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谱仪测量中如何区别以下粒子?
-
在质谱仪测量中,要是出现了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质量的二倍但两种粒子电荷量相同和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电荷量的二倍但质量相同时,如何区别这四种粒子?... 在质谱仪测量中,要是出现了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质量的二倍但两种粒子电荷量相同和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电荷量的二倍但质量相同时,如何区别这四种粒子? 展开
全部评论(3条)
-
- *yu65498 2013-09-23 00:00:00
- 质谱是测试核质比的仪器,领外你的问题可以根据同位素峰来区分
-
赞(20)
回复(0)
-
- sunrain2003 2013-09-17 00:00:00
- 请参考如下等资料:http://www.jyeoo.com/physics2/ques/detail/ac2d33a6-fedf-4820-a770-8b818c7bec56
-
赞(16)
回复(0)
-
- jscuan123 2013-09-25 00:00:00
- 这种isomer的问题一般都是质谱里面比较头疼的,不过质谱里面有一个比较忌讳的东西,就是multiple charge,一个粒子上Z好只带一个电荷。区分m/z相同的粒子,通常需要在质谱前端耦合。可以用色谱去耦合,也可以用ion mobility analyzer耦合来区分。在化学电离质谱中,可以使用不同的reagent(中文应该叫反应物),比如在质子转移质谱中PTR-MS,可以使用水也可以用酒精也可以用硝酸,这三种物质的proton affinity(亲核性么……)不同,用H3O+可以把质子转换给大多数有机物,因为水的proton affinity 大概是707kJ/mol,然而酒精,(CH3CH2OH)H+的proton affinity是770kJ/mol,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特定的选去不同的物质。 在后端耦合的方法,有在四级杆后面加上一个ion trap(离子阱?),然后把具有同样荷质比的东西通过电场稳定在离子阱中间,然后充入氩气,让Ar原子和被困离子碰撞,之后检测产生的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下一个四级杆,重新选择,根据碎片不同,来判断同一个荷质比下面都有什么样的物质。 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所以大多还是需要耦合其他方法来选择同样荷质比的东西,直接在质谱信号中想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
-
赞(10)
回复(0)
热门问答
- 在质谱仪测量中如何区别以下粒子?
- 在质谱仪测量中,要是出现了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质量的二倍但两种粒子电荷量相同和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电荷量的二倍但质量相同时,如何区别这四种粒子?... 在质谱仪测量中,要是出现了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质量的二倍但两种粒子电荷量相同和一种粒子是另一种粒子电荷量的二倍但质量相同时,如何区别这四种粒子? 展开
- 质谱仪中的粒子是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吗
- 粒子尘埃计数器测量多大的粒子
- 质谱仪测量的是什么 ?
- 质谱仪 粒子进入磁场的轨迹为什么是个半圆
- 光谱仪和质谱仪的区别
- 光谱仪,质谱仪,极谱仪的区别
- 谁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作用,请告知,谢谢
- 如何探测高能粒子?
- 在LabVIEW中如何对时间进行精确测量
- 高中物理电磁部分--一道关于质谱仪发射粒子的题,求解!谢谢!!
