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石英的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形状等方面进行描述

qianqian890822 2016-06-20
石英的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形状等方面进行描述... 石英的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形状等方面进行描述
评论
全部评论
下岛方
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各学习领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一)生命世界

1.植物的特征

·凤仙花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人们根据植物茎的软硬程度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和叶柄。

·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

·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2.动物的特征

·蚕是从蚕卵里孵出来的。刚孵出的小蚕称为“蚁蚕”。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

·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吐丝结茧,变成蛹。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

·金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身上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变态。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各种动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亡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3.人体及健康

·人的身体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的牙齿按不同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合理搭配膳食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保证我们的健康成长。

·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

·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也会增加。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4.生物及其环境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生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

·生物有Z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

·许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动植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

·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具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人类与环境

·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人们通常用填埋法和焚烧法来处理垃圾,不同的垃圾处理法各有利弊。

·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水污染对我们的健康危害更直接、更大。

·大多数污水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重新被利用。

·人类面临着垃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加速灭绝等系列环境问题。

(二)物质世界之物质变化

1.物质的材料与结构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

·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不同的材料,它们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等物理性质是不同的。

·根据材料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材料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圆顶形和球形是拱形的组合,所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三角形和四边形是Z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Z好。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现代大桥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各具特点。有的大桥综合利用了拱形、框架、拉索各种结构的特点。

·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2.水及其变化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水降到0℃时会开始凝固成冰。

·固态的冰升到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之后会凝结成小水滴。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3.物质的溶解

·食盐、白糖等固体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晶体。

·物体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也能溶解一定的气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三个因素的影响。

·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水分的方式分离出来。

4.物体的运动和力

·橡皮筋、弹簧等物体被拉长或绞紧时会产生弹力。

·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气球动力小车是被反冲力推动而前进的。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长度就越长。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大小用“牛顿”来表示。

·运动的物体因为摩擦而受到的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运动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有关。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一定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害。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动力、摩擦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小赛车的性能。

5.物体的沉浮

·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的沉浮状态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本身的体积大小(排开的水量)来实现。

·船是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制作的。材质轻、排水量大的船,载重量就大。

·在水面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量有关。

·物体的沉浮与所浸液体有关。液体溶解了其他物质后,浮力会发生变化。

·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时,会下沉,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时,会上浮。

6.工具和机械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我们应选择合适的工具。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相对位置有关。

·杠杆按是否能省力可分成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轮轴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而组成的,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在提升重物时,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行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并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传递力量。

7.物质的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

·铁会生锈,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可见的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铁生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三)物质世界之能量表现形式

1.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鼓膜产生振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

2.光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等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光线越强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人们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关。

·物体的颜色越浅、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温度就越低。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热和保温等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简易的显微镜是由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组合而成的。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3.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从电源中流出的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就会发光。

·导线、电池(电源)和小灯泡(用电器)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叫做电路。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绝缘体。

·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电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4.热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物体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说明了物体的热量在增加或减少。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为37℃、水结冰的温度为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空气以及许多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递。

·不同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金属的传热性能比较好。

·各种不同材料的吸热和散热能力是不同的。

5.磁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Z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铁的磁力会发生变化。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磁铁摩擦钢针能使钢针具有磁性。

6.能量转化

·通电后的导线会产生磁力,能使指南针的磁针产生偏转。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绕线方向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产生动力的。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贮存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四)地球与宇宙世界

1.大气及其变化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是会流动的。

·空气会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也可以用风速等级来表示。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来测量。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在一段时间里,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都会发生变化。

2. 岩石和矿物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矿物的显著特征是有效描述矿物和识别矿物的基础。

·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都是常见的地形。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变化很猛烈,而有的变化则很缓慢。

·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蚀。

·风化、侵蚀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4.时间的测量

·古人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等方法来计时。

·水钟根据计时方法不同,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

·“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滴水孔的大小、出水容器的水位高低等有关。

·同一个摆每次摆动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摆摆动的快慢主要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锤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摆线的长度,从而影响摆的快慢。

·摆锤通过摆钟齿轮操纵器来使指针运转的。

5.地球运动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地球围绕地轴做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叫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6.探索宇宙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运动。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

·月球地貌的Z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

·在月球公转过程中,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会发生日食或月食的现象。

·以太阳为ZX,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太阳系。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星空划分成不同区域,称为“星座”。

·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15 0 2016-06-21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