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不同烧结温度下Co对Ag-W复合粉体致密化行为的影响

2020-03-13 15:18:00 485  浏览
  • 引言】

           Ag-W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抗冲蚀性能和良好的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接触领域。然而,这两种元素在复合材料中的粒径、形貌和分布都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特性。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需要在Ag基体中均匀分布细小的W粒子。

    【成果介绍】

           本研究主要致力于制备结构均匀的Ag-W复合粉体。这涉及到用扫描电镜研究Co添加对粉末形貌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钨酸银中的Co以CoWO4的形式加入。首先,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这些粉末在较低还原温度下的还原行为。然后,根据所得的TGA数据,采用两步还原法,制备了大量的未掺杂Ag-W和共掺杂Ag-W粉末,用于后续的烧结实验。烧结试验在膨胀计(LINSEIS L75铂系列)中进行,在加热时测量试样的任何线性变化,并记录以供后续分析。研究中确定并采用的温度设定值为250℃-750℃和250℃-850℃。在这些温度下,用还原粉末制备的Ag-W压坯在银相熔点以下烧结,以避免Ag和W之间的任何偏析。Z后,利用TEM对烧结压坯的特性和致密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和评估,以供接触应用。

    图文案例

    图1、钨酸银(Ag2WO4)的沉淀态

    图2、掺CoWO4沉淀的Ag2WO4:(a)0.52%共掺钨酸银,(b)1.52%共掺钨酸银

    图3、250℃-750℃下沉淀钨酸银还原银钨粉

    图4、250℃-750℃掺杂钨酸盐还原1.52%共掺杂Ag-W粉体

    图5、Co浓度对250-750℃下制备的Ag-W粉末粒度的影响

    图6、两段还原法制备的Ag-W粉末在250-750℃和250-850℃温度下的压制特性

    图7、在250-750°C和250-850°C温度下制备的共掺杂Ag-W粉末在300MPa压力下的压制特性

    图8、250-750℃温度下(a)Ag-W和(b)0.30%共掺杂Ag-W压缩粉末的光学显微照片

    图9、不同掺量Ag-W的粉末在900℃等温烧结5h后致密长度的变化

    图10、900℃烧结共掺杂Ag-W样品5小时的典型显微照片:(a)0.14%共掺杂Ag-W,

    (b)1.52%共掺杂Ag-W

    图11、900℃烧结5h样品的典型TEM照片显示:(a)钨颗粒间的Ag-W基体和颈部形成;

    (b)质量分数为0.51%C o的Ag-W,钨颗粒间的基体和颈部形成

    【结论】

           采用共沉淀法和两步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均匀的Ag-W复合粉体,并通过压制和烧结工艺制备了电触头。添加的Co有助于促进银和钨之间的烧结,同时保持烧结产品中银和钨之间的高度均匀性。同时,我们还发现活化烧结时Co的临界值为0.3%(质量分数),与粉末的W含量有关。这个临界水平相当于钴对钨颗粒的六到七个原子层覆盖。此外,钴的添加量超过临界量时,会形成钨钴(WCo3)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物,沉淀物被留在烧结复合材料的银相中。Z后,由于烧结体具有更好的抗冲蚀性和抗焊接性能,因此有望用于电接触应用。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不同烧结温度下Co对Ag-W复合粉体致密化行为的影响

引言】

       Ag-W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抗冲蚀性能和良好的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接触领域。然而,这两种元素在复合材料中的粒径、形貌和分布都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特性。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需要在Ag基体中均匀分布细小的W粒子。

【成果介绍】

       本研究主要致力于制备结构均匀的Ag-W复合粉体。这涉及到用扫描电镜研究Co添加对粉末形貌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钨酸银中的Co以CoWO4的形式加入。首先,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这些粉末在较低还原温度下的还原行为。然后,根据所得的TGA数据,采用两步还原法,制备了大量的未掺杂Ag-W和共掺杂Ag-W粉末,用于后续的烧结实验。烧结试验在膨胀计(LINSEIS L75铂系列)中进行,在加热时测量试样的任何线性变化,并记录以供后续分析。研究中确定并采用的温度设定值为250℃-750℃和250℃-850℃。在这些温度下,用还原粉末制备的Ag-W压坯在银相熔点以下烧结,以避免Ag和W之间的任何偏析。Z后,利用TEM对烧结压坯的特性和致密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和评估,以供接触应用。

