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qPCR体系优化和常见问题分析

艾普拜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022-08-19 10:21:10 208  浏览
  • 前言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以下简称qPCR)作为第二代PCR技术,自1996年推出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动植物育种等许多研究领域,为了获得最理想的检测结果,qPCR从样本采集、核酸提取、cDNA合成到上机检测的流程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参数。

    qPCR实验的工作流程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目的,根据实验设计规划好实验分组、重复次数等细节。接下来分为样本准备和引物探针验证两个重要的步骤。样本准备主要是核酸提取逆转录等步骤,引物探针需要去测试特异性和效率。接下来需要使用qPCR仪来对样品中的目的核酸进行扩增qPCR结束后根据实验目的对目的核酸进行相对或者绝对定量。接下来讲的qPCR体系优化会围绕着这个流程展开。

    1.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首先,提前做好功课,了解样本的不同分型,或者了解详细的细胞分群。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覆盖所有的组织类型或者细胞类型。其次,尽可能增加样本数量,也就是生物学重复,从而更客观地反映生物变异程度。另外,qPCR实验也需要有技术重复来降低误差。

    采样是需要严格规划的过程,比如材料的时效性、珍贵程度等,都要纳入考量范围。样品要尽量新鲜,取样尽可能快速。戴手套操作,防止污染。如果不马上提取核酸,需要-80°C保存,并尽快处理。

    2.核酸的提取和检测

    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性能。核酸提取需要有效地将RNA或DNA从其他混合物中分离。RNA样本中的污染物——基因组DNA、DNA结合蛋白、酚类化合物或在提取RNA过程中引入的外源杂质(如手套中的粉末)——都已被证明会抑制下游实验,如逆转录和PCR扩增。核酸提取需要使用无菌无酶的试剂耗材,避免RNase或DNase污染,并对内源RNAse或DNAse进行有效抑制;多糖多酚样品要考虑多糖多酚杂质的有效去除。低温保存防止RNA或DNA降解。

    降解或不纯的RNA会限制逆转录反应的效率,降低产量。部分降解的RNA可能不能给出准确的基因表达结果。对于基因的定量,必须使用高质量的RNA,这意味着需要非常仔细地检查RNA的浓度和质量。可采用高分辨率琼脂糖凝胶检测核酸质量和分光光度法(A260/A280=1.8和A260/A230=2.0)检测核酸纯度和浓度。

    3.cDNA合成

    RNA 质量对 cDNA 合成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RNA 很脆弱,容易降解。为了保证 RNA 的完整性,我们需要非常注意,比如在冰上操作,用 RNase-free 的枪头和离心管,减少操作时间等。在反应体系中加入 RNase 抑制剂也能有效防止 RNA 降解。

    如何评价样品中的杂质对逆转录的影响呢?可以梯度稀释后绘制标准曲线,如果低浓度的样品点数值偏大比较明显,基本可以判定杂质影响显著。

    不同厂家的反转录试剂会有差异,对RNA中的杂质耐受程度也不同。逆转录酶在整个反转录体系中具有关键性影响。除了活性以外,逆转录酶的热稳定性同样很重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逆转录,能够减少 RNA 的二级结构,增加逆转录的效率。

    除了掌握 RNA 的完整性之外,反转录之前还需要对 RNA 浓度进行测定。一般反转录试剂盒会对上样量有要求,建议 total RNA 上样量小于 5 μg。超过这个范围,会使反转录产物产生偏好性 (表达丰度高的基因优先被反转录) 而造成定量结果不准确。

    逆转录出来的cDNA可以直接放在4°C保存,若长期不用,可分装,然后-20°C保存。

    4.qPCR方法的建立

    ① 定量方法

    绝对定量:检测起始模板数的精确拷贝数,需要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

    标准品可以是纯化的基因组DNA、质粒DNA或者体外转录RNA(cDNA),其作用是生成标准曲线,建立Ct值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标准品与待测样品的PCR效率一致,且接近100%,与样品的性质尽可能接近,与样品相同的扩增条件(PCR体系、耗材、同一次扩增),大于或等于5个梯度稀释的标准品。

