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宗教与社会 或者世界形态

hebzcf 2011-07-11
无意冒犯任何宗教,只是想解除心中疑惑。请老师指教,极端情况下,如果大家都信佛去修行,或者出家修行,那么社会还会发展吗?世界会变成什么形态?如果禁欲,没有人类小孩再出生,那... 无意冒犯任何宗教,只是想解除心中疑惑。请老师指教,极端情况下,如果大家都信佛去修行,或者出家修行 ,那么社会还会发展吗?世界会变成什么形态?如果禁欲,没有人类小孩再出生,那么这辈子没有修到成果的真我本性下辈子该寄居何处?该以何种身份继续修行? 还有我读了些佛家小故事,看到有很多这一世在佛学上很有修为的人,下一世却是穷人甚至想做小偷(比如燃灯佛时代的一位长者子常听燃灯佛讲法,并积极修炼,但是下一世却生于贫困,甚至想当小偷),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此生得闻佛法,信佛修炼是为了下一世有更好的环境去修炼,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当今的富人伟人上一世应该是做了很多善,或者信佛修炼的,但是这一世这些伟人富人也是有一部分信佛,一部分不信,这是为什么呢? 我因无知而愚蠢,请老师点播。
评论
全部评论
z62Qc027w
回答问题前,先说下宗教的认识。
宗教是人自己对生命过程、对生命意义的各种觉悟,是人从自身的理性感受来反思和总结的思想结晶。对于人来说,宗教是安慰自己、镇静自己、改变自己的良药。对于社会来说,宗教是稳定剂,也是催化剂。各种宗教表面都是长篇大论,其中的法则和行为意义才是改变自我改变他人甚至改变社会的关键,所以包括佛法在内的各种宗教,都是需要提炼和吸收才有价值的,都是需要使用起来才有意义的。外在的病可以由外界的影响,内在的问题则需要内心的梳理,宗教既有改变个人思维方法以改变处世行为的作用,也有改变思维方式以平静内心情感的作用,在精神方面更有树立信念求得生命动力的精神振作作用。无论哪种宗教,正确的信仰是有益的,迷信的信仰是有害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宗教的表现虽然不同,但宗教的价值和目标其实都是一样,也因如此,无论从基督教的角度说还是从佛教、伊斯兰教等角度,都鼓励人们去树立一种精神的觉悟方法来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并不是必须要求人人信佛或者人人信基督,而是要人们去相信一种自我的革新和解放的方式,各种宗教各自有侧重,并不能说谁更好谁更劣。就比如不同的指路方法,其实都是说一个事。也就是说,宗教的本质价值和意义才是宗教对比的核心。宗教间的不兼容,并不代表宗教意义的不同。所谓的信,是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是说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必须落实到实处。因此才有宗教意义的信。

回答1,关于全民修行与社会建设:
我之所以没有刻意去说全民信佛,是因为觉得有些人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有误区。那么现在应该明白,修行与信佛还是信其他宗教是不冲突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修行呢?一件事,很人告诉你同样的正确思路、正确方法,而后你去自己理解、应用,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尽到自己的责任义务,这就是修行;一件事,很人告诉你同样的正确思路、正确方法,而你谁的话也不信,只依靠自己的联想、自己的计较、自己的执著,对工作和学习总有数不清的烦恼意见,看不到己的责任义务,这就不算修行。所谓修行,其实就是理解和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去实践。这是任何宗教乃至宗教之外都必须的生活准则、行为方式。
信不信佛,和你修行自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唯yi的差别是表现上的不同,比如佛教就有佛教的宗教象征和各种符号,但排除这些表面东西,没有什么不能兼容的。从佛法而言,佛法不离世间,佛法即生活,生活即佛法。社会、家庭、工作都是自己为人处世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是要保证家庭成员衣食无忧,身体健康,生活圆满,处事得法,其次再做社会工作服务他人。见长阿含经的〈善生经〉。
从佛教的基本理论来看,理论基础起源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对人性意义的理解,以人Z终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为目的,他们的行为也为此而表现出对他人、对世界、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简单的例子就是奉行十善,远离十恶。在佛教的祈祷仪式中,祈求地区、国家、民族的安定和睦,祈求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平等,众生的幸福,这是佛教数千年来不断强调的愿望。

