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维生素遇到多少度的高温 其性质会发生变化

南航客舱 2017-09-23
评论
全部评论
允浩先森
  1.温度是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在高温条件下贮藏,以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叶酸损失较显著,加热4小时,维生素A失活;大量研究显示,炸制、烘焙、熏制维生素B1损失很多,面包烘制过程维生素B1损失20%~30%,采用碱性蓬松烘烤的饼干、糕点中,维生素B1几乎全部破坏(见表1)。食物中叶酸烹调损失率为50%~90%,实验证明,加热100℃15min,食物中叶酸量下降50%。在正常贮藏条件下,维生素B2、烟酸较稳定,干燥的维生素B2,在120℃加热6小时仅少量破坏,烟酸在维生素预混剂中经24个月存放在室温35℃,保留率均为99%。 2. pH值对维生素稳定性影响较为明显。碱性条件和弱酸条件下维生素A比较稳定,但在无机强酸中不稳定,易发生脱水反应,生成脱水维生素A,活性仅为维生素A的0.4%。维生素B1水溶液在酸性环境中,质子化的维生素B1稳定性Z高很稳定,不易分解,酸碱度在5时,加热至120℃仍可保持其生理活性,酸碱度在3时,即时加高压蒸煮至140℃,1小时破坏也很少;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维生素B1的噻唑环开环形成硫醇,易被氧化和受热破坏,受热导致维生素B1亚甲基桥断裂,pH>6以上降解速度上升,pH>7时受热,绝大部分或全部分解,甚至在室温下存储,亦可逐渐破坏,pH达到8以上噻唑环完全断裂,高温可以使维生素B1完全破坏。维生素B2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在120℃加热6小时仅少量破坏,但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变质,如在1%氢氧化钠中,24小时即可完全分解。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pH<4易破坏,但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对热稳定,加热至100℃1h也不被破坏。维生素C的水溶液pH过高过低都能使维生素C的内酯环水解,并可进一步发生脱羧反应生产糠醛。
6 1 2017-09-24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