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病为公害病的一种。1956年左右于熊本县水俣市附近发生,经确认后依地得名。不久,于新潟县发现的新公害病亦称为水俣病。其区别为:前者称熊本水俣病;后者则为第二水俣病或新潟水俣病。
以上两种水俣病,与痛痛病、四日市喘息并列为日本四大公害病。 [编辑本段]【名称】 “俣”,日文原作“俣”字。《名义抄》音“疑辅反”、《汉语大字典》释为“‘俣’的新字形”,日语训读“また”。
“水俣症”一词。其解释若下:“病名。由于工厂排放废水,使有机水银经过海生物分级浓缩,Z后在人体累积至一定程度而发病。受害的主要器官为大脑皮质,主要症状有隧道视野、运动失调震颤、语言障碍等。”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水俣病实际为有机汞的中毒。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重者例如神经错乱、思觉失调、痉挛,Z后死亡。
发病起三个月内约有半数重症者死亡,怀孕妇女亦会将这种汞中毒带给胎中幼儿,令幼儿天生弱智。
先天性水俣病是世界上第1个因水体污染诱发的先天缺陷,是由于甲基汞中毒引起,由于是1953年在日本南部沿海的熊本县水俣湾发生,故以地名称之。当时甲基汞来源于一家氮肥公司,在生产乙醛和氯乙烯过程中,将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水生生物摄入甲基汞并蓄积于体内,又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在污染的水体中,鱼体内甲基汞比水中要高万倍,人们因食污染水中的鱼、贝而中毒,3年中死亡40余例。水俣病发生2年后开始出现先天性水俣病。此后日本其他地方也有本病发生。先天性水俣病是母体摄入甲基汞,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神经系统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精神迟钝,协调障碍,共济失调,步行困难,语言、咀嚼、咽下困难,生长发育不良,肌肉萎缩,大发作性癫■,斜视和发笑。病儿大都在3个月后出现各种症状。病儿家族中没有精神病、痴呆及神经病患者,没有分娩异常情况。其病史的共同特点是,孕妇都吃过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病儿家中有64%家属有急性水俣病史。小儿发汞高于母亲发汞20%~30%。脐带血汞高于正常儿。母亲乳汁中甲基汞含量也高。此后有些人出现神经症状,有些人确诊为水俣病。我国也发现松花江及邻近河流渔村儿童有食甲基汞污染的鱼类而影响神经肌肉随意运动功能使握力降低,眼手协调功能下降,记忆力较差等。因此,对含汞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0.05mg/L(按汞计)以下方可排放,地面水及饮用水汞的Z高容许浓度为0.001mg/L,粮食为≤0.02mg/kg,薯、蔬菜、水果、牛乳为≤0.01mg/kg,肉、蛋(去壳)、油≤0.05mg/kg,鱼≤0.3mg/kg(其中甲基汞≤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