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日食
-
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日食,应该如何调整相机的有关参数,才能拍出Z好的效果 (我的相机是canon ixus 980is)
全部评论(4条)
-
- a5233191 2009-07-13 00:00:00
- 那别人制造望眼镜干什么用的呀!
-
赞(5)
回复(0)
-
- 痉裙厍凸傻 2009-07-10 00:00:00
- Z长的焦距 Z小的光圈 加曝光补偿1
-
赞(8)
回复(0)
-
- 冷冷不过人心50 2009-07-10 00:00:00
- 手动曝光,使用Z小的光圈孔径(光圈数码Z大)和尽可能快的快门速度,1/500秒或1/1000秒,都试一下。如果这样的速度仍然曝光过度,可以找个玻璃片熏黑挡在镜头前面减光。
-
赞(7)
回复(0)
-
- 帝王_站代硣d 2009-07-14 00:00:00
- 日食拍摄(寇文老师的课件) (寇文老师的课件) 数码相机在日全食时的使用: 数码相机:单反、傻瓜都可以用在日食的拍摄上。 熟练掌握所用相机的使用方法。 所拍摄的内容: 大尺度带地景的全食风光:广角、标头。 日全食和大行星、明亮恒星的合影。广角、标头。 日食串象:广角镜头,提前计算设计,安排拍摄角度、时间间隔。 日食全过程、贝利珠、日珥、色球层、日冕(内冕、外冕) 月面的灰光:日冕会曝光过度。 其他地面有特色的景物。 镜头的焦距:广角、中焦、长焦 望远镜的选择: 对望远镜的要求:口径、焦距、成像质量 建议使用短焦折射镜,口径60-80毫米即可,焦距500毫米上下。 望远镜和相机的连接: 卡口转接环,放大摄影支架、尼康口、佳能口等等 数码相机的几个重要参数的设定: 拍摄方式:手动 曝光速度:1/8000-1秒以上 光圈: ISO的设定:原则是尽可能低一些。根据具体情况定。感光度和曝光时间成反比。感光度设的太高影响图像质量。 影像品质:像素调到Z大。 存储介质:CF卡,容量、备用。事先计划好,保证够用,尽量不要在全食前后换卡,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电池的备份:保证电池有电,Z好备两块以上的电池,全食前一定要确认电池电量,Z好是更换一块。 调焦:借助日面上的黑子仔细调焦。如果没有黑子只能看日面的边缘,但有一定难度,要靠平时经验。 结论:对自己使用的相机一定要熟悉。关键时刻别人是指望不上的。 日食的过程: 初亏:和平时拍摄太阳一样,抓紧时间调焦,试验曝光时间。Z好事先有一个统筹的计划,比如每隔3或5分钟拍一张。 食既:食既前几分钟要小心取下减光板,准备抢拍贝利珠。然后按部就班调整曝光时间,连续拍摄。曝光时间从Z快逐渐减慢,比如:1/8000秒-1秒 食甚:全食过程尽可能多拍,事先做好计划,根据全食时间的长度、本人每拍摄一张的平均速度安排好拍摄的曝光速度。建议食甚过后曝光速度再加快。 生光:生光前曝光速度加快到1/2000秒-1/8000秒,准备抢拍贝利珠。 复圆:生光后在加上减光板,拍摄偏食。 拍摄时注意: 望远镜的减光: 一定要牢固可靠、方便取下、方便安装上。注意安全。 中性滤光片:直径5-6厘米(限制了望远镜的口径),注意:调焦问题,由于镜片质量问题,取下有影响焦距的问题。 巴德膜:目前Z流行 0.012mm厚 目视:5.0 减光10000倍 摄影:3.8 自己用巴德膜制作减光板,事先要多试拍,积累经验。 随机应变,根据天气情况作好应变准备。 比如天气不太好时,可能要取下减光板。 不推荐其他方式: 烟熏玻璃、废胶片、电焊片、磁盘片、水中滴墨汁 拍摄时Z好要用快门线或遥控器: 尽可能减小相机的震动。 实在没有这些一定要注意用手按下快门时的力量。 支架安放的环境也很重要: 赤道仪安放时找北,白天没有北极星,需要指北针、水平泡。 三角架要很地面扎实。 互相之间不要干扰,保持一定的距离。 