过程更为复杂。
这是一种使用金刚石刀片对晶圆进行物理切割的方法,属于最传统且广泛使用的划片技术。主要原理是金刚石刀片在高速旋转下对晶圆进行切割,而产生的热量与碎屑被水流带走。它的优点在于设备成本相对低廉,且适用于多种材料的晶圆。然而,机械划片的精度并不高,且容易出现划片速率低和崩边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厚度超过100um的晶圆。
激光开槽+砂轮切割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和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为提高芯片速度和降低互联电阻电容(RC)延迟,低电介常数(低k)膜及铜质材料逐步应用在高速电子元器件上。采用砂轮刀具切割低k膜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膜层脱落,通过使用无机械负荷的激光开槽,可抑制脱层,实现高品质加工并提高生产效率,激光开槽完成后,砂轮刀具沿开槽完成硅材料的全切割,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切割效果如图2所示。
激光半切+裂片
激光半切+背面减薄
c: 激光隐形划切
激光隐形划切是将激光聚焦作用在材料内部形成改质层,然后通过裂片或扩膜的方式分离芯片。表面无划痕、无粉尘污染,几乎无材料损耗,加工效率高,适合于材料昂贵、抗污染能力差的器件生产,划切完后无需清洗。能够进行隐形划切的材料有蓝宝石、玻璃、砷化镓、碳化硅、钽酸锂、薄硅晶圆、硅基MEMS 器件等。典型的案例是采用砂轮切割一片100 mm(4 英寸)碳化硅晶圆(芯片1.5 mm×1.3 mm)需6 h 左右,而且切割槽较宽,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和刀具磨损。而采用激光隐形划切方式,仅需20 min,切割线宽小于5 滋m,芯片设计中切割道预留可以更窄。根据材料的解理特性和厚度不同,结合裂片工艺,进行单层或多层划切。比如对90 滋m 厚的蓝宝石晶圆,一层改质层即可裂开,对90 滋m 厚的碳化硅晶圆,需要7-11 层改质层才可以裂开,如图13、图14 所示。
d: 异形芯片切割
当前,在半导体产业较低利润率的压力下,为提高竞争力,芯片设计工程师不断追求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切割线总长越短,晶圆面积浪费越小,在芯片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周长最短的是正六边形密排。一个晶圆上能生产六边形芯片数量比同样尺寸的四边形芯片数量多15%,对于大功率LED 芯片,设计成六边形还会产生更大的光能输出量。但多边形结构给晶圆划切带来挑战,加工中首先通过图像识别定位和位置计算,将切割道解析成夹角为60° 的三组直线段,划完一组,工作台旋转60° 再划第二组,依次划完整个晶圆,如图15 所示。
在芯片样品设计阶段,为降低试验成本,往往在一个晶圆上混合排列多种尺寸规格的芯片,一般成周期性单元分布。划切时需要设定晶圆尺寸、街区宽度、单元周期、每个单元中的街区间隔等参数,确定从某个单元的第一道街区开始划,对同批次晶圆,可直接调用该参数进行加工,如图16 所示。
对于柔性基底的晶圆,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变形,造成芯片不规则分布,常规的激光划片机无法满足加工需求。针对工艺要求有两种实现方式,沿芯片外轮廓切割,保证每个芯片尺寸一致,加工完后需要单独清理剩余的残渣;第二种方式是沿着街区的中心切,不会有残渣,但切割完后的芯片尺寸不一致。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结合XY 工作台移动,逐块完成整个晶圆的全幅面扫描,对扫描获得的每一帧图像,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识别出每个芯片的中心位置和旋转角度,计算获得加工轨迹信息。最终振镜沿芯片的切割轨迹完成整个晶圆切割,如图17、图18 所示。
等离子体切割通过干式蚀刻工艺实现了同样的结果,该工艺使用氟等离子体去蚀刻掉芯片之间切割通道中的材料。与刀片或激光相比,等离子体切割正逐渐被半导体行业所接受,成为首选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随着芯片越来越小、越来越薄、越来越复杂。
提高产量:等离子切割以化学方式去除切割通道中的材料,没有机械损伤,没有热影响区或对晶粒的其他物理影响。这意味着,等离子体切割不会造成损害。例如那些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的混合键合堆栈,如果堆栈中的一个芯片发生故障,整个设备就会丢失。随着向更薄的晶粒发展,等离子体切割的非机械性质是一个宝贵的属性,因为行业路线图将厚度推到50微米以下。
