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18701914206he 2016-06-12 00:00:00
- 实验步骤:菌种鉴定工作是各类微生物学实验室都经常遇到的基础性工作.不论鉴定对象属哪一类,其工作步骤都离不开以下三步:①获得该微生物的纯种培养物;②测定一系例必要的鉴定指标;③查找权威性的鉴定手册. 一、经典分类鉴定方法 群体:菌落形态,在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等 * 形态 个体:细胞形态,染色反应,各种特殊构造等 * 营养要求:能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 生理、生化反应 酶;产酶种类和反应物性等 * 代谢产物:种类,产量,显色反应等 * 经典指标 生态特性:生长温度,对氧的需要,宿主种类等 * 生活史特点 * 血清学反应 * 噬菌体的敏感性 * 其它 经典分类法 经典分类法是一百多年来进行微生物分类的传统方法.其特点是人为地选择几种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并在分类中将表型特征分为主、次.一般在科以上分类单位以形态特征、科以下分类单位以形态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加以区分. * A. 能在 60 o C 以上生长 * B. 细胞大,宽度 1.3~1.8mm ………………… 1. 热微菌属 ( Thermomicrobium ) * B. 细胞小,宽度 0.4~0.8mm * C. 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生长 * D. 能在 pH4.5 生长 …………………………… 2. 热酸菌属 ( Acidothermus ) * DD. 不能在 pH4.5 生长 …………………………………… 3. 栖热菌属 ( Thermus ) * CC. 不能以葡萄糖为唯yi碳源 ……………… 4. 栖热嗜油菌属 ( 栖热嗜狮菌属 Thermoleophilum ) * AA. 不能在 60 o C 以上生长 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各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微生物分类鉴定工作有了飞速发展.对微生物鉴定工作来说,已从经典的表型特征的鉴定深入到现代的遗传学特性的鉴定、细胞化学组分的精确分析以及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值分类研究等新的层次上. * (一)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 DNA是除少数RNA病毒以外的一切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每一种微生物均有其自己特有的、稳定的DNA成分和结构,不同微生物间DNA成分和结构的差异程度代表着它们间新缘关系的远近.因此,测定每种微生物DNA的若干重要数据,是微生物鉴定中极其重要的指标: 1. DNA的碱基组成(G+Cmol%)* 每一个微生物种的 DNA 中 GC mol% 的数值是恒定的,不会随着环境条件、培养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同一个属不同种之间, DNA 中 GCmol% 的数值不会差异太大,可以某个数值为ZX成簇分布,显示同属微生物种的 GC mol% 范围. DNA 中 GC mol% 分析主要用于区分细菌的属和种,因为细菌 DNA 中 GC 含量的变化范围一般在 25 %~ 75 %;而放线菌 DNA 中的 GC 比例范围非常窄 (37 %~ 51%) .一般认为任何两种微生物在 GC 含量上的差别超过了 10 %,这两种微生物就肯定不是同一个种.因此可利用 G+C mol %来鉴别各种微生物种属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远近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亲缘关系相近的菌,其 G+C mol %含量相同或者近似,但 G+C mol %相同或近似的细菌,其亲缘关系并不一定相似,这是因为这一数据还不能反映出碱基对的排列序列,而且如放线菌的 DNA 的 GC mol% 在 37 ~ 51 之间,企图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区分放线菌的几十个属显然是不现实的.要比较两种细菌的 DNA 碱基对排列序列是否相同,以及相同的程度如何,就需做核酸杂交试验. 1. DNA的碱基组成(G+Cmol%)* 1)每个生物种都有特定的GC%范围,因此后者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指标.细菌的GC%范围为25--75%,变化范围Z大,因此更适合于细菌的分类鉴定. * 2)GC%测定主要用于对表型特征难区分的细菌作出鉴定,并可检验表型特征分类的合理性,从分子水平上判断物种的亲缘关系. * 3)使用原则: * G+C含量的比较主要用于分类鉴定中的否定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碱基组成,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G+C含量,若不同生物之间G+C含量差别大表明它们关系远.但具有相似G+C含量的生物并不一定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近的亲缘关系. 1. DNA的碱基组成(G+Cmol%)* 同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G+C含量差别应在4~5%以下;同属不同种的差别应低于10~15%.所以G+C含量已经作为建立新的微生物分类单元的一项基本特征,它对于种、属甚至科的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 * 若二个在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及其相似的菌株,如果其G+C含量的差别大于5%,则肯定不是同一个种,大于15%则肯定不是同一个属.
