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5.1.1测点布设
土壤含水量测定的取样地点,在流域内应有代表性,这些测点应分别代表不同土壤、不同植被、不同耕作制度、不同坡向、不同坡度、不同地貌部位等,测点只有在能充分代表流域内地类特点的情况下,测到的土壤含水量才能代表整个流域的土壤水分状况。因此,在观测土壤水分前,应对流域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以确定土壤水分的观测点。每一地类测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取土点必须经过严格选定,要避开微地形,洼地、道路等,并制作固定标记。
5.1.2测定次数及测定深度
测定次数以掌握土壤含水量在时间上变化为原则,-般根据测试目的、测试地点的土质、植被及土壤保水能力确定观测的次数,按不同情况要求如下:
视天气变化情况和测试目的要求而定,-般在雨后或融雪前后;气温稳定到达零度以上,每隔10天、15天或一个月一次,一直到土壤冻结,停止观测,每次取样时间Z好在清晨。
暴雨前后应进行加测,暴雨后第1、2、3、……12天连续观测,求其土壤水分在自然条件下的水分消退过程。
测定深度,根据测定的目的要求确定士层测定深度,-般测定的深度为5、10、20、30……100cm,一般重复测定2~4次,上层土壤重复次数较下层土壤多些。
5.1.3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以士钻法为基本测法,此外尚有负压计法、电阻法、中子法、Y射线法等,为保证必要的精度,使用其它方法时,必须使用士钻法进行校正,以防存在系统偏差。
土钻法
仪器设备:烘箱,铝盒,土钻,天平(感量0.01g)。
测定步骤:在野外土壤水分观测点用土钻取样装入铝盒,每个观测点应作三次重复。在室内将装有土样的铝盒称重,称量出铝盒加湿土的质量W湿。揭开铝盒盖,放人烘箱中,在105℃下烘至恒重(约12h),从烘箱中取出铝盒,盖好盒盖,称量,即铝盒加烘干土的重量W干。
结果计算: 重量含水量%=(W湿-W干)/( W干-W)×
式中:W湿—-湿土+铝盒重g
W干—-干士+铝盒重g
W—-铝盒重g
体积含水量%=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
土钻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误差主要在于采样的代表性、天平的精确度以及在烘干过程中有机质氧化分解而损失的重量,同时粘粒仍能吸附部分水,因此,土钻法测定士壤含水量时,必须注意采样的代表性,为此可以增加采样的重复次数来弥补其代表性的不足。另外,测定含水量很高的粘质土壤时对土壤可以多烘烤3~4h.前后两次称重的误差不大于0.05g,即为恒定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