    相对定量:在一个样本中,目的基因相对于内参基因的量的变化。

    内参基因选择建议筛选不少于三个内参基因来归一化RT-qPCR数据。目的是消除外部样品偏差,例如总RNA含量,RNA稳定性,酶效率或样品装载量的变化。

    对候选的内参基因进行qPCR 实验,得出Ct平均值以及 Ct值的标准偏差,选择SD最小的基因作为实验内参。可通过geNorm 、 BestKeeper  、 NormFinder、RefGenes 等工具来评估您的内参基因。

    ② 荧光标记方法

    染料法:利用能与DNA双链结合的染料来实现,如SYBR Green I。该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现微弱的荧光,一旦与双链DNA的双螺旋小沟结合,其绿色荧光增强约1000倍。因此其总的荧光强度与双链DNA含量成正比,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反映生成的PCR产物的量。

    TaqMan荧光探针:是一种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基团连接在探针的5'末端,而淬灭剂则在3'末端。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PCR扩增时, Tag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常用的荧光基团是FAM,TET,VIC,HEX。

    引物探针设计可以参考Gene π网站.

    ③  引物扩增效率验证

    标准曲线是评估PCR扩增效率最可靠和稳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制作一系列的样品来控制目标模板的相对数量。最常用的是10倍梯度稀释样品,采用标准qPCR程序进行扩增获得Cq值,最后根据各样品浓度及相应的Cq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Cq= -klgX0+b,扩增效率E=10(-1/k)-1。利用qPCR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扩增效率范围在90%-110%(3.6>k>3.1)。

    ④  反应体系优化

    ▶  根据仪器类型,选择合适的耗材和qPCR试剂。

    ▶ 每对引物先进行预实验,确定特异性以及最适浓度。

    ▶  配置不同的PCR反应体系,选择每个组分合适的浓度。

    ▶  设置温度梯度测试引物最合适的退火温度。

    ▶  实验设置NTC、NRT、 NEG和POS等对照组,来监控实验体系或污染。

    实时荧光定量PCR常见问题分析

    1.可疑的扩增曲线

    真正的扩增曲线,有特征的形状:首先背景信号,然后是三个增长阶段(指数增长期、线性增长期和平台期)。

    如果不是同时具有特征性的三个增长阶段,没有典型的指数增长期,那就不存在扩增。

    平台期很低也是常见的异常扩增曲线。可能是模板的浓度太低。通常如果模板的起始浓度太低, 反应体系中会形成大量的引物二聚体。大量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使得引物很快消耗完,从而造成扩增曲线的平台期很低。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引物和模板的比例。

    2.异常的荧光信号

    NTC出现荧光信号---引物二聚体形成或气溶胶污染,查看熔解曲线是否为单一峰。

    3.扩增效率过高或过低

    过低的扩增效率(<90%)可能存在的原因:

    ▶  移液器校准不良或移液技术差。

    ▶ 不正确的稀释导致标准曲线出现错误。

    ▶  引物设计不好或扩增子具有二级结构。

    ▶  标准曲线动态范围太小。

    ▶  Taq酶无活性或活性降低。

    ▶  样品抑制。

    过高的扩增效率(> 110%)可能存在的原因:

    ▶  移液器校准不良或移液技术差。

    ▶ 不正确的稀释导致标准曲线出现错误。

    ▶  引物二聚体或非特异性扩增。

    ▶  标准曲线动态范围太小。

    ▶  基因组DNA污染。

    4.重复性差

    为精确定量,对每个样品都要做重复实验,复孔之间的Ct值不应超过0.5,标准偏差不大于0.2,这样,实验结果就有很好的精确度。

    造成重复性差的原因:

    ▶  加样误差(操作或者加样器导致)。

    ▶ 没有将试剂和样品充分混匀。

    ▶  低拷贝的目的片段→泊松分布。

    ▶  基线阈值设定不合理。


    Cielo™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Harness of the power of qPCR


    ☑   数据可靠性:连续1000次实验后,结果高度一致。

    ☑  应用灵活性:提供多种qPCR应用分析。

    ☑   流程智能化:中英文用户界面,触控操作,可多机联用。

    ☑   在线便捷性:主机可独立运行qPCR程序,数据可USB、Wi-Fi等网络传输。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qPCR体系优化和常见问题分析

