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通过对中风病人体质调查显示,阴盛阳虚者多见;2.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风的重要诱因;4.时间气候因素:调查研究发现中风发病多见于春三月,且与气温气压关系密切,表明外风确能引动内风;5.饮食劳倦因素。中风病机则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 分型ZL (1)肝阳暴张: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呃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决明、右决明、丹参各30克,玄参、赤芍、全蝎、僵蚕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条。
加减:头痛眩晕加蔓荆子;恶心呕吐加竹茹、赭石;便秘加大黄、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等。
(2)痰浊内阻:形体肥胖,胸腹痞满,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质暗淡,苔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通腑,通络熄风。
: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胆星、菖蒲各15克,白术12克。
加减:痰涎壅盛加竹沥、天竺黄;眩晕加钩藤、菊花;舌红烦躁加鲜生地、沙参、麦冬。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涤痰汤等。
(3)气虚血瘀:头晕心悸,面黄神疲,气短乏力,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治法:益气HX,QY通络。
:黄芪30~120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各1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肢瘫重加桂枝、杜仲;语蹇加菖蒲、远志;纳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蒌、陈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汤等。
(4)元气暴脱: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质暗紫,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回阳固脱。
:人参10~15克,附子10~15克。
用法:急煎汤灌服或鼻饲。
常用成方:参附汤、四逆汤加人参等。 专方ZL (1)脑脉复原汤
组成:黄芪20克,丹参15克,水蛭15艽,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黄精10克,灵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冲),茯苓15克,红花10克,菊花10克,地龙15克,全蝎6克,白花蛇1条,胆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黄连10克。
加减:风痰上扰,痰火搏结,去黄芪,加牛膝、川军;气血虚弱,经脉失养,加白术、人参。
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两次服下,每日1剂;亦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分装人胶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
(2)脑血康口服液
组成:由动物类HX化瘀药物提取制成,配方从略。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昏迷者可鼻饲。大便干结可加服大黄粉3克;痰盛加服竹沥水。
(3)清开灵注射液。
组成:配方从略。
用法:取清开灵注射液40~60毫升,兑人葡萄溏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8天为一疗程。
(4)红丹
组成:丹药(系水银、火硝、皂矾、食盐炼制而成)50克,石青(、硫磺炼制而成)25克,银翠(银块、石青炼制而成)150克,麝香25克,牛黄5克,羚羊角5克,熊胆5克,冰片5克,枣泥25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充分混合,以枣泥为粘合剂,研匀搓丸,每丸0。5克。以朱砂为衣,装瓶密封备用。口服或鼻饲,每天2次,每次1丸,7天为一疗程。
(5)再生丸
组成:全蝎、麝香、鹿茸、白花蛇、当归、川芎、赤芍、杜仲、防风、木瓜、天麻、桂枝、高丽参、马钱子、全瓜蒌、枸杞等共30味。
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马钱子沙炒去毛皮,余药按常规炮制。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为2.5克。每晚服3~5丸,Z大量不超过7丸。如需白天服,以1~2丸为宜。妊娠、重感冒、腹泻及血压过高者禁用。2~3个月为一疗程。
(6)血栓解
组成:水蛭、郁金、川芎。
用法:上药以1.5:2:3的比例进行粉碎、混合,加人赋形剂后压制成片,每片重0.3克。每日服3次,每次6片。
(7)参麝活络九
组成:系在大活络丸基础上减去21味药,增加三七等,共34味。配方从略。
用法:每丸重3克,1日3次,每次1丸,3个半月为一疗程。
(8)抗瘫灵
组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马钱子按药材炮制规范加工。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饣粉(以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粉的其他三药合匀,装人胶囊,每粒含药粉3克,贮瓶备用。于每晚睡前开水送服1~5粒。服后即卧床,切忌活动。应从小剂量开始服,服后肢体有蚁行、灼热或麻
木感,均属正常反应。如无此反应,次日递增2粒,以后隔周递增1粒,连服90天,停服2~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