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文献速递|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鱼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广州博鹭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1-04 14:47:15 222  浏览
  • 病毒性疾病爆发是水产养殖业最严重的问题,具有传播快、发病快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疫苗免疫是对其进行防控的最有效措施。在水产动物免疫途径中,注射方式效果较好,但不适合渔业生产;浸浴免疫操作简单,适合在鱼苗和鱼类大规模养殖中推广使用,但是浸浴疫苗的应用需要克服生物屏障等阻碍作用,才能使疫苗发挥出理想的免疫效果。

    研究发现,纳米载疫苗靶向递呈技术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实现疫苗高效免疫保护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单壁碳纳米管(SWCNTs)是一种高效的疫苗载体,具有高穿透性、高承载力、易修饰性和安全性等特性;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是抗原呈递细胞上的标志性受体,能够结合甘露糖修饰的抗原物质,可以作为疫苗的靶点。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朱斌教授课题组运用纳米载疫苗靶向递呈技术,构建靶向性碳纳米管载疫苗系统,选择高效的疫苗载体(单壁碳纳米管)来突破生物屏障的限制,并利用合适的佐剂(甘露糖修饰的抗原物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疫苗充分发挥治疗和免疫保护效果。这些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期刊Vaccines和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可以为其它水产动物纳米载疫苗系统的研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品食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一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已被公认为是所有水生病毒物种中最具致病性,VP7作为GCRV的外衣壳蛋白,是一种可以诱导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通过构建靶向浸没疫苗递送系统(CNTs-M-VP7),该系统由SWCNTs作为疫苗载体,GCRV VP7蛋白作为抗原,甘露糖作为抗原呈递细胞靶向部分。结果表明CNTs-M-VP7疫苗可通过粘膜组织(皮肤,腮和肠)进入鱼体内,呈现给免疫相关组织,显著诱导的成熟和呈递过程,从而引发强大的免疫反应。

    a、CNTs-M-VP7纳米疫苗的制备过程;

    b、巨噬细胞对纳米疫苗的吸收;

    c、鱼组织中纳米疫苗的摄取;

    d、用博鹭腾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接种鱼体内和体外荧光的分布;

    e、草鱼接种后,用GCRV人工攻击后的相对存活百分比(每组n =100)。


    文章二

    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是危害最严重的水产病毒性疾病之一,SVCV作为SVC的病原,其表面糖蛋白(G)被认为是一种主要抗原,可以诱导原发性宿主免疫反应。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将SVCV的抗原蛋白(G)、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和功能化甘露糖进行结合,构建了靶向性碳纳米管载疫苗系统(SWCNTs-MG)。结果表明SWCNTs-MG通过提高疫苗进入鱼体的含量,并增强对抗原呈递细胞的靶向呈递作用,进而提高疫苗浸浴免疫的效果。

    a、SWCNTs-MG纳米疫苗的制备过程;

    b、纳米疫苗在体内和体外的安全性评估;

    c、鲤鱼巨噬细胞体外纳米疫苗的摄取;

    d、鱼组织中纳米疫苗的摄取;

    e、用博鹭腾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接种鱼体内和体外荧光的分布;

    f、在接种的鲤鱼中用SVCV人工攻击后的相对存活百分比。


    Tips   AniView 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AniView 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作为广州博鹭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灵敏度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其采用全密闭抗干扰暗箱,避免外界光源及宇宙射线对拍照影响的同时,配合零缺陷、科研级高灵敏背部薄化、背部感应型冷CCD相机,极大地提高成像的灵敏度。AniView 100可以检测到<100个Luciferase标记细胞,或<10ng FITC。


    参考文献:

    1、Zhang C ,  Wang G X ,  Zhu B .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2020, 18(1).

    2、Zhu B, Zhang C, Zhao Z, Wang GX. Vaccines(Basel). 2020;8(1):87. 

