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地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中地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方案】景区地质灾害监测及古文物遗址保护监测

2024-04-2317

图片1.png

1、方案概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游玩。然而,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过往多次景区发生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等,严重威胁景区安全,并已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事故,给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会给该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带来负面影响。

    为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务院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风景名胜区等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中的防护重点之一。

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重点灾害区域的监测,宜采用自动化监测预警方式,对滑坡的位移及裂缝进行监测;对危岩体进行崩塌监测;对已经防治的落石(滚石)的区域,进行防护网倾斜、振动报警监测;对泥石流进行泥位监测;对景区降雨进行降雨量监测;

    对于部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存在的遗址,可进行保护性监测,监测遗址沉降、上方危岩体崩塌等,Z大程度地保障遗址及来往人员的安全。

2、监测点布设


2.1 监测内容

主要参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 )》、《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行)》等。

图片2.png

2.2 监测点布设

景区滑坡地表位移监测:位移监测点通常布设在滑坡体变形量较大、稳定性状态差的地方;

景区裂缝监测:裂缝监测点应布设在主要裂缝两侧,且宜布设在裂缝较宽或位错速率较大部位的中点或转折部位。对宽度大于5m或两侧高差大于1m的裂缝,宜安装无线裂缝计。

景区危岩体崩塌监测:应布置在灾害体主要倾斜变形块体。

防护网监测:针对已用防护网防治过的落石、滚石区域,宜采用防护网监测终端间隔固定布设在防护网上面;

景区降雨及泥石流(沟谷形型)监测:降雨量监测点应选择相对平坦且空旷的场地,且使承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不宜设在陡坡上、峡谷内、有遮挡、或风口处。泥石流监测点选择沟道内泥石流断面规则、沟床稳定的沟段。

古文物遗址保护监测:沉降监测点布设在与遗址周边土体或岩体可能变形处;崩塌监测点布设在遗址上方危岩体处;裂缝监测点布设在文物裂缝处;应力监测布设在古文物结构受力较大处。

3、监测设备

图片3.png

4、现场图片


(1)古文物监测

①裂缝、沉降监测

图片4.png

图片5.png

②倾斜监测

图片6.png

③应力监测

图片7.png

(2)景区地灾监测

①地表位移监测

图片8.png

②地裂缝监测

图片9.png

③危岩体裂缝监测

图片10.png

④危岩体崩塌监测

图片11.png

⑤防护网监测

图片12.png

⑥声光报警

图片13.png

⑦降雨量和泥石流监测

图片14.png

5、平台介绍


1)数据平台

查看实时数据、曲线、24小时数据、变形轨迹图、报警数据、初值数据、设备信息、项目配置等。

图片15.png

2)表面位移监测数据

X位移.png

X位移-时间变化曲线▲

Y位移.png

Y位移-时间变化曲线▲

Z位移.png

Z位移-时间变化曲线▲

3)雨量监测数据

降雨量.png

降雨量-时间变化曲线 ▲

4)崩塌监测数据

倾斜加速度png.png

倾角加速度-时间变化曲线 ▲


总结

中地恒达通过综合多种自动化监测方法,采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反馈、预警,对景区安全、文物保护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景区地质灾害及古文物遗址保护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遗址保护性监测在安装时,不能对原有遗址进行破坏;设备安装位置尽量隐蔽,如GNSS、雨量计、泥位计等,裂缝及崩塌监测尽量选择无线裂缝计、无线崩塌计等小巧便于安装的设备,减少供电、布线等设施。当设备可能暴露游客视线中时,设备外露部分尽量涂装成周围景色一致的颜色,不能对景区及遗产造成视觉污染



上一篇:【解决方案】房屋安全监测
下一篇:【解决方案】桥梁健康监测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