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2条)
-
- wwp10191 2016-10-24 00:00:00
- 影响解离平衡和电解质的因素有哪些? 例:CH3COOHCH3COO- +H+ 1.温度,T升高,促进电离平衡. 2.同离子效应,即加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的离子就YZ电离平衡.如加H+或CH3COO- 3.加与离子反应的物质,促进电离平衡.如加金属Na. 4.越稀越电离,如加水促进电离平衡.
-
赞(1)
回复(0)
-
- endlesszjj 2018-03-17 15:47:59
- 影响解离平衡和电解质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 ① 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 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③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具有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例如部分弱酸、弱碱。水也是弱电解质)溶于水时,其分子可以微弱电离出离子;同时,溶液中的相应离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一般地,自上述反应开始起,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出离子的速率不断降低,而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不断升高,当两者的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便达到了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与离子的浓度分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达到动态平衡。 形成条件 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平衡状态。具体一点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的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而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
赞(16)
回复(0)
热门问答
- 影响解离平衡和电解质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解离平衡和电解质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氨基酸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弱电解质溶液电导因素有哪些
- 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 比表面积影响因素有哪些
- 振动传感器影响因素有哪些?
振动传感器影响因素有哪些?
- 影响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 问题背景:用溶胀法测定聚合物交联度的实验中,用甲苯溶剂浸泡橡胶塞,并且根据橡胶塞的增重,利用甲苯的标准密度,判定甲苯溶剂溶于橡胶塞中的体积大小。疑惑:溶于橡胶塞中的溶剂的... 问题背景:用溶胀法测定聚合物交联度的实验中,用甲苯溶剂浸泡橡胶塞,并且根据橡胶塞的增重,利用甲苯的标准密度,判定甲苯溶剂溶于橡胶塞中的体积大小。 疑惑:溶于橡胶塞中的溶剂的密度,与常规装在瓶子里面的密度相等吗?溶剂分子进入聚合物内部时,体系与纯溶剂的体系不一样的吧~ 展开
- 影响片剂硬度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电导率仪的因素有哪些
-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影响土壤的因素有哪些?
- 生物使土壤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土壤肥力的生产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在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植物,它们依靠水中分解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得以生长同时分泌大量产物... 生物使土壤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土壤肥力的生产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在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植物,它们依靠水中分解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得以生长同时分泌大量产物对岩石进行风化 展开
- 影响杂交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DNA提取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片剂硬度的因素有哪些?
- 影响击穿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击穿电压的因素:
(1)水分,水分是影响击穿电压最灵敏的赃物。因为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很容易被拉长,并沿着电场方向排列,从而在两极间形成导电“小桥”,使击穿电压剧降。另外,击穿电压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含水量,还取决于水在油中所处的状态,通常乳化水对击穿电压影响很大,溶解水次之。
(2)油中含有微量的气泡,也会使击穿电压电压明显下降,因为油中存在气泡,则在较低电压下气泡便可游离,并在电场力作用下,在电极间形成导电“小桥”,使油被击穿,降低了油的击穿电压。
(3)温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视油中杂质和水分的有无而不同。不含杂质,并经干燥无水分的油,一般温度对击穿电压影响不大。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油分子本身因裂解而产生电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油品的粘度显著减小,电离产生的电子和离子由于阻力变小而运行速度加快,导致油品被击穿,击穿电压显著下降。
如果油中含有杂质和水分时,则在同一温度下,其击穿电压比无杂质。水分的油的击穿电压要低,温度较低时,油中水多呈悬浮状,其击穿电压值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乳状水逐渐变为溶解状,油品的击穿电压随之上升。但如果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则油中水分发生蒸发,在油中造成气泡的数目便会增加,而且由于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使水分、杂质和气泡在油中形成导电“小桥”,使油的击穿电压又很快地下降。尤其是油中杂质和水分都存在时,这种导电“小桥”更易形成,击穿电压下降更明显。
(4)当油中既含有游离碳,又含有水分时,油的击穿电压随碳微粒量的增加而下降。
(5)油老化后生成的酸等产物,是使水保持乳化状态的不利因素,因而会使油的击穿电压下降;而干燥不含水分的油,酸等老化产物对击穿电压影响不明显,但确能使介质损耗因数急剧增加。这时,测定油的击穿电压不如测定介质损耗因数更能判断油的老化程度的原因所在。
- 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有哪些?
差热分析虽然广泛应用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由于在文献上对同一物质往往给出不一致的数据,使人们对差热分析的应用有点缩手不前。根据国际热分析标准化委员会的意见,认为所发表数据的不一致性大部分是由于实验条件不相同引起的。因此,在进行热分析时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研究实验条件对所测数据的影响,并且在发表数据时应明确测定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影响差热曲线的因素比较多,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大致是下列几个方面:
①仪器方面的因素:包括加热炉的形状和尺寸、坩锅大小、热电偶位置等。
②实验条件:升温速率、气氛等。
③试样的影响:试样用量、粒度等。
因此,在差热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实验条件才能获得好的实验结果。
-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有哪些,怎么影响
- 影响血液流动性和粘稠度的因素有哪些?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