提示: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掌握观测地点见食情况,各个阶段的开始时间。 相机电池充电、提前清空存储卡 调焦:成败的关键,平时积累经验。有条件的话把拍的照片在电脑上显示。 全食之前一定要注意把减光装置去掉!!切记!! 取下减光板时一定不要改变焦距。 抢拍贝利珠:曝光时间的掌握,快 色球层 :曝光时间要快 日珥 : 曝光时间要快 日冕:从快到慢 1/8000秒-1秒以上 支架: 轻便的赤道仪、稳定结实可靠的三角架。 不一定非要电动跟踪。 一定要考虑携带的成本。 操作要熟练,平时多练习使用。 选择观测地点时,一定要注意日落方向不要有遮挡。 Z好一个人只干一项工作,不要贪多,顾此失彼,那个也干不好。 以上都是正常情况下的拍摄方法,同时要考虑应变措施,根据天气情况机动灵活的调整自己的计划。 可能出现的情况: 天气状况:阴天、有云、有雾、大气透明度差、大风。 设备故障:支架损坏、相机故障。(备用) 回答者: 爱因斯坦马永康 - 江湖新秀 四级 2009-7-5 11:11 修改答复: 关闭 爱因斯坦马永康,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日食拍摄(寇文老师的课件) (寇文老师的课件) 数码相机在日全食时的使用: 数码相机:单反、傻瓜都可以用在日食的拍摄上。 熟练掌握所用相机的使用方法。 所拍摄的内容: 大尺度带地景的全食风光:广角、标头。 日全食和大行星、明亮恒星的合影。广角、标头。 日食串象:广角镜头,提前计算设计,安排拍摄角度、时间间隔。 日食全过程、贝利珠、日珥、色球层、日冕(内冕、外冕) 月面的灰光:日冕会曝光过度。 其他地面有特色的景物。 镜头的焦距:广角、中焦、长焦 望远镜的选择: 对望远镜的要求:口径、焦距、成像质量 建议使用短焦折射镜,口径60-80毫米即可,焦距500毫米上下。 望远镜和相机的连接: 卡口转接环,放大摄影支架、尼康口、佳能口等等 数码相机的几个重要参数的设定: 拍摄方式:手动 曝光速度:1/8000-1秒以上 光圈: ISO的设定:原则是尽可能低一些。根据具体情况定。感光度和曝光时间成反比。感光度设的太高影响图像质量。 影像品质:像素调到Z大。 存储介质:CF卡,容量、备用。事先计划好,保证够用,尽量不要在全食前后换卡,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电池的备份:保证电池有电,Z好备两块以上的电池,全食前一定要确认电池电量,Z好是更换一块。 调焦:借助日面上的黑子仔细调焦。如果没有黑子只能看日面的边缘,但有一定难度,要靠平时经验。 结论:对自己使用的相机一定要熟悉。关键时刻别人是指望不上的。 日食的过程: 初亏:和平时拍摄太阳一样,抓紧时间调焦,试验曝光时间。Z好事先有一个统筹的计划,比如每隔3或5分钟拍一张。 食既:食既前几分钟要小心取下减光板,准备抢拍贝利珠。然后按部就班调整曝光时间,连续拍摄。曝光时间从Z快逐渐减慢,比如:1/8000秒-1秒 食甚:全食过程尽可能多拍,事先做好计划,根据全食时间的长度、本人每拍摄一张的平均速度安排好拍摄的曝光速度。建议食甚过后曝光速度再加快。 生光:生光前曝光速度加快到1/2000秒-1/8000秒,准备抢拍贝利珠。 复圆:生光后在加上减光板,拍摄偏食。 拍摄时注意: 望远镜的减光: 一定要牢固可靠、方便取下、方便安装上。注意安全。 中性滤光片:直径5-6厘米(限制了望远镜的口径),注意:调焦问题,由于镜片质量问题,取下有影响焦距的问题。 巴德膜:目前Z流行 0.012mm厚 目视:5.0 减光10000倍 摄影:3.8 自己用巴德膜制作减光板,事先要多试拍,积累经验。 随机应变,根据天气情况作好应变准备。 比如天气不太好时,可能要取下减光板。 不推荐其他方式: 烟熏玻璃、废胶片、电焊片、磁盘片、水中滴墨汁 拍摄时Z好要用快门线或遥控器: 尽可能减小相机的震动。 实在没有这些一定要注意用手按下快门时的力量。 支架安放的环境也很重要: 赤道仪安放时找北,白天没有北极星,需要指北针、水平泡。 三角架要很地面扎实。 