    3、张晨.[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文献速递|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鱼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病毒性疾病爆发是水产养殖业最严重的问题,具有传播快、发病快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疫苗免疫是对其进行防控的最有效措施。在水产动物免疫途径中,注射方式效果较好,但不适合渔业生产;浸浴免疫操作简单,适合在鱼苗和鱼类大规模养殖中推广使用,但是浸浴疫苗的应用需要克服生物屏障等阻碍作用,才能使疫苗发挥出理想的免疫效果。

研究发现,纳米载疫苗靶向递呈技术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实现疫苗高效免疫保护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单壁碳纳米管(SWCNTs)是一种高效的疫苗载体,具有高穿透性、高承载力、易修饰性和安全性等特性;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是抗原呈递细胞上的标志性受体,能够结合甘露糖修饰的抗原物质,可以作为疫苗的靶点。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朱斌教授课题组运用纳米载疫苗靶向递呈技术,构建靶向性碳纳米管载疫苗系统,选择高效的疫苗载体(单壁碳纳米管)来突破生物屏障的限制,并利用合适的佐剂(甘露糖修饰的抗原物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疫苗充分发挥治疗和免疫保护效果。这些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期刊Vaccines和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可以为其它水产动物纳米载疫苗系统的研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品食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一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已被公认为是所有水生病毒物种中最具致病性,VP7作为GCRV的外衣壳蛋白,是一种可以诱导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通过构建靶向浸没疫苗递送系统(CNTs-M-VP7),该系统由SWCNTs作为疫苗载体,GCRV VP7蛋白作为抗原,甘露糖作为抗原呈递细胞靶向部分。结果表明CNTs-M-VP7疫苗可通过粘膜组织(皮肤,腮和肠)进入鱼体内,呈现给免疫相关组织,显著诱导的成熟和呈递过程,从而引发强大的免疫反应。

a、CNTs-M-VP7纳米疫苗的制备过程;

b、巨噬细胞对纳米疫苗的吸收;

c、鱼组织中纳米疫苗的摄取;

d、用博鹭腾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接种鱼体内和体外荧光的分布;

e、草鱼接种后,用GCRV人工攻击后的相对存活百分比(每组n =100)。


文章二

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是危害最严重的水产病毒性疾病之一,SVCV作为SVC的病原,其表面糖蛋白(G)被认为是一种主要抗原,可以诱导原发性宿主免疫反应。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将SVCV的抗原蛋白(G)、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和功能化甘露糖进行结合,构建了靶向性碳纳米管载疫苗系统(SWCNTs-MG)。结果表明SWCNTs-MG通过提高疫苗进入鱼体的含量,并增强对抗原呈递细胞的靶向呈递作用,进而提高疫苗浸浴免疫的效果。

a、SWCNTs-MG纳米疫苗的制备过程;

b、纳米疫苗在体内和体外的安全性评估;

c、鲤鱼巨噬细胞体外纳米疫苗的摄取;

d、鱼组织中纳米疫苗的摄取;

e、用博鹭腾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接种鱼体内和体外荧光的分布;

f、在接种的鲤鱼中用SVCV人工攻击后的相对存活百分比。


Tips   AniView 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AniView 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作为广州博鹭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灵敏度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其采用全密闭抗干扰暗箱,避免外界光源及宇宙射线对拍照影响的同时,配合零缺陷、科研级高灵敏背部薄化、背部感应型冷CCD相机,极大地提高成像的灵敏度。AniView 100可以检测到<100个Luciferase标记细胞,或<10ng FITC。


参考文献:

1、Zhang C ,  Wang G X ,  Zhu B .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2020, 18(1).

2、Zhu B, Zhang C, Zhao Z, Wang GX. Vaccines(Basel). 2020;8(1):87. 

3、张晨.[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022-01-04 14:47:15 222 0
文献速递ㅣ多模式活体成像系统在肝癌药物载体研究中的应用

肝癌是最常见的致命癌症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癌变肝组织,同时以化疗、放疗等方式阻止正常肝细胞被感染恶化来治 疗肝癌;但是,化疗会滥杀滥伤各组织的正常细胞,并产生极大的副作用,而且在肝癌细胞发生转移或再生后也难以治愈。


因此,设计与制造出更好的用于肝癌治 疗的药物,是医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提高药物疗 效,不仅可以从药物结构本身出发,而且可以从药物载体入手。选择新型药物载体或靶向基团,可以使有效药物分子直接作用于癌症患处,提高药物靶向性,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减轻患者的疼痛。


近日,辽宁新药研发重 点实验室李丽教授课题组成功构建并制备了两种甘草次酸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药物载体,并通过组织分布和活体成像实验,验证载体具有明显的肝靶向性。该成果已发表在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Nanotechnology》。



1. 甘草次酸(GA)

