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青会课题组:科技解锁建盏釉面千年奥秘 | 前沿用户报道
古语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建盏因其釉面斑纹变幻莫测、全凭天意的特性,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别样魅力。但对于釉面形成的自然奥秘与精湛烧制技艺背后所需的复杂条件,至今仍是亟待深入探索的领域,更缺少科学研究。
各种典型建盏
*本文仅展示部分分析技术的表征结果,如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科学检测釉面,巧寻成因关键
谈及建盏的釉面之美,爱好者们常常对“兔毫纹”、“油滴”及“鹧鸪斑”等独特品种赞不绝口。然而,掀开艺术的面纱,就科学角度而言,这些美丽的釉面实际上是熔融釉与氧化物晶体之间的相分离形成的。为深入了解这种相分离现象,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花纹及色彩的建盏样品(柿叶红釉、油滴釉和乌金釉)进行了化学成分和形貌检测。XRF 结果显示,这三种釉面中均含有较高的铁(Fe)元素。通过光学显微镜和 SEM 观察,研究人员发现柿叶红釉和油滴釉都呈现出层状晶体结构,其中柿叶红釉具有三层明显的晶体结构,油滴釉的表面呈现出圆形斑纹,而纯黑色的乌金釉则几乎没有析晶层。
建盏外观(左)、表面形貌(中)和断面结构(右)显微
照片,图A、B为柿叶红釉,C、D为油滴釉,E、F为乌金釉。
柿叶红釉(左)、油滴釉(中)、乌金釉(右)不同放大倍数
的扫描电镜图像可以看出不同建盏的各种晶型结构
在检测到釉面的主要构成元素与晶型结构后,研究团队锲而不舍,就釉面的烧制工艺(烧成温度和气氛)展开了进一步探索。有研究表明,在烧制过程中的气氛控制(氧化和/或还原),将决定坯体、釉料内部和釉面铁系晶体的物相组成[1]。既然瓷器中富含 Fe 元素,而其赋存状态为 FeO,那么,对建盏样品中 FeO? 的晶型结构进行分析,也许就能揭开烧制温度与气氛之谜!
破译烧制密码,刨析匠心工艺
研究团队利用拉曼光谱仪和 XRD 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柿叶红釉和油滴釉中均有 ε-FeO 叶状晶体和 α-FeO 相雪花状晶体。柿叶红釉建盏晶体的暗红色基底主要由 ε-FeO 组成,而油滴釉建盏中既有由 ε-FeO 相组成的大量叶状晶体,也有 α-FeO 相的雪花状晶体。
通过对照先前学者关于温度、气氛与晶型关系的研究*,研究团队推断出,柿叶红釉的美艳动人源自其在弱氧化气氛下的烧制,且过程中微妙地融入了还原气氛的调控,最终于接近 1300℃ 的高温中制成;而油滴斑釉的独特韵味,则是在更为强烈的氧化气氛中锻造而成,其烧成温度巧妙地落在 1250 至 1300℃ 的区间内。这一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建盏烧制工艺与釉面品种之间的紧密联系。换言之,参考上述数据,调整烧制过程中的气氛及温度,就可以塑造出柿叶红釉、油滴斑釉等独特花纹。
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窑工们靠经验控制细微差异的烧成温度和气氛,造就了釉面的别样之美。而今,科技的飞跃让我们得以将这份宝贵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并有望通过精确控制烧制气氛中的气体成分和比例,复现甚至提升建盏的釉面效果,从而推动建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期待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考古事业,为传承与发扬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智慧与力量。
*温度、气氛与晶型关系研究表明:当烧制温度高于1000℃时,γ-FeO会转变为ε-FeO;而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300℃时,ε-FeO 又会转变为 α-FeO 相。此外,烧制气氛也会对 Fe 元素的晶型产生影响。在强还原下,Fe 元素容易形成 FeO 相,还原气氛也有助于 ε-FeO 晶相的稳定生长;而在强氧化气氛下,Fe 则会以 α-FeO 晶相存在;另外,在较强氧化气氛中还会出现 α-FeO 和 ε-FeO 的混合析晶。所以若同时存在这两种晶相,则表明烧制过程中经历了两种烧制气氛。[1,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的 HORIBA
XploRA PLUS 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
HORIBA XploRA PLUS 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有幸为这项研究提供支持。研究人员表示。“在研究过程中,我需要使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获取不同物相在样品中横向和纵向方面的分布情况。XploRA PLUS 可以根据微区显微图像,对古代陶瓷、玻璃和宝玉石器等文物样品在亚微米尺度的主要物相进行精确鉴别和 mapping 分析。该仪器还具有高灵敏度和真共焦等优点,通过共聚焦,可以对半透明和透明样品中不同深度的内含物或包裹体进行识别。
如果您对上文提到的产品信息及报价感兴趣,欢迎扫描码获取样本或留言,我们的工程师将会及时与您联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致力于构建和发展文物科学分析的光学与光谱学技术方法体系,主要从事古代硅酸盐质文物(玻璃、宝玉石器、陶瓷、颜料)的科技考古研究,特别是古代玻璃的体系、质地、工艺、溯源和交流等科学认知和科技史研究。中心负责人李青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材料的表面/界面分析和无损分析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 Dejoie, C., Sciau, P., Li, W., Noé, L., Mehta, A., Chen, K., Luo, H., Kunz, M., Tamura, N., & Liu, Z. (2014). Learning from the past: Rare ε-Fe2O3in the ancient black-glazed Jian (Tenmoku) wares. Scientific Reports, 4, 1–9.
