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丨《LWT-FOOD SCI TECHNOL》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团队发表发酵乳酸菌快速检测新方法
一、研究背景
乳酸菌的快速检测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常规细菌鉴定方法耗时非常长,一般需要2-3天才能出结果。过去的研究中,纳米银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鉴定的方法虽然检测速度较快,但纳米银孵育等待的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地对菌落样品进行检测。本研究中,为了提高整体的细菌检测速率,将SERS与液滴微腔技术结合,缩短样品制备检测流程,又将拉曼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提高了细菌的识别分类效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设计搭载了拉曼检测平台,并针对液滴微腔设计了疏水性芯片,将微生物与纳米银混合后直接点样至芯片上,对液滴进行拉曼检测(图1)。对收集到的5种乳酸菌的拉曼光谱进行统计,采用2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拉曼光谱的鉴定分类进行预测。
图1 纳米银SERS对乳酸菌的快速检测流程示意图
三、结果
本研究将培养的乳酸菌与纳米银胶体混合,直接点样至疏水芯片上,置于拉曼光谱仪下进行拉曼检测,具体步骤为,从固体培养基上挑取待测单菌落放入离心管种,然后滴加纳米银胶体混合,涡旋仪混合后直接滴加在疏水载玻片上,放置在物镜下直接进行拉曼光谱检测。
对五种酸奶发酵的乳酸菌进行SERS拉曼光谱检测,结果发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噪比较高,而且不同种之间信噪比分布均匀,而t-SNE分析也得到了很好的分布结果(图2C)。
接着,利用SVM、KNN机器学习算法对SERS光谱进行聚类鉴定。得到的识别准确率都在90%以上,达到了很好的区分效果。
四、结论
本研究使用液滴微腔SERS的方法对五种乳酸菌进行SERS光谱检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SVM 和KNN)分析 SERS 光谱,将乳酸菌识别率提高至 90% 以上。提高了无标签 SERS 技术检测的速度,增强 SERS 技术在细菌检测,尤其是乳酸菌快速鉴定方面的适用性,满足了乳品酿造业对及时检测细菌的实际要求。
五、辰英价值
该研究中采用了P300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是研制的一款高端科研级光谱仪。在本文中,利用P300对纳米银与乳酸菌混合液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该仪器配套搭载的HOOKE IntP智能分析软件对光谱进行了t-SNE聚类分析和SVM、KNN分类预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提高SERS在食品发酵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体现了P300在食品发酵与菌株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开发食品发酵行业菌群鉴定与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往期推荐
2024-07-12
2024-03-13
2024-07-16
2024-07-09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学术成果丨《LWT-FOOD SCI TECHNOL》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团队发表发酵乳酸菌快速检测新方法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团队应用长光辰英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成果展示丨《Talanta》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X-Lab团队成功开发新型单细胞液体拉曼光谱检测芯片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X-lab团队与格拉斯哥大学徐嘉宝博士在《Talanta》上合作发表了文章,第一作者为X-Lab王云桐博士。
-
- 用户文章丨《Additive Manufacturing》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张舸老师团队发表碳化硅反射镜增材制造技术新突破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张舸老师团队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发表碳化硅反射镜增材制造技术新突破。
-
- 用户文章丨《Nature Food》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团队发表基于单细胞分离技术的土壤原生解磷菌原位活性检测新方法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和崔丽研究员团队应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PRECI SCS微生物单细胞分选仪在Nature Food 发表基于单细胞分离技术的土壤原生解磷菌原位活性检测新方法。
-
- 迈向光学制造新高度:长春光机所王孝坤团队的试用邀请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王孝坤教授团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与深耕,在光学系统先进制造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成果。
-
- 长春光机所新进展:王孝坤团队诚邀行业同行体验光学制造创新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王孝坤教授团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与深耕,在光学系统先进制造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成果。
-
- 用户文章丨《Adv. Sci》北京大学王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联合李备团队开发全血中富集分选高活性CTC新策略
-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玮教授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团队联合在《Advanced Science》上合作发表了文章。
-
- 用户文章丨《Adv. Sci》北京大学王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联合李备团队开发全血中富集分选高活性CTC新策略
-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玮教授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团队联合在《Advanced Science》上合作发表了文章。
-
- 用户文章丨《The ISME Journal》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继兵、罗春玲老师团队发表了原位菲降解菌分选培养新思路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罗春玲、李继兵老师团队应用PRECI SCS-R300拉曼单细胞分选仪在《The ISME Journal》期刊发表了文章。
-
- 用户文章丨《Foods》上海理工大学刘箐教授与山西师范大学晋程妮/闫帅帅团队发表食源性病原菌快速检测新方法
- 上海理工大学刘箐教授与山西师范大学晋程妮、闫帅帅团队应用长光辰英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与PRECI SCS微生物可视化单细胞分选仪在《Foods》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光镊+SERS:高活性发酵乳酸菌身份读取器
- 发酵乳酸菌是乳制品发酵行业的核心菌种,其种类与活性直接影响产品品质。传统检测方法依赖培养与生化分析,耗时长且难以实时监测动态菌群变化。
-
- 用户前沿丨天津大学胡文平/李立强团队Nature Materials:有机半导体
- 天津大学胡文平-李立强课题组通过爱丁堡FLS1000检测单线态氧光谱以及寿命,从而研究维生素C级联反应过程中非牺牲性的三重态猝灭作用
-
- 用户文章丨《Pediatr Blood Cancer.》王华教授团队应用超快三维荧光成像取得婴儿血管瘤临床检测标志物研究最新成果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华教授团队应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S3000超快三维荧光成像系统在《Pediatric Blood \x26amp; Cancer》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团队揭示铁观音风味物质空间分布研究最新成果
- 本研究结果为可视化乌龙茶风味物质的分布趋势、乌龙茶生产的生物过程和风味化学提供了更有意义和独特的见解。
-
- 三方联手研究新方法,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 由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海关技术中心、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发表了《QuEChERS-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文献,其中前处理产品,用到了迪马科技的PLS-A、C18净化填料。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