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nc Acid,GA)是从中草药甘草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具有抗 炎、抗病毒、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的甘草酸苷元。近期研究发现,在肝细胞膜上镶嵌着许多GA特异性受体,可与GA特异性结合,因此,GA作为药物靶向分子进行修饰的药物载体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一种新的靶向性治 疗肝癌的有效途径。


2. 金属有机框架(MOFs)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通过组装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形成的具有多孔隙、高比表面积的新型材料。它的最 大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会在体内特定环境中自行分解,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副作用,降低耐药性,提高药物治 LX率。


通过在MOFs表面修饰GA,可以实现MOFs的肝靶向性,并且MOFs的孔隙率高,具有超大比表面积,可以有效装载药物,提高载药能力。

两种MOFs载体:Uio-66-COOH-1,4-丁二胺-GA与UiO-66-NH2-GA。


3. 小鼠体内靶向性研究

DiR荧光染料,DiR@Uio-66-COOH-1,4-丁二胺-GA和DiR@Uio-66-NH2-GA 在小鼠体内不同时间段的荧光成像图

DiR荧光染料,DiR@Uio-66-COOH-1,4-丁二胺-GA和DiR@Uio-66-NH2-GA 在心、肝、脾、肺、肾的荧光成像图


关于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是广州博鹭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高灵敏度、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其采用一级背部薄化、背部感光超低温CCD相机,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大功率全波长卤素灯激发光源配合精密复杂的全局光源和万向鹅颈管点状光源光路系统,再加上顶 级的光谱转换能力和多组滤光片组合,极大的提高了荧光信号的特异性,并大大缩短曝光时间。


2021-08-26 17:16:31 420 0
文献速递ㅣ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白血病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染色体t(9;22)(q34;q11)易位引起,并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的骨 髓增生性疾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 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可以缓解疾病,但TKIs耐药性是治 疗失败或诱发急性白血病的主要问题。


根据Abl激酶结构域点突变的不同,TKIs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Bcr-Abl依赖型和非Bcr-Abl依赖型。Bcr-Abl依赖型的耐药性最常见,它会干扰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 制剂伊马替尼(Imtatinib, IM)结合和随后的激酶抑 制。然而,超过50%的耐药CML患者中并没有Bcr-Abl突变。


▲ 慢性髓系白血病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s C, PKCs)在细胞周期调节、增殖、凋亡和造血干细胞分化等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和Bcr-Abl协调参与对恶性细胞转化至关重要的几种信号通路。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使用PKC抑 制剂可以有效地治 疗CML。最近,不同的PKC亚型也被报道参与CML细胞的耐药,但是,PKC信号在CML TKIs耐药中的作用并不清楚。


▲ 蛋白激酶C的晶体结构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王季石教授课题组根据先前的研究结果:一种泛PKCs抑 制剂星孢菌素(Stauroporine)在低浓度下可以有效地逆转K562R细胞(没有任何突变)的IM耐药,因此推测Bcr-Abl非依赖型IM耐药可能是由PKC亚型介导。在此基础上,鉴于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在CML TKIs耐药中起基础性作用,研究首次在Bcr-Abl非依赖型TKI耐药的CML患者CD34+细胞中检测到9种PKCs亚型的表达。对PKC亚型异常表达所介导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时,使用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拍摄的活体成像实验结果,从体内进一步证明PKC-β的过表达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表明靶向PKC-β过表达可能是克服CML耐药的一种新的治 疗机制。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抑 制PKC-β可增强IM对CML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

(a) 博鹭腾AniView100拍摄的不同药物处理的CML小鼠模型中白血病细胞的活体示踪成像图。LY333531: PKCβ 抑 制剂。

(b)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CD33+和CD45+细胞。

(c) 直方图显示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各组小鼠CML细胞的差异。

(d) 各组小鼠的生存曲线。

(e、f) 比较各组小鼠脾 脏体积和重量。

(g、h) Wright‘s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CML的进展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表示p<0.01,*表示p<0.05。



参考文献

1、Ma D, et al. PKC‐β/Alox5 axis activation promotes Bcr‐Abl‐independent TKI‐resistance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21.