- 【AM-AN-22025A】标准粒子在光散射研究中的应用
全文共1834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关键词:标准粒子;米氏散射
光的散射(scattering of light)是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偏离原方向的光称为散射光。散射光频率不发生改变的有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大粒子散射;频率发生改变的有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和康普顿散射等。而标准粒子在光散射研究领域一般研究的是粒子的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大粒子散射,这三种散射划分是根据入射光λ与散射粒子的直径d之间的比例大小来确定的:
①当散射粒子的直径d与入射光波长λ之比(d/λ)很小,即数量级显著小于0.1 时,则属于瑞利散射,散射光强与波长的关系符合瑞利散射定律,即散射光强与入射光的波长四次方成反比,与粒径的六次方成正比。
②当散射粒子粒径与光波长可以比拟(d/λ的数量级为0.1~10)时,随着粒子直径的增大,散射光强与波长的依赖关系逐渐减弱,而且散射光强随波长的变化出现起伏,这种起伏的幅度也随着比值d/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这种散射称为米氏散射。
③当粒子足够大时(d/λ>10),散射光强基本上与波长没有关系,这种粒子的散射称为大粒子散射,也可称之为衍射散射(菲涅尔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
瑞利散射可以说是米氏散射理论模型在小粒子端的近似形式,而衍射散射也可以说是米氏散射理论模型在大粒子端的近似形式,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了解标准粒子应用于米氏散射理论对其光散射特性研究中,入射光波长、标粒直径以及入射光偏振角对散射光强的影响。
1
入射光波长对散射光强分布的影响
图1.1 是相对折射率m=1.589/1.333,标准粒子直径d=2μm,入射光偏振角φ=45°时,由Mie散射理论及其他相关公式编程计算得到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对于直径为2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在水中的散射情况,入射光偏振角为45°时,随着入射波长λ的增大,散射光强由主要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内(波长λ为0.2um时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在10°散射角内)逐渐变为集中在前向稍大角度内(波长λ为0.8um时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在30°散射角内),若继续增大波长,散射光强集中的角度也将继续增大。从图1.1可以看出,波长较短时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内,并且波长越短散射光强集中的角度越小。
图1.1:当m=1.589/1.333,d=2μm,φ=45°时,对应于不同的波长,散射光强与散射角间的关系曲线。
聚苯乙烯微球直径对散射光强分布的影响
图2.1是用可见波段中的0.65μm波长的入射光,在偏振角为45°时,聚苯乙烯微球在水中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以看出,微粒直径越大散射光强越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内,粒径大于2μm的粒子的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在前向散射角约20°内,因此在此种条件下收集前向小角度的散射光强即可获得粒子的较好信息。
图2.2是入射光波长为6μm,偏振角45°时,聚苯乙烯微球在空气中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知,所用波长较大时,较大粒子的散射光强不再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内而是集中的角度逐渐变大,例如粒径大于8μm的粒子的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在前向散射角约40°内。
图2.1:当m=1.589/1.333, λ=0.65μm, φ=45°时,对应于不同的微粒直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间的关系曲线。
图2.2:当m=1.589, λ=6μm, φ=45°时,对应于不同的粒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间的变化曲线
入射光偏振角对散射光强分布的影响
图3.1是入射光波长为0.65μm,直径为0.2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在空气中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以看出,此种情况下入射光的偏振角不同散射光强与散射角间的关系曲线有很大变化,散射光强分布比较分散,说明此时散射光强的角分布与偏振光的偏振角有关。
图3.1 当m=1.589, λ=0.65μm, φ=0.2μm时,对应于不同的偏振角,散射光强与散射角间的变化曲线。
结论
以上为应用米氏散射理论针对聚苯乙烯微球标准粒子的光散射性质进行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波长较短时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内,并且波长越短散射光强集中分布的角度越小。收集前向小角度的散射光可大致反映粒子散射信息。
(2)进行聚苯乙烯微球标粒散射方面的研究时,应该选择可见光波段中波长较短的作为光源,这样既可以得到较好的粒子散射信息,又可以避免光源对人体造成伤害。
(3)粒子直径较大时散射光强主要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内,并且粒子直径越大散射光强越集中分布在小角度内;若所用波长较大时,较大粒子的散射光强不再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内而是集中分布的角度逐渐变大。
参考资料
1.李建立.基于光散射的微粒检测.烟台大学理学院硕士论文,2009:22-25.
- 粒子计算器中2.83l/min什么意思
- 用温度计测量0度以下,读数
- 如何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导电粒子
- 在labview中如何测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
- 微脉冲激光雷达如何处理区分球形粒子与非球形粒子?
- 求粒子在离心机离心管中的受力分析,考虑重力吗?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