前言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以下简称qPCR)作为第二代PCR技术,自1996年推出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动植物育种等许多研究领域,为了获得最理想的检测结果,qPCR从样本采集、核酸提取、cDNA合成到上机检测的流程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参数。

qPCR实验的工作流程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目的,根据实验设计规划好实验分组、重复次数等细节。接下来分为样本准备和引物探针验证两个重要的步骤。样本准备主要是核酸提取逆转录等步骤,引物探针需要去测试特异性和效率。接下来需要使用qPCR仪来对样品中的目的核酸进行扩增qPCR结束后根据实验目的对目的核酸进行相对或者绝对定量。接下来讲的qPCR体系优化会围绕着这个流程展开。

1.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首先,提前做好功课,了解样本的不同分型,或者了解详细的细胞分群。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覆盖所有的组织类型或者细胞类型。其次,尽可能增加样本数量,也就是生物学重复,从而更客观地反映生物变异程度。另外,qPCR实验也需要有技术重复来降低误差。

采样是需要严格规划的过程,比如材料的时效性、珍贵程度等,都要纳入考量范围。样品要尽量新鲜,取样尽可能快速。戴手套操作,防止污染。如果不马上提取核酸,需要-80°C保存,并尽快处理。

2.核酸的提取和检测

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性能。核酸提取需要有效地将RNA或DNA从其他混合物中分离。RNA样本中的污染物——基因组DNA、DNA结合蛋白、酚类化合物或在提取RNA过程中引入的外源杂质(如手套中的粉末)——都已被证明会抑制下游实验,如逆转录和PCR扩增。核酸提取需要使用无菌无酶的试剂耗材,避免RNase或DNase污染,并对内源RNAse或DNAse进行有效抑制;多糖多酚样品要考虑多糖多酚杂质的有效去除。低温保存防止RNA或DNA降解。

降解或不纯的RNA会限制逆转录反应的效率,降低产量。部分降解的RNA可能不能给出准确的基因表达结果。对于基因的定量,必须使用高质量的RNA,这意味着需要非常仔细地检查RNA的浓度和质量。可采用高分辨率琼脂糖凝胶检测核酸质量和分光光度法(A260/A280=1.8和A260/A230=2.0)检测核酸纯度和浓度。

3.cDNA合成

RNA 质量对 cDNA 合成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RNA 很脆弱,容易降解。为了保证 RNA 的完整性,我们需要非常注意,比如在冰上操作,用 RNase-free 的枪头和离心管,减少操作时间等。在反应体系中加入 RNase 抑制剂也能有效防止 RNA 降解。

如何评价样品中的杂质对逆转录的影响呢?可以梯度稀释后绘制标准曲线,如果低浓度的样品点数值偏大比较明显,基本可以判定杂质影响显著。

不同厂家的反转录试剂会有差异,对RNA中的杂质耐受程度也不同。逆转录酶在整个反转录体系中具有关键性影响。除了活性以外,逆转录酶的热稳定性同样很重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逆转录,能够减少 RNA 的二级结构,增加逆转录的效率。

除了掌握 RNA 的完整性之外,反转录之前还需要对 RNA 浓度进行测定。一般反转录试剂盒会对上样量有要求,建议 total RNA 上样量小于 5 μg。超过这个范围,会使反转录产物产生偏好性 (表达丰度高的基因优先被反转录) 而造成定量结果不准确。

逆转录出来的cDNA可以直接放在4°C保存,若长期不用,可分装,然后-20°C保存。

4.qPCR方法的建立

① 定量方法

绝对定量:检测起始模板数的精确拷贝数,需要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

标准品可以是纯化的基因组DNA、质粒DNA或者体外转录RNA(cDNA),其作用是生成标准曲线,建立Ct值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标准品与待测样品的PCR效率一致,且接近100%,与样品的性质尽可能接近,与样品相同的扩增条件(PCR体系、耗材、同一次扩增),大于或等于5个梯度稀释的标准品。

相对定量:在一个样本中,目的基因相对于内参基因的量的变化。

内参基因选择建议筛选不少于三个内参基因来归一化RT-qPCR数据。目的是消除外部样品偏差,例如总RNA含量,RNA稳定性,酶效率或样品装载量的变化。

对候选的内参基因进行qPCR 实验,得出Ct平均值以及 Ct值的标准偏差,选择SD最小的基因作为实验内参。可通过geNorm 、 BestKeeper  、 NormFinder、RefGenes 等工具来评估您的内参基因。

② 荧光标记方法

染料法:利用能与DNA双链结合的染料来实现,如SYBR Green I。该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现微弱的荧光,一旦与双链DNA的双螺旋小沟结合,其绿色荧光增强约1000倍。因此其总的荧光强度与双链DNA含量成正比,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反映生成的PCR产物的量。

TaqMan荧光探针:是一种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基团连接在探针的5'末端,而淬灭剂则在3'末端。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PCR扩增时, Tag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常用的荧光基团是FAM,TET,VIC,HEX。

引物探针设计可以参考Gene π网站.