2、Zubair M S, et al. Cembranoid Diterpenes as Antitumor: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to Several Protein Receptor Target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2021-08-20 17:33:32 368 0
颗粒测量技术在农药悬浮剂研发中的应用

       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又称水悬浮剂、浓悬浮剂、胶悬浮剂,是在助剂的作用下,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在农药悬浮剂研制中存在颗粒聚结变大、沉降析水、稠化结块等贮存物理稳定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悬浮剂研制的关键所在。

       1. 悬浮剂的聚结和絮凝。聚结和絮凝的原因是农药悬浮剂属于多相分散体系,由于原药颗粒很小,与分散介质间存在很大相界面,具有不亲和性,而裸露的原药颗粒界面间亲和力很强,吸引能力很高,易聚结合并变大出现结块。同时,分散剂分子在药物颗粒间缠结也阻碍颗粒布朗运动,从而发生絮凝现象。聚结和絮凝都会引起悬浮剂分层。

       2. 悬浮剂的沉降。悬浮剂在动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固体颗粒在重力场作用下发生自由沉降,导致体系悬浮稳定性发生变化。从Stokes公式V= (ρ1-ρ2)d2g/18η可知,颗粒直径越小,沉降速度也就越小,悬浮稳定性就越高。但对悬浮剂而言,并不是越小越好,因为直径越小,固体颗粒表面能就越大,颗粒更易聚结。

       3. 分散剂的作用与效果测量。为了防止颗粒聚结,一般采用添加分散剂让悬浮剂形成一个稳定体系,但是分散剂的用量和分散效果的检查需要通过测量Zeta电位和PH值来评价。一般为保持颗粒间的分散性,将体系的pH值控制在远离等电点处,从而获得较大的Zeta电位[2]。用测量不同浓度分散剂悬液的Zeta电位来确定合适的分散剂浓度。

4 .粒度分布对于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

       由Stokes 公式可以看出:粒子的沉降速度V 与颗粒的直径d、颗粒的密度ρs与悬浮剂的密度ρ的之差成正比,与悬浮剂的粘度η成反比。影响粒子沉降的三个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颗粒直径,因此合理控制悬浮剂的粒径和分布是提高悬浮体系物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悬浮剂的颗粒平均粒径为2~4μm,且粒径分布要集中[3]。目前主要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悬浮颗粒的粒度分布,该方法测量范围广、操作方便、测试速度快、重复性好,其D10,D50和D90能准确反映样品颗粒的大小和粒径分布情况。

       丹东百特拥有Zeta电位仪、激光粒度仪、图像粒度仪,这些仪器在悬浮剂的研制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丹东百特应用实验室  管青宇)



(来源: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2019-12-31 10:51:16 324 0
Sapphire文献速递|在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剂(CFT

2020年4月21日,由Tara N. Guhr Lee等在《Journal of Cystic Fibrosis》期刊中发表了《Accumul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ivacaftor in airway epithelia with prolonged treatment》的文章,文中使用Azure Sapphire对IRDye 680孵育的印迹膜扫描成像,对CFTR蛋白进行定量分析。


背景:

囊性纤维化(CF)的基本缺陷反映了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剂(CFTR)的功能丧失,囊性纤维蛋白是参与氯离子和碳酸氢盐跨细胞膜转运的质膜蛋白。CF的一个关键ZL方法是CFTR调节剂,即用于改善异常CFTR功能的药物。

CFTR调节剂的当前剂量策略基于血清药代动力学,但靶组织(如气道上皮)中的药物浓度尚不清楚。先前的数据表明,CFTR调节剂可能在气道上皮中积聚,血清药代动力学可能无法准确预测慢性ZL的效果。

方法:

在ZL和冲洗阶段的各个时间间隔,通过质谱法测量药物浓度,在Ussings室中评估电生理功能,并通过Western印迹定量成熟的CFTR蛋白。

结果:

与lumacaftor或tezacaftor相比,CF-HBEs中ivacaftor的累积程度要大得多,并且在冲洗14天后仍然持续升高。CFTR活性在ZL7天达到峰值,但随着ivacaftor的进一步积累而降低,尽管冲洗后仍保持在基线以上。

结论:

慢性ZL期间和之后,CFTR调节剂的细胞内累积和持续存在提示气道上皮内复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不能由血清药代动力学预测。可能需要直接测量靶组织中的药物以优化剂量策略,并且ZL停止后CFTR调节剂的持续存在对个性化药物ZL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Sapphire 双模式多光谱激光成像系统可完成NIR和RGB荧光,化学发光和磷屏成像等多种检测。无论您的实验室进行哪种成像,例如普通的Western Blot、Southern印迹、2D和2D DIGE、可视化组织或小型模式动物成像都可高质量实现。