回答2,关于修行与禁欲和出家:
刚才已经说了,无论哪种宗教,其实都讲究“修行”,并不单独是佛法中讲修行。如果从修行的方式说,各个宗教都有出家和在家两类。爱情与结婚都是正常的世间行为,只有出家修行的人才遵守独身和禁欲的戒律,而普通的信众仍然可以自行恋爱和结婚,只是需要知道维护正常的关系,而不是错误的迷恋和妄执。比如,基督教的旧教、新教,都有终身奉献给宗教事业的宗教执事人员(比如神父、修女等),他们一样也是立誓禁欲和独身的。那么作为佛教,是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约束和责任义务,在家众有在家众的约束和责任和义务。不执著于性别的分歧、不贪爱于欲望所带来的感受、不做无意义的联想和造作,这是智慧的思维和行为。无论在家人、出家人,都是如此。
作为不需要出家,愿意以自己的社会行为、社会贡献来修行自己的,就随时做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几句话,这是佛教的Z简单要求,也是所有宗教共通的要求。诸佛的教导不是让我们脱离生活或者厌弃现世,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智慧来分析、理解、判断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寻找中道的解决方式。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维去发现和分析乃至解决,则是我们自己的觉醒、觉察而后Z终觉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所以,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子的生子,做好自己的每时每刻,每个行为,这就是基础的修行。

