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地大气污染FZ行动计划工作的不断推进,ZG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各地的空气污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但距离《“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80%优良天数的环境约束性指标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及减排压力也越来越大。
空气污染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本地排放问题,同时也受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只有精确找到本地污染排放来源,结合地理、气象、环境衍生等众多条件,才能有效的对减排进行准确决策和快速应对。
传统的监测方法,成本高、反应速度慢,无法实现精细化监控和快速反应,使用人工监管方式对城市环境进行网格化管理,在大气污染FZ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且时效性与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响应和判别依然存在较大不足。
由此,环保部门需要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设立科学合理的点位,通过对数据的甄别、处理、综合分析和应用,全面了解污染现状,及时发现ZD区域内污染源的异常变化,快速准确锁定污染排放来源,为环境监察指示行动方向,有效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各级监管部门实施环境监管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真正实现准确治污,科学治污。
因此,在建设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浓度、气象、地理、模型等要素,通过多方位数据分析,对影响管控区域空气质量的事件及关键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对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准确定位;对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精确预判及预报。网格化监测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布点,全面监控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点布局,以实现“动态监控、科学预测、预警防范、应急响应”为目标,建立涉及生活源、工厂企业、道路交通等污染源的影响,涵盖气态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多层次多尺度的监控网络,既能了解全区污染情况,又能对局部污染进行监控,实现全区范围内宏观到微观的全面监控。
2、具有污染溯源直观展示功能,快速定位排放源/区域
在敏感点或空气站超标时,可快速的针对其超标的因子和时间段进行溯源分析,快速准确的找到ZD污染来源,为大气污染管控提供方向,提高管控效率,实现准确治污。
3、应建立监测监管协同联动和考核机制
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应可将数据超标报警数据推送至App,短信,短信,直接推送给相关的管控人员,并及时反馈超标情况,对于污染事件产生的超标情况应对污染事件处理任务进行管理,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考核。以实现真正的监测监管的联动。
4、应可联动固定污染排放源系统
系统应可将有组织排放的监测和无组织排放的监测共同管理,才能全面了解区域内的污染情况。在污染超标时,才可更好的分析超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