2020-06-18 10:29:22 381 0
高内涵在模式生物中的应用(一)

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模式生物,模式生物由于其结构简单、生活周期短、培养简单、基因组小等特点,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模式生物作为材料不仅能回答生命科学研究中Z基本的生物学问题,对人类一些疾病的ZL也有借鉴意义。常见的模式生物有真菌中的酵母,低等无脊椎动物中的线虫,昆虫纲的果蝇,鱼纲的斑马鱼,哺乳纲的小鼠以及植物中的拟南芥。


高内涵系统不仅仅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细胞模型,对各种小型的模式生物也非常友好,通过将这些模式生物做一些预处理,放在微孔板中,我们就可以用高内涵系统来拍摄和分析它们。本期和下期,我们将隆重介绍高内涵与这些模式生物的故事。

酵 母

常用于模式生物的酵母有两个物种:出芽酵母和裂殖酵母,以出芽酵母为例,其细胞为球形或者卵形,直径5–10μm。其繁殖的方法为出芽生殖。使用高内涵系统,可以观察和分析酵母的世代周期、蛋白定位等。

实验一

Hoechst 33342 染色酵母活细胞,通过63倍水浸式物镜拍摄酵母细胞,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自动识别酵母细胞,PhenoLOGIC人工智能算法区分出芽细胞:

 

实验二

酵母细胞器相关蛋白的标记,红色标记整个酵母细胞,绿色为不同细胞器,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可识别不同的细胞器结构,分析其荧光强度、形态学参数和纹理参[1]

 

下图为突变体中蛋白定位发生变化[1]

 

斑马鱼

斑马鱼也是成熟且常见的模式生物,常用于疾病研究中。斑马鱼成鱼体长5cm左右,幼鱼0.5-2cm,全身透明。一般首先对斑马鱼进行麻醉,再进行高内涵拍摄。

实验一

斑马鱼曲度的研究,毒性处理或一些基因突变会导致斑马鱼的曲度发生变化,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可分析斑马鱼的轴向长度、曲率、弯曲角度等参数:

 

实验二

斑马鱼血管研究,斑马鱼全身透明,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好的心血管研究模式生物,通过20倍水浸式物镜(NA1.0)对斑马鱼血管进行成像,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可通过一系列算法识别荧光标记的斑马鱼血管结构,也可对血管结构做3D重构,分析血管长度、荧光强度等参数:

 

参考文献

1.Yeast Proteome Dynamics from Single Cell Imaging and Automated Analysis. Cell. 2015 Jun 4;161(6):1413-24. doi: 10.1016/j.cell.2015.04.051.

关于珀金埃尔默:

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Z棘手的科学和YL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2019-08-08 13:16:04 306 0
高内涵在模式生物中的应用(二)

       高内涵系统不仅仅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细胞模型,对各种小型的模式生物也非常友好,通过将这些模式生物放在微孔板中,我们就可以用高内涵系统来拍摄和分析它们。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高内涵与这些模式生物的故事。

拟南芥

拟南芥为两年生草本,一般可长到7-40厘米,是植物学Z为常见的模式生物。其幼苗、根、茎、叶、原生质体均可在高内涵上进行自动成像和分析。

实验一

高内涵用于研究活体拟南芥全叶组织中膜运输的调节,40倍水浸式物镜对拟南芥叶片进行多层扫描,使用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识别膜泡转运体,统计其数目、荧光强度、定位等参[2](如下图)。

 

秀丽隐杆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在遗传与发育生物学、行为与神经生物学、衰老与寿命、人类遗传性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成虫体长为1mm,通身透明。一般首先对秀丽线虫进行麻醉,再进行高内涵拍摄。

实验一

分析不同药物处理后秀丽线虫的数量和荧光强度,10倍物镜拍摄多个视野,高内涵分析软件Harmony识别不同线虫,计数并分析线虫的荧光强度[3](如下图)。

 

小型藻类

藻类的生长、繁殖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常作为水体污染指示物,用于对水体的实时监测中。小型藻类可放置于微孔板中,通过离心使其贴底,从而进行高内涵的拍摄,根据研究内容不同,一般采用20倍-63倍水浸式物镜进行成像。很多研究中通过对叶绿体的成像来判断藻类的状态,成像过程需要设置针对叶绿素自发荧光特殊的检测方法,即通过设定激发光和发射光,定义一个新的通道(excitation 460-490nm,emission 655-705nm)。

