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液相色谱分离原理是什么?
-
是通过什么原理实现分离的?正相和反相,改变流动相极性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保留时间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k、K等都有什么关系?... 是通过什么原理实现分离的?正相和反相,改变流动相极性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保留时间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k、K等都有什么关系? 展开
全部评论(4条)
-
- 坠天使乔 2013-04-10 00:00:00
- 是吸附作用 一般式反相例如C18 加大水相保留时间会延长,加大有机相会缩短 相似相容原理,看你分离物质的极性接近于水还是有机相
-
赞(5)
回复(0)
-
- 范哲宇sunshine 2013-04-10 00:00:00
- 简单地回答一下,你知道用粉笔吸墨水的原理吗?粉笔相当于色谱柱,墨水相当于被测物质,墨水可以被粉笔吸附,然后再用另外一种吸附性质较小的流动相来冲,利用墨水中不同成分被柱子吸附程度的不同,使吸附性质较小的成分被流动相较快冲走,而吸附性质较强的成分则在流动相的冲击下缓慢前行,利用这个原理将几种不同成分的物质进行分离。 答案补充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答案补充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答案补充 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k)--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量之比。因此容量因子也称质量分配系数。 容量因子的物理意义:表示一个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t'R)是不保留组分保留时间(t0)的几倍。k=0时,化合物全部存在于流动相中,在固定相中不保留,t'R=0;k越大,说明固定相对此组分的容量越大,出柱慢,保留时间越长。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不同点是:K取决于组分、流动相、固定相的性质及温度,而与体积Vs、Vm无关;k除了与性质及温度有关外,还与Vs、Vm有关。由于t'R、t0较Vs、Vm易于测定,所以容量因子比分配系数应用更广泛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还满意。
-
赞(11)
回复(0)
-
- 迈克尔豆仔 2017-05-23 00:00:00
- 你这个问题光是分离原理就够我打字打半天了。GX液相色谱主要有4种,下面分别描述一下 1。液-固吸附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它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是吸附作用差异来分离的。吸附作用越强,K值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2。液-液分配色谱。顾名思义,它是将固定液涂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的,它的分离原理与液液萃取的原理相同,从而服从分配定律。在固定液中溶解度大,K值大,保留时间长 3。离子交换色谱。是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具有相同电荷的被测离子可逆交换,由于被测离子在不同交换剂上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使子分离,亲和力越强,K值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4。排阻色谱.。固定相是多孔凝胶,内布孔隙,分子大于孔隙的不能进入固定相,直接从表面流过,几乎没有保留,小分子的物质可自由进出孔隙完全不受排阻,保留时间长。中等体积的分子介于两种情况之间。分离顺序只与分子的尺寸有关。 对于反相色谱,极性越小的物质,流动相的极性越大,保留时间越长。极性越小的物质,流动相的极性越小,保留时间越短。对于极性大的物质来说,流动相的极性对其保留时间影响较小。而正相色谱正好相反 望采纳,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问。
-
赞(13)
回复(0)
-
- theshysaoqi 2018-04-04 00:00:00
- 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GX液相色谱主要有4种,下面分别描述一下。1、液-固吸附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它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是吸附作用差异来分离的。吸附作用越强,K值越大保留时间越长。2、液-液分配色谱。顾名思义,它是将固定液涂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的,它的分离原理与液液萃取的原理相同,从而服从分配定律。在固定液中溶解度大,K值大,保留时间长3、离子交换色谱。是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具有相同电荷的被测离子可逆交换,由于被测离子在不同交换剂上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使子分离,亲和力越强,K值越大保留时间越长。4、排阻色谱。固定相是多孔凝胶,内布孔隙,分子大于孔隙的不能进入固定相,直接从表面流过,几乎没有保留,小分子的物质可自由进出孔隙完全不受排阻,保留时间长。中等体积的分子介于两种情况之间。分离顺序只与分子的尺寸有关。对于反相色谱,极性越小的物质,流动相的极性越大,保留时间越长。极性越小的物质,流动相的极性越小,保留时间越短。对于极性大的物质来说,流动相的极性对其保留时间影响较小,而正相色谱正好相反。GX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GX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
-
赞(13)
回复(0)
热门问答
- 高校液相色谱分离原理是什么?
- 是通过什么原理实现分离的?正相和反相,改变流动相极性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保留时间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k、K等都有什么关系?... 是通过什么原理实现分离的?正相和反相,改变流动相极性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保留时间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k、K等都有什么关系? 展开
- 液相色谱按分离原理分可分为几种?
-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 气相色谱仪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 气相色谱仪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 用GX液相色谱测定三聚氰胺的分离原理有哪些
- 液相色谱原理
- 液相色谱原理
-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的原理是什么?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的原理是什么?
- GX液相色谱分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 如何提高液相色谱分离度
- GX液相色谱分为几种类型?各类型的分离原理如何?适用于分离哪些组分?
- GX液相色谱原理
- 气液相色谱原理?
- 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蛋白质原理是什么
- 分离膜技术原理
气体分离膜是一种非常纤细的中空纤维,通过膜可以产生不同的气体混合物。当气体通过管道时,一种叫做选择性渗透的过程使我们能够分离气体。
近距离观察,气体分离膜是由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制成的不对称过滤器,分离膜是每一种胶状中空纤维的壁。当不同的气体通过纤维传播时,分离膜会接触到细胞膜并渗透进去。每种气体的渗透率是由其在膜材料中的溶解度和扩散速率決定的。具有高溶解度和小分子的气体通过膜的速度比其他具有较大分子的不可溶性气体快。
渗透速度快的气体,在中空纤维外收集( Permeate),而不渗透的气体( Retentate),直接到达另一端,被分离出来。
根据所需要的气体的性质,可以使用渗透气体和残余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不同的气体和蒸汽的渗透率也因制造膜纤维所用聚合物的类型而不同。精确控制膜的材料,使膜的表面扩散机制发生変化,決定了膜的渗透潓率。
例如,如果我们想把甲烷和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进行沼气提纯,我们可以通过膜过滤器给沼气进气。由于二氧化碳透过分离膜的速度比较甲烷要快得多,所以我们从膜纤维中过滤出二氧化碳,因为渗透和甲烷停留在中空纤维中,然后再膜过潓器的末端收集甲烷。
- GX液相色谱如何计算分离度
- 例如:对照品的保留时间:7.49,半峰宽:0.16样品的保留时间有5个,半峰宽也有5个,我该怎么计算分离度呢?... 例如:对照品的保留时间:7.49,半峰宽:0.16 样品的保留时间有5个,半峰宽也有5个,我该怎么计算分离度呢? 展开
- 液相色谱怎样改善分离度 乙酸铵
- 中性盐盐析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
- 液相色谱分离游离脂肪酸为什么要衍生
- GX液相色谱可以分离顺反异构体吗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