互相之间不要干扰,保持一定的距离。 提示: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掌握观测地点见食情况,各个阶段的开始时间。 相机电池充电、提前清空存储卡 调焦:成败的关键,平时积累经验。有条件的话把拍的照片在电脑上显示。 全食之前一定要注意把减光装置去掉!!切记!! 取下减光板时一定不要改变焦距。 抢拍贝利珠:曝光时间的掌握,快 色球层 :曝光时间要快 日珥 : 曝光时间要快 日冕:从快到慢 1/8000秒-1秒以上 支架: 轻便的赤道仪、稳定结实可靠的三角架。 不一定非要电动跟踪。 一定要考虑携带的成本。 操作要熟练,平时多练习使用。 选择观测地点时,一定要注意日落方向不要有遮挡。 Z好一个人只干一项工作,不要贪多,顾此失彼,那个也干不好。 以上都是正常情况下的拍摄方法,同时要考虑应变措施,根据天气情况机动灵活的调整自己的计划。 可能出现的情况: 天气状况:阴天、有云、有雾、大气透明度差、大风。 设备故障:支架损坏、相机故障。(备用) 日食进行观测时,千万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更不可使用望远镜头、望远镜直接观看。即使是日偏食的时候,当太阳光被遮掩得只剩下弯弯的一部分时,还是不要用肉眼直接观测,否则会被强烈的阳光刺伤眼睛。 一般天文爱好者所常用的几种方法: 1 使用专门为观测太阳而设计的太阳滤镜。 2 利用已曝光过的胶片来作为滤光片。 3 找一块干净的玻璃,用蜡烛熏黑。4 在盆子里放上水,掺入墨汁,观看倒影。 ●日食拍摄: ●在全食前的偏食阶段,由于持续时间很长,且和普通的偏食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这个阶段Z重要的任务就是调焦。一定要反复、耐心的将焦距调到Z好,以免到全食的时候留下遗憾。调焦纯粹就是一个经验活儿,没什么捷径可走。太阳上有黑子还好,要是没有黑子,就只能靠日轮边缘了。由于阳光太强,在回放时液晶屏可能看不清,因此应提前准备宽大且不透光的外套将自己的头和相机都罩在下面,这样才能比较舒服的查看图像。 ●在食既时,主要的拍摄目标是贝利珠和钻石环 由于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因此在月球进入太阳面及离开太阳面的时候,太阳光便有可能在月球上较凹的位置漏出,在刹那间形成一颗光珠,而这便是所谓的倍利珠。倍利珠加上色球层,状似一颗钻石戒指挂在天空上,便成了所谓的钻石环现象。 拍摄贝利珠意味着全食阶段拍摄的开始,因此要提前摘掉滤光片。如果你有精确的预报时间和现场时间,那么在食既前15秒到1分钟摘掉滤光片是合适的,因为这时日面只剩下很小的一点点,短暂的直射不会对你的相机造成损害。如果你没有精确的时间,那么在取景器里通过滤光片看到太阳只剩下隐隐约约的一小点的时候摘掉。 曝光参数的调整:由于从你摘掉滤光片到贝利珠发生的时间间隔只有不到一分钟,这时再来调整相机参数可能会感到手忙脚乱,因此建议你先调好相机参数,再摘掉滤光片。具体参数请参考“日食摄影曝光参数表”里针对日珥的参数。 附带一提,拍摄贝利珠时,就已经可以同时拍下色球层和日珥了。 贝利珠、色球和日珥 ●全食阶段的主要拍摄目标有三个,一是日珥,二是日冕的内冕,三是日冕的外冕。另外还有其他星体。 在太阳外围还有一层比色球层更暗的日冕,只在日全食时可观测得到。日冕的大小会随着太阳磁场运动而改变,当在太阳活动高峰时,日冕会较明显,范围亦会较大。在太阳上还不时有一些火焰喷流,称为日珥。这些日珥由於温度较低,所以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见到。其中内冕亮如满月,外冕则要暗上将近100倍,而日珥比内冕还要亮一些。 日全食时更会有刹那的黑暗,可让观测者看见在天空上明亮的星体。 