实验一

藻类用于检测水质污染,本研究中,模拟微塑料水质污染,检验裸藻的生长状态,采用20倍水浸式物镜(NA 1.0) 进行成像,绿色为微塑料,红色为叶绿素。(如下图)

 

生长状态不好的裸藻叶绿素荧光强度减弱,形态发生变化。(如下图)

 

左图为Harmony软件识别裸藻细胞,中间图为通过形态区分形态正常的梭状裸藻(红色)和因毒性变圆的裸藻(绿色),右图为通过荧光强度区分死亡裸藻(绿色)和存活裸藻(红色)。

参考文献

2.High-throughput confocal imaging of intact live tissue enables quantification of membrane trafficking in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 2010 Nov;154(3):1096-104. doi: 10.1104/pp.110.160325. Epub 2010 Sep 14.

3.Expanding the Biological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 A Phenotypic Screening Strategy for Anthelmintic Drug Discovery Us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LAS Discov. 2019 Aug;24(7):755-765. doi: 10.1177/2472555219851130. Epub 2019 Jun 10.

关于珀金埃尔默:

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Z棘手的科学和YL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

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2019-08-16 17:02:20 426 0
光散射技术在疫苗和基因载体中的应用


光散射技术解决方案:疫苗和基因载体的关键质量属性表征和质量控制


01

会议详情

主题:光散射技术在疫苗和基因载体中的应用

时间:2022年9月15日 19:00

内容:

  1. SEC-MALS、DLS原理讲解

  2. DLS、HT-DLS实例应用:AAV/LV

  3. SEC-MALS的AAV分析(Vg/Cp)方法

  4. FFF-MLAS与SEC-MALS的对比:LNP分析


02

参加会议

会议链接:

https://paj.h5.xeknow.com/sl/2gT5z2

或扫码加入会议





2022-09-10 14:33:21 101 0
安东帕纳米粒度仪助力疫苗研发

       新冠病毒依旧在范围内“肆虐”,目前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次;现在所关心的,除了病例数据,Z受关注的莫过于疫苗研发;疫苗被寄予彻底终结疫情的厚望,可以说,只有研发出有效的新冠疫苗,人类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不止一次强调疫苗的开发很难在18个月内完成,而Z近几年人类的疫苗研发往往耗时数年。


目前WHO网站带来了好消息,

世界上共有10款候选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

另有120多种疫苗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的倡议。在欧盟主办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上,这一倡议得到广泛支持,各国承诺提供74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以及公平分配等。


       各大制药企业,都在进一步扩大和加快新冠疫苗研发,来遏制这场疫情。目前,深圳某生物YL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高新区拟觅址投资建设mRNA药物疫苗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临床前研究;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筛选抗原靶点,并以此为基础平台开发mRNA药物疫苗,目前在研项目有新冠病毒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疫苗与肿瘤新抗原ZL性疫苗,产品已完成初步研发。此前该公司与安东帕公司完成了纳米粒度仪Litesizer的采购计划,用于疫苗的进一步研发和临床试验。



       抗病毒疫苗的颗粒尺寸对其免疫原性和保质期具有重要影响,安东帕Litesizer采用动态光散射 (DLS) 快速有效地测量灭活病毒粒子的颗粒尺寸,以及商用抗病毒疫苗中使用的铝盐佐剂的颗粒尺寸,通过模拟冷链中断(热处理、冻融)会引起颗粒大小分布的显著变化,可发现Litesizer 是进行抗病毒疫苗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


2020-07-06 15:43:42 387 0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文献解读)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文献解读)


本文收集了四篇相关文献,主要讨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

畜禽屠宰后,鲜肉仍保持细胞结构,其水分主要分布在肌原纤维内、肌原纤维与细胞膜之间、肌细胞之间以及肌束之间。肌肉组织的自身结构和鲜肉的处理方法会对肉中水分分布产生影响,并zui 终影响鲜肉的保水性,因而生鲜肉在成熟、保鲜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受到广泛关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MR,LF-NMR)是一种快速、无损的分析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测定肉品中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弛豫特性来确定肉品中水分的不同状态,因而在肉品领域已有诸多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测定肉与肉制品中不同状态水分的分布和迁移;

