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彗痡衟 2014-12-18 00:00:00
- 本周内,我们学习了透镜及其成像规 律。 我知道了: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两 种。中间比边缘后的是凸透镜,而中间 比边缘薄的就是凹透镜了。经过透镜后 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光 前经过折射后会交于一点,那个点就是 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交于 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 平行射出。因为他们都遵循光的折射定 理,光路可逆。而还有一种特殊现象, 经过光心的光线不会改变传播方向。 凹透镜则有发散作用,光折射后不会有 焦点,但是他们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主光 轴于一点,叫做虚焦点。 凸透镜有着神奇的应用:用冰取火。听 上去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很简单。只 需要把冰磨成一个凸透镜,放好易燃 物,正对太阳,就可以利用凸透镜对光 的汇聚作用将物体点燃了。 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景物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 示。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v 表示。 我们用光具座做了一个试验。实验时应 先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他们的 ZX与烛焰ZX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 度上,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 央。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 变,改变蜡烛或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我发现,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 大小。物距减小,像距就会变大。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物近像远像 变大。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 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 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 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 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次实验让我懂得了生活中还有其他应用,如眼睛就是一样 的道理。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 就相当于光屏。 当人近视了,像就会折射到视网膜前 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使光经过凹 透镜后发散,在经过晶状体折射到视网 膜上,形成清晰了像。近视程度不同, 所需要佩戴的眼睛厚度也不同。而远视 眼则相反。 通过学习了“奇妙的透镜”这一章,我涨 了不少见识,也了解到了物理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我一定要学好物理这门科 目!
-
赞(6)
回复(0)
热门问答
- 透镜的启示600字作文
2014-12-17 05:33:40
307
1
-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 kuaijijijiji... kuaijijijiji 展开
2009-03-23 21:18:09
417
6
- 传吸管比赛作文600字
2015-04-11 22:15:07
271
1
- 温度为话题600字作文
2016-08-12 16:27:51
276
5
- 缝鞋套作文四下600字
2016-03-30 17:06:05
464
1
- 一缕书香一缕阳光作文600字
2017-11-20 23:38:40
307
1
- 蒙牛参观3车间作文600字
2015-10-12 05:44:43
390
2
- 奇特的机器人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7-11-22 04:14:17
266
2
- 怎样写一篇设计机器人600字的作文
2017-11-19 16:41:51
328
1
- 初三作文(阅读的那些事)600字
2018-11-13 19:26:22
241
0
- 编小报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2009-03-21 16:13:54
439
5
- 小学六年级作文,记事作文,600字以上,题目《力量》,谢谢!
2011-02-08 04:24:25
287
2
- 以 打开记忆的开关 为题600字作文
2017-03-17 09:24:41
536
2
- 让垃圾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作文600字以上
- 让垃圾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作文600字以上
2015-08-17 13:07:22
251
1
- 以"我心目中的原子"为题的600字的作文
2018-11-21 13:14:54
306
0
- 生物给我们哪些启示 发明 不要 雷达 苍蝇 400字作文 在线等
2011-03-21 02:54:58
408
2
- 大自然的启示
- 要内容急不要作文... 要内容 急 不要作文 展开
2010-04-04 01:57:00
314
3
- 吸管穿过土豆的启示.有什么启示啊
- 给你一支吸管,一支普通的喝牛奶的吸管,再给你一个土豆,一个刚从菜市场买来的拳头大的土豆。请问,你能用吸管穿透土豆吗?不能!——大概你会这样说。那么,再给你一个辅助工具——杯... 给你一支吸管,一支普通的喝牛奶的吸管,再给你一个土豆,一个刚从菜市场买来的拳头大的土豆。请问,你能用吸管穿透土豆吗? 不能!——大概你会这样说。那么,再给你一个辅助工具——杯子,情况又会怎样呢? 就让我们亲自动手试试吧。先将土豆架在杯子上,接着用右手的四指抓紧吸管,再用拇指扣紧吸管的顶端,Z后用力向下扎去——吸管霍然穿透土豆!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要用拇指扣紧吸管的顶端。这样一来,被隔绝了空气流动的吸管就会变得非常坚硬,足以穿透土豆。一支纤细的吸管,真的有这个能力穿透一个土豆。 这个小小的实验令我异常警醒。十几年来,有多少“不可能”只存在于我的头脑中而不存在于这个现实世界里,而我,因为心中的“不可能”,我又错过了多少尝试的机会啊! 当吸管穿透土豆时,它也穿透了我心中所有的成见 对与吸管穿透土豆有什么启示啊,尽量多写点,谢谢大家了 展开
2013-07-08 05:43:25
1037
4
- 12.大自然的启示
- 大自然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大自然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展开
2009-03-16 00:53:55
441
6
- 关于半导体的一片600字论文
- 关于半导体的一片600字论文
2016-03-17 08:07:42
280
1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