③  引物扩增效率验证

标准曲线是评估PCR扩增效率最可靠和稳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制作一系列的样品来控制目标模板的相对数量。最常用的是10倍梯度稀释样品,采用标准qPCR程序进行扩增获得Cq值,最后根据各样品浓度及相应的Cq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Cq= -klgX0+b,扩增效率E=10(-1/k)-1。利用qPCR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扩增效率范围在90%-110%(3.6>k>3.1)。

④  反应体系优化

▶  根据仪器类型,选择合适的耗材和qPCR试剂。

▶ 每对引物先进行预实验,确定特异性以及最适浓度。

▶  配置不同的PCR反应体系,选择每个组分合适的浓度。

▶  设置温度梯度测试引物最合适的退火温度。

▶  实验设置NTC、NRT、 NEG和POS等对照组,来监控实验体系或污染。

实时荧光定量PCR常见问题分析

1.可疑的扩增曲线

真正的扩增曲线,有特征的形状:首先背景信号,然后是三个增长阶段(指数增长期、线性增长期和平台期)。

如果不是同时具有特征性的三个增长阶段,没有典型的指数增长期,那就不存在扩增。

平台期很低也是常见的异常扩增曲线。可能是模板的浓度太低。通常如果模板的起始浓度太低, 反应体系中会形成大量的引物二聚体。大量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使得引物很快消耗完,从而造成扩增曲线的平台期很低。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引物和模板的比例。

2.异常的荧光信号

NTC出现荧光信号---引物二聚体形成或气溶胶污染,查看熔解曲线是否为单一峰。

3.扩增效率过高或过低

过低的扩增效率(<90%)可能存在的原因:

▶  移液器校准不良或移液技术差。

▶ 不正确的稀释导致标准曲线出现错误。

▶  引物设计不好或扩增子具有二级结构。

▶  标准曲线动态范围太小。

▶  Taq酶无活性或活性降低。

▶  样品抑制。

过高的扩增效率(> 110%)可能存在的原因:

▶  移液器校准不良或移液技术差。

▶ 不正确的稀释导致标准曲线出现错误。

▶  引物二聚体或非特异性扩增。

▶  标准曲线动态范围太小。

▶  基因组DNA污染。

4.重复性差

为精确定量,对每个样品都要做重复实验,复孔之间的Ct值不应超过0.5,标准偏差不大于0.2,这样,实验结果就有很好的精确度。

造成重复性差的原因:

▶  加样误差(操作或者加样器导致)。

▶ 没有将试剂和样品充分混匀。

▶  低拷贝的目的片段→泊松分布。

▶  基线阈值设定不合理。


Cielo™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Harness of the power of qPCR


☑   数据可靠性:连续1000次实验后,结果高度一致。

☑  应用灵活性:提供多种qPCR应用分析。

☑   流程智能化:中英文用户界面,触控操作,可多机联用。

☑   在线便捷性:主机可独立运行qPCR程序,数据可USB、Wi-Fi等网络传输。


2022-08-19 10:21:10 208 0
DNA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一、DNA带模糊

原因:

1.DNA降解;

2.电泳缓冲液陈旧;

3.所用电泳条件不合适;

4.DNA上样量过多;

5.DNA样含盐过高;

6.有蛋白污染;

7.DNA变性。

解决办法:

1.避免核酸酶污染;

2.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影响电泳效果。建议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3.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30℃;巨大DNA链电泳,温度应<15℃;核查所用电泳缓冲液是否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4.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5.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过多的盐;

6.电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7.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I缓冲液稀释DNA。


二、带弱或无DNA带

原因:

1.DNA的上样量不够;

2.DNA降解;

3.DNA走出凝胶;

4.对于EB染色的DNA,所用光源不合适。

解决办法:

