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第五届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术研讨会-吴永宁、陈颖等专家与您共同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创新与能力建设

杭州携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9-08-15

检测家Z新报道:

2019年8月8日-8月9日,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委员会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安全研究所北京网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圆满召开。


本次大会,以“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创新与能力建设”为主题,旨在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管理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交流,促进食品科技的发展和提高食品工业的竞争力,共同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


A.jpg

会议现场

大会为期两天,由主论坛以及8个ZT论坛组成。


会议伊始,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ZX 技术总师 吴永宁、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钱运国分别进行开幕致辞

B.jpg

会议开幕式

由ZG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 李斌 分别为大会首日(8月8日)上、下午会议主论坛进行主持。


C.jpg

陈颖


D.jpg

李斌


ZG食品安全:过去、现在和未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ZX 技术总师 吴永宁在报告中指出,食品安全监管要建立四个Z严

E.jpg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ZX 技术总师 吴永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换句话而言,有毒有害物质并不意味着有害健康。


目前为止,我们已知的食品中危害物只是现有流通化学品的“冰山一角”。我们需要更全面的测试方法来识别(包括分析方法、来源、毒理学机制等)

F.jpg

*图片来源网络

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立了多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并建立了全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目前,科技部发布的国家ZD研发计划,分三批共部署14.4亿,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三方面。


未来,全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食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现状与趋势


ZG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陈颖在报告中指出,我国食品安全产业目前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G.jpg

ZG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陈颖

报告围绕着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新形势下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2、第五次国家技术预测(农业领域子领域——食品)

3、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科技布局

4、美国食品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2030)

5、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食品为单独领域)

为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力度,2015年7月9日,科技部正式启动国家ZD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ZD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科技布局包括:

1、聚焦3个突出问题

2、围绕5个ZD开展基础研究

3、着眼4个方向开展技术攻关

4、立足3个层面开展应用示范

5、实现5个转变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保障”。


报告中还指出,美国食品和农业科技发展领域战略(2030)正面临着两大挑战:

报告中从战略、投入、过程控制、检测溯源、智能监管、新食品安全这六大方面,讲述国际前沿的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科技创新。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将成为构建食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实施追溯、风险预警与控制的关键。

H.jpg

会议现场


区域食品安全智慧监测一体化服务


2018年,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24.9万批次食品样本。在这之中,方便食品、冷冻饮品等合格率较低,而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仍然突出。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的现状下,人为恶意掺杂事件仍为食品安全Z大的关注热点。这个时候,食品监管至关重要。


ZG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金绍明在报告中分析了当前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中所存在的四大问题

I.jpg

ZG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金绍明

报告中还介绍了区域食品安全智慧监测一体化服务模型,集日常监测、快速筛查、风险验证、舆情评价&大数据分析、预警交流、监管反馈于一体。在提高食品安全隐患发现率的同时,还能保障核心业务工作时间。


动物性食品病原菌的源头控制

理念与实践


动物源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病原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根据WHO统计,世界范围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比高达70%以上。


本次报告中,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方哲根据禽肉弯曲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指出:弯曲菌寄生于家禽身上,存在于“从农场到餐桌”整条食物链中,污染率高达60%~90%

J.jpg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方哲

养殖阶段是弯曲菌污染的高峰环节。鸡群一旦感染后,迅速达到dian峰,并持续带菌向下游产业链传播。


对于动物性食品病原菌的控制,要在养殖阶段,通过有效疫苗、有机酸减菌技术等手段,从源头上严防感染。


在屠宰阶段,通过病原检测技术、低温减菌技术等手段防止污染扩大;在储运以及消费阶段,更是要严把Z后的防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K.jpg

*图片来源网络


食品安全检测快速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李攻科在报告中指出:样品前处理是复杂食品分离分析的瓶颈问题,而关键问题在于熵减(有序)过程。

L.jpg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李攻科


团队研究主要围绕色、质、光谱三方面展开。而本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食品分析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2、场辅助/膜保护微萃取/衍生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3、微热助吹扫捕集/微阵列气膜分离衍生化装置研制及应用

4、微孔有机聚合物介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5、食品分析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中的食物过敏问题


食物过敏是部分人群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临床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根据数据统计,食物过敏居过敏性疾病致死率之首,约有2.5%的成年人患有食物过敏反应。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教授 陈红兵在报告中指出,食物过敏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反应。

M.jpg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教授 陈红兵

在食品安全过敏反应基础研究中,需将ZD关注于食品的结构与功能、食物过敏原的阈值、敏感度和过敏反应的严重度、交叉反应性意义不明等问题。关键技术主要为致敏原的jing准检测与致敏性评价。


会议精彩瞬间


作为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仪器设备公司的300多名代表与会交流。


献礼新ZG成立70周年ZT活动

创刊10周年T*P100高被引论文表彰活动

N.jpg

众多专家学者、仪器设备公司等也在会议上留下了众多精彩瞬间。


梁成珠.jpg

青岛海关 研究员 梁成珠

韦真博1.jpg

浙江大学 副教授 韦真博

李跑3.jpg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副教授 李跑

卢瑛1.jpg

上海海洋大学 教授 卢瑛



彭彦昆.jpg

ZG农业大学工学院 研究员 彭彦昆

张九凯1.jpg

ZG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张九凯 

李俊1.jpg

(因篇幅限制,以下人员照片不显示,可关注公众号“检测家”查看完整内容)


ZG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研究员 李俊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郭军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 李全阳


ZG农业大学理学院 教授 潘灿平


武汉大学 副教授 余琼卫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教授 刘霞


现场用户热情高涨,积极向演讲人提问,并在休息之余,与现场参会人员进行交流。

交流.jpg

展会现场


与参会人员现场交流

此次大会,聚焦聚焦食品安全领域技术创新与能力建设。食品安全愈发受到人们重视的当下,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与仪器设备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比传统仪器设备行业购置周期长、流程繁琐、价格不透明、对资金流的占用等问题检测家新机租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这一方面的困扰。


今后,检测家还将积极参与,为大家带来行业内的Z新会议报道!

搜索框传播样式-微信标准绿版.png


大家还在看:

  1. 申报ZG分析测试协会2019BCEIA金奖 项目公示通知

  2. BCEIA2019 检测家联合展台火热招商中!

新机租赁-检测家.png

本文地址:http://www.easylabplus.com/index-news-describe-html-1103.html


评论
全部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