提高吞吐量:等离子体切割在同一时间“平行"地移除所有的切割通道。这意味着随着芯片尺寸的缩小(即更多的切割通道,因此需要更多的切割) ,以及晶圆变得更薄(等离子体去除的硅更少。或者需要更低的刀片速度/激光功率以避免损坏) ,这里有平衡点,等离子体切割成为最快的工艺。
每片晶圆的晶粒增加:没有任何物理限制,如刀片宽度或激光光斑大小,而等离子体可以转向更窄的切割通道,提供机会去增加生产线的晶粒产出。
设计灵活性:由于晶圆布局不受线性切割路径的限制,等离子切割可以为器件设计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包括基本的晶粒形状/尺寸、移除保护环和芯片测试组的定位,以更好地利用晶圆面积。
对易碎的器件有吸引力:等离子体切割对易碎的设备也有吸引力,比如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消除微粒污染:等离子体切割的化学性质只产生气态的副产品,通过真空抽气将其去除,留下干净的晶圆表面,这在混合键合等应用中至关重要。
但是,等离子体切割受材料限制:等离子切割只能用于导电材料,对于非导电材料如玻璃、塑料、木材等不可行。会有噪音和烟雾:等离子切割会产生大量噪音和刺激性烟雾,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对电源有较高需求:等离子切割需要大量的电流来产生电弧,对车间布线和浪涌保护有较高要求。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晶圆划片工艺也在不断进步。未来的划片技术将更加注重精度、效率和成本的平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无论是通过改良现有技术,还是开发全新的划片方法,晶圆划片技术的革新都将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内容来源:编辑整理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半导体 | 晶圆划片
- 为了让每个芯片都能被单独封装和使用
-
- 晶圆元素检测/成分分析
- 了解其构成材料,有助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质量控制。例如,如果发现某个批次的产品成分与预期不符,可能说明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或进行调查。此外,对于特种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来说
-
- 卓立·新品 | 半导体晶圆如何检测?点击查看卓立这套光谱测试系统!
- 针对第三代半导体进行温度相关光谱和荧光寿命测试
-
- 行业白皮书 | 晶圆生产优化解决方案
- 行业白皮书 | 晶圆生产优化解决方案
-
- 新品发布 | Theta Wafer 晶圆接触角测量仪
- Theta Wafer晶圆接触角测量仪是一款高端的晶圆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器。该仪器包括Theta Flow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主机,可配置四个具有软件控制、可水平移动、可抛弃滴液头的自动滴液器,以及带自动旋转的全自动XYZ样品台。
-
- 为什么晶圆表面需要极度平坦?
- 梅特勒托利多联合B站半导体科普UP主谈三圈,发布了一支关于半导体CMP(化学机械平面化)技术的科普视频,内容有趣又干货满满,本文将为大家回顾这支视频的主要内容。
-
-
- 新品发布 | Biolin Theta系列 晶圆接触角测量仪
- Biolin Theta系列 晶圆接触角测量仪高端晶圆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器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我们Theta
-
- 如何实现高精度晶圆寻边/定位?
- 晶圆在生产制作中,需要用机械手,频繁地将晶圆在不同的载盘上取放,这就导致了晶圆移动到载台上会存在晶圆定位不准、偏心,缺口方向不固定等问题,而LS系列产品可以有效解决晶圆定位问题。
-
- 晶圆检测显微镜:可靠观察细微高度差异
- 电子和半导体行业如何从用于半导体组件检测的自动化和可重复的DIC显微镜中受益
-
- 直播预约 | 苏州惟光探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争晖《晶圆级半导体光电测试与解决方案》
- 9月26日上午10:00,不见不散~
-
- 新闻动态丨天美公司助力第29届非晶和纳米晶半导体国际会议
- 天美公司作为仪器行业的知名供应商,将始终秉承助力科研领域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支持研究学者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创新研究,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