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子3D打印微型光子灯笼:模分复用技术的新突破
2024-07-16122光子灯笼(PL)空间复用器在未来的高容量模分复用(MDM)光通信网络和自由空间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它们能够在多个单模(SM)光源和相同尺寸的多模(MM)波导之间进行高效转换。PL复用器通过促进SM阵列空间和单个MM空间之间的绝热过渡来实现操作。然而,目前的制造方法迫使这些器件的尺寸达到几毫米,使得与微型光子系统的集成变得相当具有挑战性。3D微纳米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制造具有高折射率对比度(光聚合物-空气)的独立式光子结构成为可能。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Yoav Dana 及其团队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提出的一种使用双光子3D 打印技术制造独立式微型光子灯笼(PL)空间模式(解)复用器的方法。
这项工作展示了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和表征一个六模混合、长度仅为375 μm的PL。该PL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逆向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并使用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3D打印系统和光刻胶(IP-Dip)直接在7芯光纤上制造。尽管波导表现出高折射率对比度,但测量到低插入损耗(-2.6 dB)、偏振相关损耗(-0.2 dB)和模式相关损耗(-4.4 dB)。
这项工作中提出的3D打印PL器件总长度仅为375 μm,复用器长度为83 μm,远小于传统PL器件。此外,3D打印技术实现了光聚合物-空气的高折射率对比度波导。该器件为独立式结构,易于与各种光源和系统集成。为了增强器件的机械稳定性,又不影响其性能,研究人员还设计了外部支撑结构。
研究人员首先在玻璃基板上制造了一个PL原型,然后将其直接打印在7芯光纤的端面上,每个输入都与单个纤芯对齐。为了测量PL的耦合矩阵,研究人员采用了离轴数字全息技术,并使用两个正交偏振参考光束(X和Y偏振)同时捕获两个干涉场分量。此外,还进行了直接功率测量,以评估PL的光功率传输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PL器件在1510-1620 nm波长范围内表现出几乎均匀的性能,光功率损耗为-2.7 dB,在计算其与匹配的虚拟多模光纤的耦合时,IL为-0.9 dB,MDL为-4.4 dB。
为了评估微型PL作为MUX、六模光纤段和基于光纤的模式保持PL作为DEMUX的系统传输测试,研究人员使用光矢量网络分析仪(OVNA)进行了系统传输矩阵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所有2×6模都被6模混合PL有效激发,并且在测量光谱范围内表现出稳定性。
这项研究为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造独立式多微米PL器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彻底改变空间复用在新型应用和平台中的应用。在不同基板和材料上进行打印的能力促进了与VCSEL阵列、硅光子集成电路和其他光子技术等微尺度组件的紧凑集成。这一进步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为具有改进功能和性能的紧凑型集成光子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改进制造工艺、提高光纤对准技术以及增加模式数量(达到10个或更多)等方面。
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
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