1.增加DNA的上样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琼脂糖电泳灵敏度稍高,上样量可适当降低;

2.避免DNA的核酸酶污染;

3.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4.应用短波长(254nm)的紫外光源。


三、DNA带缺失

原因:

1.小DNA带走出凝胶;

2.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

3.DNA 变性;

4.DNA链巨大,常规凝胶电泳不合适。

解决办法:

1.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2.增加电泳时间,核准正确的凝胶浓度;

3.电泳前请勿高温加热DNA链,以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

4.在脉冲凝胶电泳上分析。





2020-09-02 16:49:09 1030 0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优化的异同点
 
2016-05-08 01:03:34 382 1
液相hplc常见问题分析资料
那里有下载
2008-09-11 01:19:48 406 2
如何利用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QPCR数据
 
2016-08-25 08:07:11 325 1
如何利用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QPCR数据
 
2018-11-23 10:29:53 293 0
使用UHPLC-SEC色谱柱优化尿激酶分析方法

尿激酶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或从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溶解血栓的药物。它由高分子量尿激酶 (Mw=54000) 和低分子量尿激酶 (Mw=33000) 组成的混合物。

为使尿激酶达到ZJ分离效果,本应用使用粒径2 µm的TSKgel UP-SW2000超GX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柱与G2000SWXL色谱柱,对尿激酶进行了对比分析。

溶液的配制

色谱流动相配制:0.2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磷酸调pH至3.0 。

样品:尿激酶测试方法优化溶液浓度:2.5 mg/mL


分析条件

仪器:Thermo Ultimate3000

色谱柱1:TSKgel UP-SW2000 (2µm, 4.6 mmI.D.×30cm)

色谱柱2:TSKgel G2000SWXL (5µm, 7.8 mmI.D.×30cm)

流速:0.18 mL/min for UP-SW2000、0.5 mL/min for G2000SWXL

柱温:25℃

样品盘温度:10℃

进样量:10 µL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280nm


分析结果

图1.  UP-SW2000色谱柱分离谱图

图2.  G2000SWXL色谱柱分离谱图

结果与讨论:

相较于G2000SWXL色谱柱,TSKgel UP-SW2000对多聚体、高分子量尿激酶、低分子量尿激酶的分离度均有所提高。

同时对比了等量溶质不同进样体积,高浓度样品小进样量,分离度较好一些。UP-SW2000色谱柱可满足药典要求:高分子量尿激酶峰面积占90%以上,且与低分子量尿激酶分离度大于1.0。


2020-11-30 14:57:24 301 0
氮吹仪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氮吹仪具体有什么用途和在哪些实验中会用到,以及氮吹仪氮气源应用怎样的?
氮吹仪的用途:
用于除去少量易挥发的液体,比如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在实验室用得比较多。
氮吹仪典型的应用是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检测中,固相萃取取完后可用氮吹仪将洗脱液中大部分溶液吹掉,即完成了一个浓缩过程,*后便可上机进样检测了。
氮吹仪氮气源应用是怎样的
如使用量较大的话建议买一个氮气发生器;
检测某些项目时氮吹仪是必不可少的,使用高纯氮气便可;
气象的氮气一般都是99.99%以上,氮气使用2-3个便可。
在哪些实验中会用到氮吹仪?
氮吹仪采用惰性气体对加热样液进行吹扫,使待处理样品迅速浓缩,达到快速分离纯化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尤其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氮吹仪的4大优势
氮吹仪也叫自动快速浓缩仪,氮气吹干仪等。目前,氮吹仪已经代替传统的旋转蒸发仪。相对于传统的旋转蒸发仪,氮吹仪具有如下优势:
旋转蒸发仪在溶剂沸腾时可能会造成样品的损失,而氮吹仪在浓缩时准确、灵敏可避免样品损失。
氮吹仪可以一次性处理多个样品,在多水平以及多因素的重复试验中更可凸显其优势。
氮吹仪在实验中操作者不需要长时间的维护,可节省人力。
实验操作简洁、灵活。可以随时随地调节浓缩的进程。
为了安全起见,使用氮吹仪应注意些什么? 
- 氮吹仪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加热媒质的干湿、通风橱内污染程度以及吹扫气体的纯度都将影响蒸发浓缩效果。
- 氮吹仪应当在通风橱中使用,以保证通风良好。
- 使用氮吹仪时,应保护好手和眼睛。
- 不要使用酸性或碱性物质,否则将会损毁氮吹仪。
- 加热时不应移动氮吹仪,以防烫伤。
- 调节时应尽量用手扶住通气板,使其能平稳升降,也避免由于通气板自身重力下降导致试管损坏,造成不必要得损失。
- 开始通入氮气时,应缓慢开启阀门,使其压力不超过压力表量程,防止样品溅起,造成损失和污染,也防止损坏压力表。
- 不将氮吹仪用于燃点低于100℃的物质,像石油醚等的高易燃物质不应使用氮吹仪。
- 为防止交叉污染,氮吹仪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气针管。
 