回答3,为什么有人信有人不信,有的人还会丧失自己曾经的智慧觉悟?
首先,需要知道,信或者不信佛教,这并不是Z重要。什么是佛教?佛法的教授和执行。那么什么是佛法?就是觉悟的方法。既然是觉悟法的理解和运用,那么只要解脱的思维方式正确,见解和思维的内容准确,表现的形式和方法都是次要的。未必人人都是有见证有皈依手续的佛弟子,但人人都可以成为皈依自性皈依解脱法的觉悟者。每个人都是在自我探索之中,有的走的对是因为有引ling,有的走对路是因为自我的智慧觉察,有的是因为通过不断的碰壁自然而然摸索着走出了人生迷宫。
但是,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够自我思考自我决策的理智动物,人的心本来是平静如水的,因为有了外境界的缘与自身贪嗔痴等无明,才会在心中生起感受,也就是我们说的“著于外境而起生灭心”。是这些自我的联想、自我的执着在左右着我们能否随时保持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我们经常会为自己执著的意识而烦恼,这是我们自身无法满足的欲望而来的。我们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而做出种种事情,结果因为对结果的刻意追求或刻意逃避反而带来种种烦恼,产生心身的痛苦。
佛教中,“妄执”有四种。对于欲望的追求,从眼耳鼻舌身体意念各根源寻找快乐、迷惑,叫欲取;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叫见取;对于错误的出发点、没有意义的行为约束产生的知见上的迷惑,叫禁戒取;执著一个四大五蕴所构成的假相而不能领会到“我”只不过是一个假相的事实,产生种种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种种对自我利益的固执、前途的忧虑,叫我取。由于这些错误的执着和欲望,我们才不断做错事、走错路,也因此影响了我们前世今生和未来的发展情况的不同。这些前世今生的种种表现,都来自我们自我的抉择,而后根据因缘法则自己承担自己造就的结果。无论贫富,无论寿夭,都是有前因有后果,从宗教角度可以说是业行的贯彻和遗留,从现实的角度讲就是自己不能正确地把握好前一刻的行为和思维。
正确者、表现优越者不一定必然是受佛法的熏陶,但一定是曾经有过正确的觉悟和体验;错误者和境况较差者也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皈依佛法,而是必定来自自我的愚痴和贪婪。
所以,随时把握自己的一切言行才是Z重要的修行。不是你做多少功课、捐多少功德可以买到的。佛法说众生皆有佛性,是说众生本来就具有见识自我本性的Z简单、纯洁的觉察心,由于有这样的心,才说具有觉悟和反省的能力。心性被干扰,是心性被蒙蔽,产生妄念的结果,而心性本身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我们认识心的那个思维过程被外界影响,是我们自己运用心的思维和行动时的错误执著见取。因此说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后的众生。佛性的觉察来源于自我的控制和把握,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以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认识来分析和处置外界一切事务,保持内心意识的稳定和平和安祥。
6 0 2011-07-13 0条评论 回复
财富值大富翁
佛是善之花!只要行善,自有善报!不惟因果,不谤因果,发至诚心,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8 0 2011-07-15 0条评论 回复
houxiaoyagucha
去问大师吧!这里你找不到真的好的答案的!
5 0 2011-07-12 0条评论 回复
阔以叫我町小菜
1、极端情况下,如果大家都信佛去修行,或者出家修行 ,那么社会还会发展吗?世界会变成什么形态?
答:修行在心不在事,修行是修正我们错误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随顺我们原本的自性本觉的方向去做,这才是修行,不在乎什么宗教,也不在乎你做什么事情,它的根基是伦理、道德和因果。古大德说如果人人都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更何况人人修行。如果人人真心修行,那我们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说到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认为,要征服自然或者用自己的脑力体力来改善自然,那才叫发展,殊不知这只是物质上的发展,还有精神上的发展,或者讲是心性的发展。如果心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个世界不必人为地进行物质上的改变,自然会随顺我们的需要而生出我们所需的一切。极乐与华藏世界就是这样的世界。如果认为我们心性的发展达不到这种程度,降低一点来说,心性的发展也需要高于物质的发展,我们古代的很多科学都远远lingxian和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飞机、自动机械等早有发明,鲁班和墨子作为建筑业的两大鼻祖,曾经比过用木片做成飞鸟在空中飞,看谁做的飞得时间长,鲁班做的能一天一夜不落地,墨子做的可以三天三夜不落地,现在即使是世界ding级的飞机制造工程师也做不出来,可见我们的科技水平之高,但是墨子的徒弟向墨子请教做飞鸟的方法时,墨子却说有这样的知识做飞鸟,不如将它们运用到为田里的农夫做耕作的犁具,这正说明了,如果任凭物质层面的发展,而脱离了精神层面的发展,则会将人类带向灾难。所以我们的祖先当初不发展物质文明是有道理的。心性的发展之所以能够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因为这种发展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符合伦理(人与人之间天然的关系)、道德(随顺自然规律去为人处世)、因果(作用与反作用),所以能开发人原有的德能,用心性的力量来改变周围的环境,而且没有后遗症。而反之,仅发展物质层面的东西,则会让情识迷惑自己的本心,被欲望的无底洞吞噬,产生出痛苦、不安、恐惧和妄想等负面情绪,容易造成人们之间缺乏沟通,不懂交流,Z终造成欲望泛滥,不顾后果,这个情况现在的社会已经很严重了。

2、如果禁欲,没有人类小孩再出生,那么这辈子没有修到成果的真我本性下辈子该寄居何处?该以何种身份继续修行?
答:禁欲,是为了防止欲望增加,防止产生情执,生子女是为了传宗接代,所以有淫行,但不能因为这个而成为扩展欲望借口,所以佛的四众弟子中在家修行的学佛弟子是要求正淫,出家的要求不淫欲。因为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人的习气是影响一个人死后去向的重要引导原因,这个习气的关键在念头,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小孩出生,会在别的世界的人类社会出生,这要看和哪里的父母有缘,就会投胎到哪里。继续修行要看善根、福德和因缘,有善根听了容易懂,有福德就能依教奉行,有因缘才能遇到佛法。这不在乎什么身份,关键还是在个人的心念。

