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社区

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蒸发皿周边析出的固体及时拨入溶液中?

可可妹妹2009 2008-10-09
RT... RT
评论
全部评论
感性的只需把
原因有2,
1是蒸发皿周边相比溶液中温度较高,固体颗粒长时间处于蒸发皿表面,容易分解或者氧化,Z后可能污染结晶出的产品,当然影响产率也是一方面。
2是在浓缩过程中,得到的晶粒颗粒往往含有结晶水,或者在颗粒内包含有溶液,在过分受热的情况下,这些水要冲破晶粒,挥发出来,此时晶粒飞溅出去,产品损失是小,如果溅到眼睛里或者有其他危险性(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等),就麻烦了。
16 0 2008-10-14 0条评论 回复
jake_george
蒸发皿周边的温度比较高,析出的晶体有可能不稳定,在高温下会分解,也有的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总之会造成实验的误差
5 0 2008-10-10 0条评论 回复
自由圣帝
如果不及时拨入溶液中,因晶体受热不如液体均匀,可能会有晶体飞溅出去,造成损失。
13 0 2008-10-10 0条评论 回复
张莹20080106
液体蒸发时,蒸发皿周围的水先被蒸干,所以温度将高于100度,并继续上升,Z终蒸发皿周围的温度很高,此时如果不把析出的晶体拨入溶液,晶体可能会因高温而变质,有的会分解,有的会因为高温而使晶体爆裂,造成危险。
11 0 2008-10-11 0条评论 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社区主题
加载中...
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