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雨天闲游 2016-04-24 00:00:00
- 如果艾滋病研究者要寻找到一种先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然后导致神经综合征类疾病的病原,慢病毒应作为shou选目标。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寻找艾滋病病原的研究却集中在一些已知的能引起免疫缺陷的病毒上,既有逆转录病毒,也有微小病毒和疱疹病毒。即使在发现HIV之后,确定其分类为慢病毒也用了.一年的时间 表1983年首次显示艾滋病可能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当时,巴斯德研究所的Barre-Sin-oussi及其同事从一个持续性淋巴腺病综合征(PGL)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含逆转录酶活性的病毒。当时,一些医生怀疑此综合征与艾滋病有关,但尚缺乏确凿的证据。由于在几例病毒感染者中观察到淋巴结肿大,许多医生Z初认为PGL是由一种已知的人类病毒如Epstein-Barr病毒(EBV)或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此外,巴斯德研究所分离到的逆转录病毒的特征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相似。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起初认定这种淋巴结分离到的病毒是上述人逆转录病毒家族的一员。这一观点也受到了在同一期《科学》杂志上同时发表的PGL病原和从艾滋病患者体内分离到然而,HTLV病毒的论文的影响。 然而,HTLV似乎不像是艾滋病的致病因子,其在细胞内复制水平很低,而且与细胞膜紧密相连。既然血友病患者可患艾滋病,那么这种病毒又是怎样经无细胞的血浆产物如第Ⅷ因子传播呢?另外,在血液中很少发现游离的HTLV病毒颗粒;而且HTLV非但不杀死淋巴细胞,反而可使淋巴细胞永生化而持续生长。因此,艾滋病患者特征性的CD4+细胞的减少不能用HTLV感染来解释。 Montagnier(艾滋病教授)与同事所做的进一步研究澄清了有关PGL病原体的这些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人逆转录病毒,虽然在感染CD4+淋巴细胞上与HTLV相似,但仍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些后来被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 LAV)的病原体,可在CD4+细胞中生长到很高的滴度,并可将其杀死,而不像HTIAV那样将之转化为永生的细胞系。这些对LAV的观察为逆转录病毒可能是艾滋病的病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其他几个实验室也在寻找引起这种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1984年初,Callo及其助手们报道了与HTLV不同的另外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他们将其命名为HTIV-Ⅲ。这种病毒是从成年和儿童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中分离得到的。他们观察到这种病毒的淋巴细胞嗜性和杀细胞特性。他们报道了HTLV-Ⅲ与HTLV-工、HTLV-Ⅱ的某些蛋白(尤其是p24核心蛋白)有交叉反应。因此,他们认为仍应将其归人HTLV家族,尽管这种新分离的病毒具有致细胞病变性且不能从感染的淋巴细胞中建立细胞系。 同时,Levy及其同事也报道了他们将之命名为艾滋病相关逆转录病毒(ARV)的鉴定。他们不仅从来自不同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患者,而且也从有症状和健康人群分离到了此病毒。在无症状个体中发现ARV首次提示了艾滋病病毒的携带状态。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出ARV与法国LAV株有一些交叉反应;而且,它在PBMC中可大量繁殖,杀死CD4+淋巴细胞,而不使细胞永生化。由此可见,这三种新发现的病毒具有相似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如同他们在1984年描述的那样,不仅能从艾滋病患者,也可以从其他有症状个体(如淋巴腺病患者)和健康人分离到病毒,这说明艾滋病的部分1沲床症状表现为PGL。 这三种原型病毒(LAV、HTLV-Ⅲ和ARV)很快就被确认为同属一个逆转录病毒组,而它们的性质提示其为慢病毒家族。它们与HTLV的蛋白完全不同,基因组的亲缘关系也较远,还不如与鸡逆转录病毒近。因此,Z初的HTLV-Ⅲ与HTLV有交叉反应的报道是不正确的,艾滋病病毒有许多区别于HTLV的特征。