氮吹仪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原理:
氮吹仪是采用惰性气体对加热样液进行吹扫,使待处理样品迅速浓缩,达到快速分离纯化的效果。其方法操作简单,尤其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用于除去少量易挥发的液体,比如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在实验室用得比较多。是使用旋转蒸发仪也不够保险的场合(溶剂会暴沸),改用氮吹仪较理想。被广泛应用于农残检测,制药行业、环境监测和通用研究中的样品批量处理。
适用范围:
农残分析:如蔬菜、水果、谷物、植物组织;
环境分析:如饮引用水、地下水和污染水水样;
食品饮料:如牛奶、酒、啤酒等;
生物分析:如血清、血浆、血液、尿液等;
商品检验:如检验克罗夫特等;
制药药检:如中药制药等。

2021-11-30 10:40:09 301 0
帮忙解释一下qPCR和FISH的原理。
就是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原位杂交,特别是其中有一种CARD-FISH,他们的原理。谢谢... 就是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原位杂交,特别是其中有一种CARD-FISH,他们的原理。谢谢 展开
2007-11-21 16:09:36 369 2
如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2016-07-11 16:59:00 310 2
HPLC中分离分析弱酸性成分如何优化流动相
 
2017-11-04 08:59:26 280 1
臭氧变送器常见问题和排除方法?
 
2013-01-04 10:29:27 314 2
定域粒子体系和非定域例子体系的区别
 
2017-07-18 03:23:01 691 1
继电器常见问题
 
2011-05-22 04:43:52 200 2
色谱常见问题
色谱常见问题是什么... 色谱常见问题是什么 展开
2008-09-06 14:52:05 535 1
光度计常见问题

1、分光光度计可应用于哪些行业?

答: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生化、冶金、轻工业、纺织、材料、环保、医学化验及教育等行业, 是分析试验领域中重要的质量检测仪器之一, 是常规实验室的必备仪器。


2、在选购仪器时应注意哪些主要指标?

答:波长范围、波长准确度、光度准确度、杂散光、稳定性、噪声水平、单光束或双光束、固定带宽或可调带宽。


3、海能是如何保证光路系统更稳定的?

答:海能光度计系列产品的光路系统中所有的元器件都固定在加强加厚的底板上,不会因为底板的变形或外部的轻微震动而影响光路的精确性。光路系统中灯源、检测器及核心部件均为原装进口。


4、为何需要配置PC套件?

答:PC套件也被称为电脑控制软件或工作站,能让用户更为方便地操作仪器。主要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储存以及对实验曲线的更细致的分析。可实现更多附加功能。


5、PC套件都能实现哪些功能?

答:光度测量、定量测试、定性测试、动力学测试、多波长测试、DNA/蛋白质测试及数据图谱的处理。


6、单光束与双光束有什么区别?

答:单光束:能量集中,信噪比高,结构简单。不能抵消因杂散光、光源波动、电子学的噪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双光束:不仅消除了光源引起的误差,同时抵消了溶剂引起的误差,抵消部分杂散光,抵消噪声。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稳定。


7、固定带宽与可调带宽有什么区别?

答:如果要用到定性分析,带宽可调会更好。带宽越窄,单色性越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单色性好了,光的能量变弱了,测试结果波动会变大。所以,带宽并不是越窄越好。而是根据样品而定,一般带宽的选择是随着带宽的变窄、吸光度不变化的Z大带宽为Z佳测试带宽。


8、氘灯和钨灯更换是否方便?

答:氘灯、钨灯更换简单,只需将已损坏的灯摘下,装入新的即可,无需再为调试光路而费心。



(来源: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9-07-02 15:03:30 398 0

2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