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所民办院校..... 是一所民办院校..
举个例子,供你参考:
学校SWOT分析
本校创校至今已逾八十九年,为南港地区diyi所学校,一直扮演著教育少年学子,提供失学民众弥补国民教育不足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因工商业加速成长,使具有传统色彩的学校,转变成为与社区脉动密切结合的社区型学校,在历任校长和教职员工的努力经营下,引进家长及社区居民的力量与资源,藉由经验交流、意见沟通、科技设备的引进,使学习活动变为生活的Z佳实际体验。
一、地理位置
(一)本校位於南港路(纵贯路)旁,左为第二经贸园区(原台肥南港厂),右为南港软体科学园区施工用地(昔为启业公司),校区前方车流频繁,噪音极大,後方多为辽阔空地,清静优雅。
(二)本校校地目前已规划为配合南港经贸园区之商业用地,未来结合南港软体科学园与第二经贸园区应是政府重要施政方向。为此,本校在未迁校之前,如何确保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及其子女教育之权益,是学校努力的目标。
二、社区概况
(一)本校学区为新富里、中南里、三重里及南港里一部分、目前校区正位於学区ZX点。新富里、中南里多为传统社区,人口结构老化,变化不大;南港里及三重里较多新社区,外来人口较多。
(二)本区为住、商、工综合区,大多属老旧社区型态,以小型商业及家庭工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家长观念较为保守,唯对子女教育极为关心与重视。学生家长经济能力多属小康,但因本区土地与地上物所有权多属分别拥有,房屋改建不易,故形成大家庭组织及造成部份居家过於拥挤、狭窄,学生不易获得独立安静的读书环境,有碍学习。
(三)原台肥工厂规划为第二世贸ZX用地,与南港软体科学园区结合,中间为商业区,未来能带动地方繁荣,新设之住宅区也能引进人口进住造就成学的需求。
三、学校规模
(一)班级编制:九十二学年度第二学期
1.日间普通班有48班,启智班及身心障碍班有4班,幼稚园2班,共54班,学生人数1280人。
2.夜间补校,共3班,学生人数80人。
(二)员额编制:
1.现行编制教师95人、行政人员10人、校警2人、技工2人、工友4人、教师助理员1人、聘用教练1人,总计115人。
2.师资年龄平均39岁,师资学历研究所占6%、大学及师范学院占78 %、师范专科占16%。
四、校舍现况
(一)校舍用地现况:
本校现使用土地总面积28829平方公尺。
(二)校舍建筑现况:
1.本校校舍分为四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及活动ZX游泳池等7栋建筑主体。校舍建筑新旧不依,大多为民国六十五年峻工。
2.目前有普通教室48间、电脑教室2间、视听教室1间、自然教室4间、艺术与人文教室5间、英语教室4间、美劳教室1间、韵律教室1间、特教资源教室4间、幼教教室4间、图书室1间、校史兼会议室1间、办公室10间、教具室2间、200公尺运动场1座、游泳池1座、活动ZX1座。
3.校舍中忠孝楼、活动ZX因手续未完备,尚未领有使用执照。
五、学校发展分析(SWOTS分析)
因素 S(优势) W(劣势) O(机会点) T(威胁点) S(行动策略)
地理环境 交通便利,自
然资源丰富,邻近小南
港山、大坑溪
南港茶园,提
供乡土教学丰富素材。
近期因软体工业区、第二经贸区陆续重开发划,施工频繁,尘沙飞扬、噪音不断,影响教学活动。 软体工业园区开始运转,提供就业机会,高科技人员进驻,引进较高社经背景之学生有助於素质之提升。 周边道路车流量大,学童上、下学安全维护不易。老旧社区更新不易,人口流失率高,社区意识不易建立。 加强社区之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并充分运用,同时争取硬体设施,改善交通,维护学童安全。将社区总体营造与学校配合。
学校规模 校地总面积28829平方公尺,拥有宽广的空间
。现有54班学生1284人。 校舍老旧,格局固定,无法弹性运用,造成使用上的限制。 现有迁校计画,应审慎规划设计,提供完善安全之学习环境。 迁校事宜延宕。现有设施老旧维修不易。住宅无法更新,人口外移,学生减少。 维修旧校舍以保障安全及教学品质。
尽速督促新校舍筹建。
硬体设备 现有空间:视听教室、韵律教室、图书室、电脑教室、专科教室、活动ZX、幼稚园、游泳池、PU跑道、班班有电脑,校内有网路。 校舍老旧、维修、整理不易,空间格局固定,无法弹性灵活使用。屋顶、厕所、水管维修不易,造成管理上困扰。
部分建物未取得使用执照。 加速迁校计画执行,提供完善设备、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 迁校计画受经费预算之限制,时程受到延宕;旧有校舍维护不易,若需较大之投资,均需考量,避免浪费。 结合社区家长之力量,督促迁校计画之进行。旧有校舍投入必要之经费,维持应有之功能。逐年更新设备并充分加以整合以发挥资源共享之功能。
教学资源 师资各具专长,能跟随教育趋势不断求新求变。学校组织气氛和谐。配合九年一贯课程需求逐次购置设备。 课程内容变异太大,师资结构调整无法配合,学校硬体设施改变不易,致使课程安排及教学上产生困扰。 鼓励教师依专长、兴趣成立各种发展小组,共同讨论、研究,共创学校课程资料库,丰富教学内涵。 仍有少数教师成长意愿低,未能跟上时代潮流。课程内容更迭太大,学校修正的脚步跟不上。 应用知识管理的概念,形成学习型学校。鼓励各项研究活动创新各类课程知识,提升教育效果。
行政人员 行政人员多数经验丰富与少数新人搭配,学校行政运作稳定正常。
法令知识及沟通技巧不足。传统风格不易改变,对於教育改革的速度无法超越。 建构学习型学校,以支援服务教学的观念为目标从事组织再造。 行政与教学彼此交流不足,缺少新进行政人员,经验无法传承。 配合教训辅三合一制度,进行学校组织再造。建立轮调制度,增加业务资讯之熟悉。增强服务理念,学习沟通、领导等技巧。
学生 纯朴、善良、乐观、活泼 家庭背景多样、单亲家庭多,越区就读人数多、文化刺激不足,缺乏责任感。 生活化课程引发学习兴趣。增加各项课後才艺学习,提供多样化表现机会,建立信心与荣誉。 老旧社区更新不易,家庭组织不全,教育成效不彰。部分社区环境变化快速,不良诱因增加,影响教育效果。 加强亲职教育,提升家长能力。
设置各种社团,启发学生潜能,并提供演出机会。
加强学生生活与法治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家长 热心支援学校各项活动。协助维护学童安全。承担学生补救教学工作。 家长观念较传统,重视考试成绩。忽略生活习惯的养成。父母工作繁忙,亲子互动大多不足,甚至隔代教养。 鼓励成立班级家长会,与家长加强沟通,建立共识增强亲子关系。
透过家长会提升家长教育理念。 双薪家庭多,亲子时间少。
单亲家庭比例高。 强化班级家长会之功能。
整合家长人力资源,有效支援学校活动需求。
加强家长会活动,发挥家长会功能。
社区参与 老社区,民风纯朴,但较保守。新设软体工业园区、经贸园区提供教学资源。 整体社区变动性大,社区总体意识尚未成形,资源运用整合不易。 新兴社区引进高科技人员,可刺激周边环境与社区风格改变。 社区文教气息不足。社区更新不易,无法促进地方繁荣。 开放校园、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教导学生,鼓励家庭参与文化活动。
结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