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调节土壤PH(酸碱度)方法有:
1、化学土壤改良是指施用化学改良剂改善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碱土)理化性质的过程。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硫磺、硫酸、腐殖酸、腐殖酸钙等。施用化学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溶液和土壤吸收性复合体中盐基的组成等。例如,施石灰于酸性土壤,可减弱土壤的酸度,亦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碱化土壤施用石膏,可降低土壤pH值和碱化度,对土壤结构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
2、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包含大量腐植酸),改良贫瘠、碱性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灌排水洗盐碱、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焚烧秸秆产生草木灰:是植物体燃烧后的残渣,草木灰含钾素约5%~10%,含磷1%~4%,含氮0.14%,含钙也多达30%左右(改良酸性土)。草木灰中的钾,绝大多数是水溶性的,属SX肥。可作追肥也可做基肥。草木灰不宜与硫酸铵、人粪尿等混用,避免损失氮素。贮存时要防止潮湿,以免养分流失。
3、生物技术,酵母菌生物技术,能够产生多种催化分解酸的有益微生物群体,作为进化型的生物技术结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技术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公害,农药污染,土壤板结,污染环境等问题。可以改良强酸碱土壤。使其趋向中性。
目前常用的小规模的多使用化学改良,如熟石灰改酸性土。硫酸亚铁改碱性土。
若是调节土壤P(磷):
土壤全磷, 自然土壤中全磷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类型、风化程度和土壤中磷的淋出情况。在耕地土壤中,全磷含量还受到人为因素如耕作、施肥等过程的影响。我国土壤的全磷含量大部分变化在200~1100 mg/kg之间。我国土壤全磷含量较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在施磷的同时更要注意活化土壤本身的磷素。
1.难溶性磷肥主要指磷矿粉和骨粉。它们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故称之为难溶性磷肥(或微溶性磷肥)。对于大多数作物来讲并不能直接利用其中的磷。这类肥料中的磷酸盐成分复杂,其中只有少数可被磷吸收能力强的作物吸收利用。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虽低,但后效较长。
2.普通过磷酸钙是我国使用量Z大的一种水溶性磷肥,施用过磷酸钙可快速提高土壤P的浓度。
3.在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上也大量施用钙镁磷肥,尤其是将其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肥效较好,受到农民欢迎。钙镁磷肥呈碱性反应,忌与铵(氨)态氮肥直接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