3、看到有很多这一世在佛学上很有修为的人,下一世却是穷人甚至想做小偷(比如燃灯佛时代的一位长者子常听燃灯佛讲法,并积极修炼,但是下一世却生于贫困,甚至想当小偷),这是为什么呢?
答:关键还是在心念,而不在事相上。因果是通三世的,不能用这一世的成败来看待。生于贫困是因为没有修布施,不肯布施的果报,听经是明理,明白了之后还要做才能改变。很多人也做,但是为什么下一生还是贫困呢?原因在于他过去生中的余业未尽,善的力量不足以超过,所以要先报完前面的,这样后面善的果报才能现前,因此看到恶人有善报,也不是这一生的,也是前生修的善报大,没报完而已,报尽之后恶的种子生出的恶果时机成熟了,痛苦的果报就会现前。

4、如果说此生得闻佛法,信佛修炼是为了下一世有更好的环境去修炼,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当今的富人伟人上一世应该是做了很多善,或者信佛修炼的,但是这一世这些伟人富人也是有一部分信佛,一部分不信,这是为什么呢?
答:根据第3点所述,可以得出这一生称为富人伟人的这些人,过去生中的确是有积极向善的实际行为,这个行为中有信佛修炼的,也有没有信佛修炼的,但是只要符合这种行为,无论是否信佛,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佛法讲的是道理,符合这个道理的,结果自然相同。至于这一生这些人是否信佛,和他们的缘有关系,过去生中佛的种子种得多,就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容易生信(善根较深),容易遇到,有些人种的少,所以这一生没有遇到,或者遇到了也不容易生信。所以佛法是度有缘之人,有缘的要度化成佛,没有缘的要为他种佛的种子,跟他结缘。
14 0 2011-07-13 0条评论 回复
赵占尚
或者出家修行 ,那么社会还会发展吗

社会发展是经济生活与精神境界的共同发展,一切向钱看,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是人类的荣耀吗?

如果禁欲,没有人类小孩再出生,那么这辈子没有修到成果的真我本性下辈子该寄居何处?

禁欲不是要求所有人的,佛教也是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的,不知道那些以儿女为附属品,以人为社会的累赘负担的某某家们有什么资格提这一点

但是这一世这些伟人富人也是有一部分信佛,一部分不信,这是为什么呢?

“佛”是人类内心的良知善念,包括对人类的责任心,不是自称为佛教徒的人就是修佛的人
“ 佛性"与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是两个概念

对宗教理论,或是任何一种学说的理解,为什么总要听教徒们说,像上政治课一样,信仰应该用自己的内心去体会,不是想听讲课一样就什么都明白
相信自己心里认为善的事!
1 0 2011-07-12 0条评论 回复
旧城的旧人er
请听来自天上的召唤:
有一位真神叫耶和华,为了拯救世人,把他的独生子耶稣差遣到地上,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为要把他的百姓从罪恶中就出来,凡信靠他的必得救。这个得救是永永远远的,永不改变。
世人哪!你们要听!因为末日到了,不知哪一天这个世界就没了。去哪里呢?凡事相信主耶稣的人,神必把他们带到天上,就是乐园。那里好得无比,没有痛苦、没有疾病,没有烦恼,只有喜乐和平安。这样的地方你们向往吗?
如果你向往这样的生活,请你相信主耶稣,他为你献出了生命。只要你信他,只要你悔改以前所犯的罪,你就能得新生命,你就能活出新生命。这不是假的,
这是真的!!!

他们用灵魂离开身体的经历告诉你:
·百度——视频——罗林医生.............
·百度——网页——一个缅甸和尚的真实见证
·百度——网页——英国山姆医生
———— diyi个用科学证明灵魂存在..............
·百度——网页——天堂启示录、地狱启示录(卡特琳·巴斯德) ......
14 0 2011-07-13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