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家期待已久的大便的味道的问题。
我为什么可以知道大便是什么味道呢?当然不是因为我尝过大便。虽然我号称是一个重口味的人,但是真的以身尝粪这种事情是做不出来的。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大便应该是什么味道呢?
这个么,有古籍的支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粪清”:“近城市人以空罂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瘟病垂死者皆瘥。”这个药是催吐的。所以《本草纲目》中对人屎的主要描述是苦,而且催吐。但是《本草纲目》本身就是一本很不靠谱的书,固然催吐这个功效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是不是发苦也吃不准。另外就是史书上对越王勾践尝夫差屎的典故,故事的描述是说屎“味酸而苦”,也就是说,不仅有苦味,还有酸味。但是勾践的故事也不可尽信,一来年代久远,二来勾践本来就是满嘴跑火车哄夫差的,是不是真的这个味道也不得而知。
古籍不可尽信,难道真的不得不用口尝的方法来判断大便的味道吗?图森破,奶已无!当然我们要肯定医学工作者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但是为了判断大便的味道而亲自尝粪这种无聊的事情就没有必要了。毕竟我们有科学,直接通过研究粪便的成分就能大致猜测粪便的味道了。
首先大便肯定是咸的,虽然尿液是人体排出多余电解质的主要手段,但是肠道也能起到排除多余钠、钾离子的作用。尤其是当你腹泻的时候,大量富含电解质的液体通过肠壁分泌,于粪便混合而排泄出来,势必是咸味的。
然后前面说了,吃大便确实有催吐的作用。主要是大便中含有大量胺类物质,比如尸胺、腐胺,还有吲哚。听名字就知道这些东西不会好吃,因为这些也是腐败的食物、尸体中富含的气味物质。具体的味道可能并不明显,类似腐败的肉类或鱼类,但是气味势必非常的腐臭难闻。虽说这些物质主要是发挥气味而非口味的作用,但是人类的食欲主要是由气味调动,因此在品鉴大便时,此类胺类化合物的影响也不可不察。
当然大便也有可能有酸味。这完全要拜肠道菌群所赐。人进食的食物当中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物质会有少量进入肠道,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会分解为有机酸类(比如醋酸、乳酸等),这些酸味物质混合在大便中就会使大便成为酸味。不过这通常出现在饮食中素食比例较多的人当中。如果是爱吃肉的人,大便中的胺类会比较多,味道会更恶臭一些。
大便中的苦味可能来源于胆汁。我们知道胆汁是将大便染成黄色的主要原因,同样胆汁也是一种味道非常苦的物质。因此Z终拍出体外的大便由于含有胆汁的缘故,势必是带有苦味的。
另外关于大便中一定不会有的味道。一个是甜味,由于糖类对人体来说是极为珍贵的能量来源,因此人吃进肚内的糖类很少能够通过胃肠道层层关卡的剥削,进入大肠,参与粪便的组成。即便有少量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多聚糖等漏网之鱼,也早被肠道菌群瓜分一空,所以正常人的粪便应该是不会有甜味的。另一个味道是脂肪的香甜味,因为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效率几乎为,只有严重病态的情况下才会在粪便中出现脂肪,即我们所称的脂肪泻。
所以大便的味道一定不会很好,在食物中Z容易引起我们食欲的两种物质:糖和脂肪,在大便中都完全没有。而大便却富含另一些令人作呕的物质,如尸胺、腐胺等。所以大便的味道应该是又苦又酸又有一股腐烂的恶臭味,基本属于难以下咽。
特殊口味的大便:
我们知道吃完辣椒会辣菊花,由于人体内缺乏分解消化辣椒素的酶类,所以辣椒素从嘴里吃进去,是原样从菊花排出来的。所以如果是吃完辣以后排出来的辣菊花大便,应该也是辣的。又苦又酸又恶臭还带辣味的大便……很难想象是什么口感呢。
常逛果壳的网友一定知道“see you tomorrow”的典故,一些富含木质素的食物,比如玉米、金针菇之类的,吃完以后会原样拉出来。所以如果是这类大便的话,里面除了大便主菜,还有金针菇小点心也说不定……
其实人体不能消化的食物还蛮多的。可可粉也是人难以消化的物质,所以很多人吃完巧克力以后会拉黑粑粑,不是传说中的黑便,而是可可粉把大便染成黑色。所以是巧克力味大便……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各种病态大便,不过不建议大家尝试就是了(任何人类大便都不能吃啊喂!),不过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便还是会有其独特风味的,主要的风味应该是黑便中经肠道氧化而成的三价铁离子提供铁锈味。。。
http://www.guokr.com/blog/26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