图文案例

图1、钨酸银(Ag2WO4)的沉淀态

图2、掺CoWO4沉淀的Ag2WO4:(a)0.52%共掺钨酸银,(b)1.52%共掺钨酸银

图3、250℃-750℃下沉淀钨酸银还原银钨粉

图4、250℃-750℃掺杂钨酸盐还原1.52%共掺杂Ag-W粉体

图5、Co浓度对250-750℃下制备的Ag-W粉末粒度的影响

图6、两段还原法制备的Ag-W粉末在250-750℃和250-850℃温度下的压制特性

图7、在250-750°C和250-850°C温度下制备的共掺杂Ag-W粉末在300MPa压力下的压制特性

图8、250-750℃温度下(a)Ag-W和(b)0.30%共掺杂Ag-W压缩粉末的光学显微照片

图9、不同掺量Ag-W的粉末在900℃等温烧结5h后致密长度的变化

图10、900℃烧结共掺杂Ag-W样品5小时的典型显微照片:(a)0.14%共掺杂Ag-W,

(b)1.52%共掺杂Ag-W

图11、900℃烧结5h样品的典型TEM照片显示:(a)钨颗粒间的Ag-W基体和颈部形成;

(b)质量分数为0.51%C o的Ag-W,钨颗粒间的基体和颈部形成

【结论】

       采用共沉淀法和两步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均匀的Ag-W复合粉体,并通过压制和烧结工艺制备了电触头。添加的Co有助于促进银和钨之间的烧结,同时保持烧结产品中银和钨之间的高度均匀性。同时,我们还发现活化烧结时Co的临界值为0.3%(质量分数),与粉末的W含量有关。这个临界水平相当于钴对钨颗粒的六到七个原子层覆盖。此外,钴的添加量超过临界量时,会形成钨钴(WCo3)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物,沉淀物被留在烧结复合材料的银相中。Z后,由于烧结体具有更好的抗冲蚀性和抗焊接性能,因此有望用于电接触应用。



2020-03-13 15:18:00 485 0
在不同温度下合成的粉体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2016-04-18 13:03:13 410 1
纳米粉体的烧结温度比普通烧结温度低吗
 
2011-12-15 03:10:07 385 4
聚四氟乙烯的用法据体操作,烧结温度?
 
2018-12-08 07:34:03 493 0
烧结复合陶瓷管的特点是什么
 
2018-12-08 19:50:20 348 0
(ptfe)粉体材料烘干时间温度
 
2017-04-16 17:52:14 385 2
影响粉体比表面积测试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2012-12-02 01:20:41 580 3
为什么在激光法测粉体粒度分布中对 样品分散与均化处理
 
2010-12-12 01:16:39 369 2
温度对气象色谱的影响
 
2012-05-14 00:21:57 536 3
烧结温度对产生第二相的量有影响吗
 
2017-05-09 13:28:35 401 1
纳米陶瓷的粉体
 
2018-12-01 18:18:48 347 0
粉体工程的资料
 
2016-12-01 02:35:25 343 1
粉体工程的基本概念

粉体的定义

  粉体是由无数相对较小的颗粒状物质构成的集合体,有时具有固体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又具有液体或气体的性质,有时还表现出一些奇异的特性。粉体的共同特征是:具有许多不连续的面、比表面积较大、由许多小颗粒状物质所组成,换言之,它们是许许多多小颗粒状物质的集合体。

  粉体可分为单分散粉体和多分散粉体。如果构成粉体的所有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则称这种粉体为单分散粉体。在自然界中,单分散粉体尤其是超微的单分散粉体极为罕见;目前只有用化学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近似的单分散粉体,尚无利用机械方法制备单分散粉体的报导。大多数粉体都是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颗粒所组成,这种粉体称为多分散粉体。


  粉体的尺度

  关于粉体的尺度,有人认为:小于1000μm的颗粒物为粉体,也有人以100μm为界,但迄今为止并未形成共识。按照Allen和Heywood等人的观点:粉体没有确切的上限尺寸,但其尺寸相对于周围的空间而言应足够的小。粉体是一个由多尺寸颗粒组成的集合体,只要这个集合体具备了粉体所具有的性质,其尺寸界限并不那么重要,所以,尽管没有确切的上限尺寸,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其性质的研究。