下面的“日食摄影曝光参数表”出了不同情况下针对这三种目标的曝光参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不过实际拍摄时并不需要严格遵照这个曝光表,曝光值增加一些或者减少一些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另外还要考虑天上的云雾、太阳高度等对光强的影响。另外,由于外冕延伸的范围可能大大超过一个太阳直径,为了尽可能多的拍全日冕,应尽量保证太阳在画面的正ZY,并且及时调整相机的角度令日冕的长轴位于画面的对角线上。 日食摄影曝光参数表 外冕 内冕 全食时还有一个好玩项目就是拍摄月面的地球照。 全食时在月球的暗面看地球就好像一轮满月,非常明亮,因此月球的暗面其实会被地球照亮,只不过由于其亮度比之日冕差得太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比较大的延长曝光时间,就能拍到月球暗面的细节。根据经验,在f/8的器材下,ISO 1600,1/3秒曝光可以拍到很充分的地球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曝光参数。 地球照 ●多重曝光和后期叠加: 利用相机的多重曝光,我们可以间歇地把整个日食过程拍摄在同一格底片上。当然现在我们大多使用后期多张叠加。注意保持三脚架的稳定,使用快门线。 拍摄时首先要弄清日食在天空的路径和跨度,以免太阳在未完成拍摄前便出了视场。跨度一般在90度以内,一支24mm镜头就够。要预计太阳所走的路线,根据历时、跨度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每隔多长时间拍一张、何时结束。构图Z好是底片的对角线。 一次完整的拍摄,可能需要先后几十次,共历时数小时才拍完,这样长时间镜头直对着太阳,极易烧坏快门帘,进而烧坏感光元件,所以事先必须准备深虑色镜。 多重曝光还要严格计算每张的曝光量,防止过曝,如果是傍晚又要考虑大城市的光污染。利用数码后期叠加就简单多了。 马德里日食糖葫芦串像 非洲的日全食 ●Tips: 1 提前进行周密的规划。比如用什么相机,镜头或望远镜,用什么拍摄方式,要拍到什么效果,拍到的照片后期除了欣赏外还会不会有别的什么应用,等等。而对于一些创意摄影就更需要特别的考虑,比如刚才提到的拍糖葫芦串像,就要先选好地点,计算好每个像之间的时间间隔,等等。 2 提前进行实际演练。如果有条件,提前几天来到实际观测地,在日食发生的同样时间将观测流程从头到尾走一遍,包括组装望远镜、找太阳、连接相机、拍照、摘掉滤光片拍照(此时不可对着太阳)、再盖上滤光片拍照、换存储卡、换电池……这样往往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问题,比如这套器材指向某些位置时会卡住。如果没条件到观测现场也没关系,在任何一个地方演练都可以,只要找恰当的时间让当时太阳高度和日食时差不多即可。 3 实际观测时,在全食或者环食阶段找一个人专门负责报时。因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本来就很短,而人在这个时候紧张而忙碌,往往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全食或环食就结束了。而当有人专门报时,其他观测者就能对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安排自己的观测。 4 全食阶段一定不要忘记摘掉滤光片。
-
赞(3)
回复(0)
热门问答
- 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日食
- 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日食,应该如何调整相机的有关参数,才能拍出Z好的效果 (我的相机是canon ixus 980is)
2009-07-09 16:29:16
425
4
- 关于用X光片制作单反滤光片拍日食可行性
- 我用多层X光片制作简易的单反相机滤光片不知是否可行?是否会损坏CCD?