由于以上种种原因,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艾滋病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lV。 多项研究表明,HTLV-Ⅲ毒株与LAV毒株是同一毒株。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经将LAV送到NIH,在那里它似乎给NIH的实验室造成了污染。此现象解释了HTLV-Ⅲ和LAV间独特的分子相似性,这一点与ARV-2(现命名HIV-lSF2)及其他病毒株间具有的序列差异不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法国发现的病原体也是培养中污染的病毒。起初以为病毒是来自某病人(BRU)的分离株,后来发现实际上它来源于另一患者( LAI)。在混合培养中,LAI株生长速度大于BRU株。因此,现将LAV/BRU和HTLV-Ⅲ株统一命名为HIV-1LAI。 在随后的研究中,HIV相继从艾滋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神经综合征及几名健康个体的PBMC中分离出来。因此,这种病原体的广泛传播已引起了注意,而它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密切联系支持此病毒在这些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现HIV-1后不久,在西非分离出了另一型病毒HIV-2。虽然HIV-2的病程似乎长一些(HIV-2),但是两型病毒均能导致艾滋病。 现在已知,有些HIV-1感染者能维持长达28年的无艾滋病症状期,虽然一直能从其PBMC中分离到病毒,这些患者被称为“长期存活者”“长期不进展者”。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并不像典型的HIV引起的疾病那样,这些患者的CD4+细胞数量相对稳定。关于HIV感染后能够抵抗艾滋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是本书的主题之一。aware天猫
-
赞(15)
回复(0)
热门问答
- hiv-1是在哪年被首次分离获得
2016-04-23 08:08:15
411
1
- 香港,澳门分别在哪年回归祖国
2013-12-31 05:29:26
301
5
- 哪种检测器可获得样品的色谱图 的同时又能获得被分离组分的紫外光谱图
2016-10-20 04:14:18
293
1
- 获得目的微生物的纯培养分离技术有哪些
2015-11-25 08:02:39
462
1
- 剑灵海军帽怎么得 在哪获得龙头帽子
2017-02-04 20:29:58
353
1
- 1848年在研究酒石酸盐的晶体时,首次分离出旋光异构体的科学家是谁
2015-06-17 16:58:20
457
1
-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哪一时期啊?
2009-08-23 04:30:29
262
6
- 什么是碳14定年技术?
2013-06-08 01:28:19
307
2
- 苏格伦净水器首次使用怎么是净水
2015-08-18 15:40:50
297
1
- 剑灵限量龙头帽怎么获得 限量龙头帽在哪弄
2018-11-17 05:18:06
320
0
- 居里夫人是哪两年获得诺贝尔奖
2008-04-27 03:51:48
362
2
- fo带转速表的是哪年的
2018-11-12 22:17:17
281
0
- 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是什么?
2017-09-28 16:09:02
260
1
- 执业医师首次注册问题
- 在拿到执业医师证之前离开原来医院去其他医院上班,拿到证后首次注册一定要在原医院注册吗?还是可以在现在医院注册?如果要注册到现在医院具体需要什么步骤及手续?全国各地都一样吗... 在拿到执业医师证之前离开原来医院去其他医院上班,拿到证后首次注册一定要在原医院注册吗?还是可以在现在医院注册?如果要注册到现在医院具体需要什么步骤及手续?全国各地都一样吗? 展开
2013-10-27 23:14:04
494
5
- 怎样获得偏振光?什么是起偏角
2017-11-21 20:59:26
878
1
- F1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是哪年开始使用的
2018-11-12 02:20:32
353
0
- 一个地方的年降水量是怎么测量的 ?
- 谢谢
2016-07-10 04:57:20
384
2
- 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年和()年.
2016-04-21 15:42:03
364
1
-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乙醇和水 苯和苯酚 乙醛和乙酸 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这题怎么做???
2010-12-25 14:33:21
323
3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