[2] Tao, S., Liu, S., Yuan, Y., Dong, J., & Li, Q. (2022). A micro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study of ε-Fe2O3 crystals in the hare’s fur JianWare. Crystals, 12(367), 1–14.
nanoGPS——跨平台共定位分析技术革新,轻松实现多设备同区域检测!| 技术头条
四川大学卢志云/黄艳课题组开发纯有机光引发剂,Angew | 用户成果速递
攻克高浓度电池浆料颗粒分析的技术壁垒 | 用户访谈
守科研梦,筑未来路 —— HORIBA 服务万里行·北大分析测试中心站圆满完成!
“真材实料,立地顶天” 四名北大学子荣获 HORIBA 奖学金!
HORIBA Scientific 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本平台未对文章进行任何编辑修改,不负有任何法律审查注意义务,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原创作者或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青会课题组:科技解锁建盏釉面千年奥秘 | 前沿用户报道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青会课题组:科技解锁建盏釉面千年奥秘 | 前沿用户报道
-
- 解一颗石榴石,梦回千年“海上丝路” |前沿用户报道
- 采用LabRAM XploRA型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合浦九只岭东汉墓出土的一批石榴石再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标准拉曼谱图库进行比对
-
- 中科院金属所全新二维层状材料,实现厘米级单层薄膜 |前沿用户报道
-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先导项目以及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等的资助。
-
- 地大何雪梅课题组揭秘“战国红”:“红尊黄贵”因哪般 | 前沿用户报道
- 本期我们以产于辽宁北票的“战国红玛瑙”为例,介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雪梅课题组如何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推测战国红玛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变化。
-
- Anal. Chem. 四川大学吴鹏课题组:单线态氧特征磷光发射测定D2O纯度 | 前沿用户报道
- 通过该仪器,完成了光敏剂分子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单线态氧磷光光谱、单线态氧磷光寿命等的测量。
-
- 解锁生命奥秘:天府锦城实验室 × 赛默飞电镜的前沿碰撞
-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创新转化,总是有着无限可能。在成都,有这样一个地方——天府锦城实验室,正凭借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深入挖掘生命科学领域的奥秘,而赛默飞的电镜产品,也很荣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 十倍提升TERS成像速度!厦大任斌课题组新成果 “CLRMA”算法登上Anal. Chem.|前沿用户报道
- 厦门大学任斌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协同低秩矩阵逼近 (CLRMA) 算法,旨在提高 HRI 和 TERS 的光谱信噪比,加快成像速度。
-
- 中科大曾华凌课题组:二维铁电材料中观察到显著增强体光伏现象 | 前沿用户报道
- 利用LabRAM HR Evolution探测 CulnP2S6 的拉曼特征峰,确定为CuInP2S6单晶,探测薄层石墨烯的拉曼特征峰,其中两个特征峰强度G模式和2D模式比值约为2/3,确定为双层石墨
-
- 稀土+活性氧——癌症诊疗新组合 |前沿用户报道
- Dias博士表示她们做的这项研究是基础研究,目前配体研究也仍在继续,可以预见稀土元素+活性氧的组合,在临床应用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 【品牌活动】“云”上逛展,直播复盘,解锁高博会前沿科技密码!
- 【品牌活动】“云”上逛展,直播复盘,解锁高博会前沿科技密码!
-
- 广东省人民医院顾兵、王亮课题组 | SERS结合深度学习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临床样本|前沿用户报道
- Cora100是一款小巧轻便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搭配多种检测附件使光谱测量更简便,可一键操作鉴别或者确认各类物质。性能稳定可靠,经久耐用,除应用于高校科研,还适用于原料进货快检等领域。
-
- 嚯!原来古代瓷器也需要“化妆” |前沿用户报道
-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直接观察和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探究是否采用了化妆土。鉴于化妆土层及胎釉过渡层厚度非常薄,通常为亚毫米量级,研究人员选择了高精度的分析仪器进行成分分析。
-
- 电脑提速100倍武器:新型2D材料 |前沿用户报道
- 探究电脑提速的方法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元件——微电路。
-
- Nanoscale Horiz.东南大学表面增强光谱课题组:探寻二维半导体材料层相关SERS可调性的起源 │ 前沿用户报道
- 本工作不仅解答了层间相互作用对二维材料SERS测量可能带来的影响,而且加深了人们对二维半导体材料SERS机理的认识,为其它相关材料的性能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
- 探寻古老矿物,开启地下生命探测之旅 |前沿用户报道
- 拉曼光谱能够告诉我们矿物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判断岩石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一反应环境是否适合微生物的生存。
-
- 探寻古老矿物,开启地下生命探测之旅|前沿用户报道
- 拉曼光谱能够告诉我们矿物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判断岩石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一反应环境是否适合微生物的生存。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