2014-01-10 01:54:05
439
3
- 用数码相机如何从显微镜目镜里拍图片?
- 图片成像总是晃,图片大小多少为合适?不好控制啊。用微距拍吗?螺旋藻片水浸液镜下图片(400倍),求鉴定真假... 图片成像总是晃,图片大小多少为合适?不好控制啊。用微距拍吗? 螺旋藻片水浸液镜下图片(400倍),求鉴定真假 展开
2012-10-15 00:51:56
329
6
- 如何用数码相机拍显微镜下的相片
- 如何用数码相机拍显微镜下的相片... 如何用数码相机拍显微镜下的相片 展开
2009-03-03 04:31:49
438
4
- 普通CCD数码相机能不能感x射线光?
2012-01-12 02:19:25
384
2
- 单反与普通数码相机的ccd大小比较
- 单反的大小是多少×多少毫米,而普通的是1/1.8,1/2等。。请问这之间是什么关系
2010-08-23 14:40:32
538
4
- 数码摄象机拍的数码照片效果是否没有数码相机的好
2006-05-11 03:54:48
283
6
- 移动测速被拍时是用闪光拍吗??
- 我是外省车辆,在山西行使。今日出去遇到了移动测速。去的时候没有看到(因为警车停在巷子里,仪器是摆放在一根电线杆子下)返回时才留意了一下车还在巷子里,都靠近测速仪了才发现在电线杆子下面。当时还在超速状态,只是超了一点点。测速仪算是对着车头,测... 我是外省车辆,在山西行使。今日出去遇到了移动测速。去的时候没有看到(因为警车停在巷子里,仪器是摆放在一根电线杆子下)返回时才留意了一下车还在巷子里,都靠近测速仪了才发现在电线杆子下面。当时还在超速状态,只是超了一点点。测速仪算是对着车头,测速仪方向和路面大概成45度角(去时是对着车尾看不到头的,,去时超速严重),就是不知道是拍的我车头还是去时的车尾呢?或者是来回都会被拍呢?回来时注意了一下没有看见有闪光。不知道到底有没有遭。 展开
2013-06-11 03:49:56
500
4
- 索尼数码相机DSC--TX100怎么用
2015-09-02 01:42:00
376
2
- 用3.5寸软盘当中黑色的芯片,可以看日食吗?
- 用那个看会不会伤到眼睛,一次可以看多久?
2009-07-19 10:33:38
404
4
- 求:观察日食的正确方法
2009-07-20 14:24:59
377
3
- CCD和普通数码相机哪个比较适合天文摄影初学者
2018-11-16 12:16:39
251
0
- 数码相机拍夜景怎样、跟相机本身是cmos还是ccd有关么?
- cmos 、ccd 、
2013-06-10 17:41:45
452
1
- 数码相机拍夜景怎样、跟相机本身是cmos还是ccd有关么?
2013-10-26 17:06:23
335
1
- 索尼 dsc-hx50 数码相机wifi怎么用
2015-07-20 08:33:45
442
1
- 荧光显微镜拍dapi用什么激发光
2016-07-03 01:28:57
333
2
- 林丹用的拍是多少磅的
2010-08-18 04:25:10
433
6
- 索尼 dsc-rx1rm2全画幅数码相机 35mm f2 蔡司定焦镜头能拍红外线吗
2017-03-27 04:07:10
304
3
- 普通数码相机能改热成像或者夜视么?谁改过?分享下
2016-08-03 20:03:51
557
1
- olympus倒置显微镜所连数码相机怎么用
2018-11-20 05:47:17
262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