-
赞(8)
回复(0)
热门问答
- 为什么dna-rrna杂交能比较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
- 核酸分子杂交为什么不能在rna和rna之间
- 为什么核酸分子杂交不可以在rna和rna之间?
- 为什么核酸分子杂交不可以在rna和rna之间?
- 分子杂交技术与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之间有什么联系
- 拉曼光谱之间比较可以归一化比较吗
- 秦兵马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 SAO2 和 SPO2之间的关系?
-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SAO2和SPO2有什么区别?我知道一个是动脉血氧饱和度,另一个是血氧饱和度,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呢?对于COPD的病人,哪个数据更有监测意...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SAO2 和 SPO2有什么区别?我知道一个是动脉血氧饱和度,另一个是血氧饱和度,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呢?对于COPD的病人,哪个数据更有监测意义呢? 那应该监测COPD患者的SAO2呢?还是SPO2?哪个具有实际意义,我不是很懂,谢谢大家了 展开
- 电导率和二氧化硅之间的关系
- 电导率和二氧化硅之间的关系
- 各摆锤长度之间的关系
各摆锤长度之间的关系
2. 5〜2. 7定义了三种摆锤长度。它们是摆轴轴线分别至打击ZX(切)、摆锤ZX(Lm)和质心 (Lg)的距离。
摆锤长度Lr可以通过测量摆锤摆动周期TP来确定[见公式(1)]。
回转长度La不能直接测量,它由公式(A. 1)得出(以米为单位);
La = •/T7mp ( A. 1 )
式中:
mP——摆锤质量,单位为千克(kg)(由称重测出);
I——摆锤的惯性矩,单位为千克二次方米(kg/m。),由公式(A. 2)给出:
J = J r2 dm ( A. 2 )
0
式中:
r一-至摆轴的距离,单位为米(m) O
摆轴轴线至摆锤ZX的距离lm可以通过测量将摆锤支承到水平位置时的水平力矩Mh[:单位为牛 顿米(Nm)]来确定,由公式(A. 3)给出:
Mh = g , J rdm
(A.3 )
式中:
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则ZX长度Lm由公式(A. 4)给出:
根据公式(A. 3),得出公式(A. 5);
Lm — rdm
77lp J
0
(A.4 )
摆锤长度公式(1)可用下式代替:
r _ Mh
Lm —
gmp
(A. 5 )
S _ mPLM
T A.6 )
从公式(A. 1)和公式(A. 6)看出,回转长度代表ZX长度和摆锤长度的几何平均,见公式(A. 7):
给=料 (A.7 )
Lm
不等式(A. 8)也能证明:
LM < LG < Lp ( A.8 )
这些公式是根据数学推导得出的。由于落下高度/7M=LM(l-coSao), a°是起始角[见图lb)],势 能E=HM-mP-g可以用Lm和a。计算。将公式(A. 5)代入,得到公式(3)。
- 焦距 光圈 快门速度之间关系
- 25℃时,水溶液中ph和poh之间的关系为什么
- 比较pcr技术和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异同
- 空间、域名与IP之间的关系?
- RT
- 组态软件、PLC、智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 LED,CRT,LCD三者之间的关系
- 玩FPS类游戏的时候选择哪一类的显示器、... 玩FPS类游戏的时候选择哪一类的显示器、 展开
- K和°C之间的转换关系
-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Pa(即牛顿每平方米),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温度的单位为K,R的量值为R=8.31N·m/(mol·K)。那么1K等于多少°C?或者解释一下K和°C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Pa(即 牛顿每平方米),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温度的单位为K,R的量值为 R=8.31N·m/(mol·K)。 那么1K等于多少°C?或者解释一下K和°C关系。 展开
- 电感电容振荡器频率之间的关系
- 某振荡器如图,若要让他们组成的振荡器的类型分别为电感三点式与电容三点式,择每个回路的谐振频率f1,f2,,f3与电路的振荡频率f0有什么样的关系?谢谢各位高手!... 某振荡器如图,若要让他们组成的振荡器的类型分别为电感三点式与电容三点式,择每个回路的谐振频率f1,f2,,f3与电路的振荡频率f0有什么样的关系? 谢谢各位高手! 展开
- 亲缘鉴定,是不是可以做DNA
- 几种核酸杂交技术的比较 点杂交实验原理、步骤
- 水泵的功率扬程流量之间的关系?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