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新品】芒果过敏原检测产品

青岛普瑞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22-11-21

芒果封面.jpg1. 芒果过敏流行情况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 属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芒果属(Mangifera),芒果是五种世界热带名果之一,常绿大乔木,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果肉细嫩芳香,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我国芒果消费量逐年上升,对芒果过敏的报道越来越多。法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580名食物过敏患 者中有6%的患者对芒果过敏[1]。1997年,Brehler等[2]通过实验发现在德国136个乳汁过敏的患者中,有18%的患者对芒果过敏。Levy等[3]在法国巴黎对乳汁或花粉过敏患者是否对水果、蔬菜过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24名对乳汁和花粉过敏的患者中有8%食用芒果后会出现临床过敏症状,皮肤实验阳性率为50%。昆明地区190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种食物变应原皮内试验结果表明,芒果果实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为 42.3%[4];河南地区对298名过敏引起荨麻疹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对芒果过敏发生率高达12.4%[5]。欧洲统计数据显示,儿童水果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约为成人的3倍,达到 儿童人口总数的 5%以上[6]。我国引发过敏反应的水果种类分布广泛,常见于苹果、桃等蔷薇科水果以及菠萝、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新兴的亚热带水果杨梅由于近年来逐步推广也出现病例报道[6]。

2. 芒果过敏原致敏机理

       我国约有5000万人对食物会产生过敏反应[7],水果是过敏食物之一。

       芒果过敏常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Ⅰ型过敏类型。人接触或食用芒果后,特异性B细胞被水果中的过敏原选择性诱导抗体,特异性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结合使人体对该水果进入致敏阶段,当该过敏原与机体再次发生接触,过敏原特异性结合致敏状态的肥大细胞、嗜碱性表面的抗体,而后这些细胞会产生组胺和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介质并释放进入机体组织和器官,这些共同作用于机体就引起了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

      芒果会引起人体两种过敏反应类型[8]。一种是由血清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速发性Ⅰ型速发型过敏类型,这种过敏反应被认为是在芒果抗原与相应的IgE抗体结合后几分钟内发生的,而相应的 IgE 抗体又与肥大细胞结合,这立即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初级炎症介质(组胺、蛋白酶和酸性水解酶)和次级炎症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并且产生血管舒张、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和介导炎症反应的白细胞浸润,其次是支气管收缩。

       另一种是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类型。芒果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是由细胞介导的,Th1型的CD-4 细胞被认为是这种反应的主要介质。芒果中存在的增敏物质(尿酚、卡多、柠檬烯和b-蒎烯)沉积在皮肤的表皮层,使CD4细胞敏化。反复暴露后,致敏的 CD4 细胞首先在zhenpi中积累,然后向表皮迁移,释放细胞因子破坏角质形成细胞,导致细胞分离、表皮海绵状病。

3. 芒果过敏原蛋白家族

       通过对过敏原数据库Allergome(http:/ /www. allergome.org/)的分析,对芒果中的能够诱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蛋白进行搜索,其包含有抑制蛋(Man i 3)、Bet v 1同源蛋白(Man i 14 kD)、几丁质酶类(Man I chitinase)[9,10]

芒果过敏原

蛋白家族

Man i 14KD

PR-10 Betv 1同源蛋白

Man i3

yizhi蛋白

Man i1

甘油醛 3-磷酸脱氢酶

Man I chitinase

几丁质酶

β-1,3-葡聚糖酶

β-1,3-葡聚糖酶

 

 4. 芒果过敏原检测

       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技术包括免疫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层析技术(胶体金试纸条);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是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酶联克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基于酶标克疫原理建立的。酶联克疫吸附技术是 利用连接到抗体上的酶来检测结合到一起的抗原和抗体; 无色底物转变为有色的产物, 从而指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抗原ELISA 检测分为2种类型-夹心型和竞争型[11]。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y as say, ICA)的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 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一端浸入样品后, 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 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収生特异性结合, 若用克疫胶体金或克疫酶染色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 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克疫诊断,随着克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问世,克疫层析技术迚入快检市场, 常用于现场检测和筛查[12]。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是以荧光化学物质测定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 是食品过敏原检测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 实现了快速筛选样品中的过敏原基因, 简化了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的鉴定[13]

5. 普瑞邦产品

       PriboStripTM芒果(Mango)食品过敏原快速检测试纸条,是以免疫层析法为方法的一款方便且快速的检测产品,检测速度快、专一性及准确度高。本产品能够协助具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排除不适合的食品,降低过敏症状发生的机会。本产品不仅能检验出食品中微量的芒果过敏原,也可运用于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如进料、生产过程及成品检测。

产品信息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灵敏度

PRS-A100-20

PriboStripT芒果(Mango)过敏原快速检测试纸条

0.2ppm

PRS-A100-10

PriboStripT芒果(Mango)过敏原快速检测试纸条

0.2ppm

RDR-010

PriboFast®表面蛋白检测涂抹棒

50μg

RDR-020

PriboFast®表面过敏原蛋白检测涂抹棒

5μg

 

6. 参考文献

[1]ANDRE F,ANDRE C,COLIN L,et al. Role of new allergens and of allergens consumption in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food sensitizations in France[J]. Toxicology,1994 ,93(1) :77-83.

[2]BREHLER R,THEISSEN U,MOHR C,et al.  Latex-fruit  syndrome : frequency of cross-reacting IgE antibodies [J ]. Allergy,1997,52(4) :404-410.

[3]LEVY D A, MOUNEDJI N, NOIROT C, et al. Allergic sensitization and clinical reactions to latex,food and pollen in adult patients[J]. Clin Exp Allergy,2000,30(2) :270-275

[4] 蒋鹏. 昆明地区芒果果实变应原致敏性的调查分析及实验研究[D]. 昆明医学院, 2008.

[5] 杨力勇, 魏妍平, 杨振岭. 一项调查“刷新”过敏食物排行榜—中原居民易对南方水果过敏。家庭中医药, 2006,9: 20

[6] Zuidmeer L, Goldhahn K, Rona RJ,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plant food allergies: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08, 121(5):1210-1218.e4.

[7] 白清云. 某些食物的过敏性问题[J]. 中国食物与营养

[8] Wang HY, Gao ZS, Yao ZW et al. Anaphylaxis and generalized urticaria from eating Chinese bayberry fruit[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s B, 2012, 13(10):851-854.

[9]PASCHKE A,KINDER H,ZUNKER K,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llergens in mango fruit and ripening dependence of the allergenic potency[J].Food Agricult Immunol,2001,13 ( 1 ) : 51 -61.

[10] TSUJIMURA Y, OBATA K, MUKAI K, et al. Basophil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mmunoglobulin-G-mediated but not immunoglobulin-Emediated systemic anaphylaxis[J].Immunity,2008,28(4):581-589.DOI:10.1016/j.immuni.2008.02.008.Epub 2008 Mar13.

[11] 甄宇江. 食物致敀原与食品安全[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Zhen YJ. Food allergens and food safety [M]. Beijing: China Standards Press, 2011.

[12] Masiri J, Barrios-Lopez B, Benoit L,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test kit for dual detection of casein and β-lactoglobulin residues [J]. J Food Protect, 2016, 79(3): 477-483.

[13] 许银叶, 苏少霖, 许佩勤, 等. 实时荧光PCR法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

食品中麸质过敏原成分[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10(8): 2350-2355. 

评论
全部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