  粉体的形态

  就粉体的形态而言,一般可以说它既具有固体的性质也具有液体的性质,有时也具有气体的性质。说它是固体颗粒,这*容易理解,因为无论颗粒多么小,毕竟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说它具有液体的性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粉体和某种流体形成一个两相体系,此时的两相流具有液体的性质,亦即此两相流虽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其形状却取决于容器或管道的形状,譬如自然界中的泥石流。如果两相流中的流体是气体,且其中的粉体体积分数相对较小、颗粒尺寸也比较小,即粉体弥散于气体介质中,此时粉体就具有气体的性质:既无确定的体积也无确定的形状,沙尘暴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因此,有人认为,粉体是有别于气、液、固物质形态的第四种物质形态。


  粉体的某些奇异特性

  由于粉体形态的特殊性,使之表现出一些与常规认识不同的奇异特性。如粮仓效应、巴西豆效应、加压膨胀特性、崩塌现象、振动产生规则斑图现象、小尺寸效应等。


  粉体工程与颗粒学

  粉体工程是从集合体或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对象,而颗粒学是从个体的角度去研究对象,而这个对象是同一个物质。粉体工程和颗粒学的不同还在于:粉体工程所研究的对象一般是固体颗粒,而颗粒学所研究的对象既有固体颗粒、也有液体颗粒和气体颗粒,如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的液滴大小和分布、混凝土中气孔的大小和分布等等


2020-10-15 09:29:18 732 0
粉体接触角测量仪的技术参数

德国LAUDA 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LSA100POM粉体接触角测量仪是LSA100光学接触角测量仪配备粉末/多孔介质模块(POM)延伸而来,是一款专门用于测量粉末及多孔材料润湿性的光学仪器。此外LSA100POM可以选配多种测量模块完成滞留力测量、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俯视法接触角测量、界面扩张流变测量、全自动临界胶束浓度(CMC)等特殊任务,LSA100POM粉体接触角测量仪将为材料科学、界面化学、电子制造、纺织纤维等相关实验室提供更加专业的解决方案。

 

LSA100POM的技术参数如下:

Ø 接触角测量范围:0---180°

    Washburm 法接触角测量范围:0---90°

    接触角测量精度:±0.1°

    接触角测量分辨率:0.01°

Ø 粉末样品测量频率:15Hz

Ø 吸收液体积:无限制

        分辨率:0.1ul

Ø 标准吸收池类型:垂直式 、可选水平渗透池

              尺寸:长40mm,直径10mm

Ø 表面/界面张力测量范围:1×10-2 --- 2×103mN/m

                  分辨率:0.01mN/m

Ø 视频图像系统(系统可升级)

             镜头:6.5倍变焦光学镜头

             分辨率:1280×960 pixel

             相机速度:54fps @1280×960 pixel

             视野范围:1.1×0.8---9.1×6.9(mm×mm)

备注:视频系统可选配6.5/8.6/12.9/45倍变焦光学镜头和高速相机,适合于复杂功能的应用。

Ø 视频调焦台

        调节方式:X轴方向精密导轨调节,调焦范围:100 mm

Ø 样品台

       调节方式:X/Y/Z三轴精密导轨调节  移动行程:100/100/50 mm

       尺寸:100x100 mm

       载重(max):12kg

Ø 加液单元调节台

       调节方式:X/Y/Z三轴精密导轨调节  移动行程:85/76/60 mm

Ø 自动倾斜台

       角度范围:0~360°

       速度范围:0.05°--- 7°/s

Ø 样品尺寸(max):∞×290x76 mm(L×W×H)

Ø 光源:高亮度高均匀LED冷光源,亮度可手动/软件调节

Ø 电源:50/60Hz ; 110/240V; 90 W

Ø 仪器尺寸(基座)及重量:600×160×543mm(L×W×H); 19 Kg


2021-08-16 15:50:13 373 0
粉体力学是什么?
 
2011-01-06 12:44:48 339 2
复合食用菌多肽粉怎么样?
朋友前几天送我一提复合食用菌多肽粉,是长寿鹤生健的,好像以前是上海的一个牌子,吃了几天没啥明显感觉,不过睡眠倒是好点了,这个可以长期服用吗?
2017-10-08 05:43:15 1014 2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