2)结合其他指标判断肉的食用品质和加工品 质;

3)进行注水、注胶肉的鉴伪,异质肉的鉴别和肉品新鲜度检测。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肉品水分分布/水分含量分析,肉品品质评定

文献结论:

肉中不易流动水、自由水与肉的持水力、保水性、风味等品质指标相关。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牦牛肉在贮藏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常伴随着肉中水分子流动性的变化。可利用T2弛豫时间进行不同贮藏时间下牦牛肉品质的评定。

▲牦牛肉在贮藏过程中横向弛豫时间分布

 

▲牦牛肉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来源:

袁乙平,李靖,马螈小等,低场核磁结合理化指标分析低温贮藏真空包装牦牛肉的品质[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06):31-36.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肉品贮藏温度Tg研究

文献结论:

通过对牛肉品质指标与核磁共振参数T2的相关性分析,发现T22与各品质参数均有强的相关性,因此可根据T22 变化表征牛肉品质变化。 通过核磁成像实验发现,-10℃贮藏牛肉干耗现象严重,肉的保水性差,不利于牛肉的长期贮藏。基于水分损失和经济成本考虑,牛肉尽量在Tg以下贮藏,控制在-15~-20℃ 左右为宜。

▲LF-NMR T2与测量指标的相关系数

 

  ▲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牛肉的核磁成像


文献来源:

马莹,杨菊梅,王松磊等,基于LF_NMR及成像技术分析牛肉贮藏水分含量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8,39(02) :278-284.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冷冻肉品解冻方式研究

文献结论:

不同的解冻方式对冻猪肉的横向弛豫时间T2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冻猪肉解冻过程中发生了不同水分群之间的水分迁移。

LF-NMR T2弛豫的水分分布情况显示,解冻方式对 猪肉中不同水分群间的迁移具有显著影响,冷藏解冻使冻猪肉中的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进行迁移,微波-1解冻则使冻猪肉中的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进行迁移,而微波-2解冻更倾向于使不易流动水向结合水迁移。


▲肉样横向弛豫时间T2变化的三维瀑布图

 

  ▲不同解冻方式下肉样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

 

文献来源:

程天赋,蒋奕,张翼飞等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40(07):20-26.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5种不同解冻方式对比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新的案例,来了解整个研究过程的思路和模式。

文献来源:

程天赋,俞龙浩,蒋奕等,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探究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对鸡肉食用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40(09),16-22.


本文研究旨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的分布及流动性与鸡肉食用品质间的关联性。

  研究思路

  冷鲜鸡胸肉(宰后32 h)为对照,采用冷藏解冻、微波解冻(微波-1、微波-2)与超声解冻(180、200 W) 5 种不同方式解冻中心温度为-20 ℃的冻结鸡胸肉,测定肉样T2、品质特性指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方案  


▲肉样横向弛豫时间T2变化的三维瀑布图

▲不同解冻方式下肉样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表


解冻方式对T22峰顶点时间和T22峰比例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冷藏解冻和200W超声解冻肉样的T22峰顶点时间显著延长(P<0.05)(表),峰值右移(图)。其他3组解冻肉样之间T22峰顶点时间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微波解冻肉样的T22有左移的趋势。5组解冻肉样的T22峰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其中微波-2解冻肉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0),其余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该结果说明解冻过程会降低冻鸡肉肉样肌水中的不易流动水含量。


文献结论:

品质方面:从解冻过程中肌水对鸡胸肉品质影响的角度考虑,微波-2解冻技术更适合冷冻鸡胸肉的解冻。


水分迁移:结果表明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含量与肉样的WHC、嫩度和多汁性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自由水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与之相反。 冷藏解冻、微波-1解冻与两组超声解冻肉样出现较为明显的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的现象,且肉品质均显著变差;而微波-2解冻对鸡胸肉品质的负面影响最小,肌水水分群中还出现了强结合水水分群,并且微波解冻具有解冻速度快的天然优势。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可以提供关于水质子与蛋白质中可交换质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直接信息,从而提供肌水的化学物理状态。


小结: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测定肉品中的水分分布和迁移;判断肉的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进行注水、注胶肉的鉴伪,异质肉的鉴别和肉品新鲜度检测。


2022-04-22 12:20:49 299 0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的中,英文文献各5篇,急急急
 
2018-12-11 16:32:22 303 0

2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