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406:修订1987年的污染水平标准。新标准将等级代码提高到30,并修改了报告表格和报告中使用的污染物颗粒大小。修订标准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测试粉尘的改变(用ISOMTD粉末代替了ACFTD)和相应的颗粒计数器校准方法的改变。
任何以流体为工作介质的液压系统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污染物的侵害,其中固体颗粒是主要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侵入系统后,各种磨损机制将导致液压系统中各部件的磨损,从而导致系统故障。一些数据表明,液压系统故障中约有70%是由油污染引起的,而固体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压系统故障约占总污染和磨损故障的60%至70%。因此,为了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严格控制系统油的污染程度,即必须严格控制油中所含的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浓度。
为了促进系统油污染控制的实施,人们希望定量描述和评估系统油污染度,这需要制定油污染度等级标准。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O4406:1987“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中固体颗粒的污染度规范”,该规范在国际上得到广泛采用(NAS1638除外)。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了自己的标准GB / T14039-1993。 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修订了原始标准并制定了ISO4406:1999“液压传动液中固体颗粒的污染度规范”。我国也使用新标准对GB / T14039-1993进行了DY次修订,相应的新标准编号为GB / T14039-2002。新标准已于2003年5月在我国正式实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这两个标准的使用以及修订的具体原因的文章。本文将简要介绍两个油污染度代码标准ISO44o6:1987和ISO 4406:1999,并取代新标准。解释了旧标准的原因。
ISO4406:1987年污染程度
该标准使用两个代码来表示油的污染程度。 **一个代码代表每毫升油中> 5m的颗粒数,第二个代码代表每毫升油中> 15p,m的颗粒数。这两个代码用对角线分隔。之所以选择5m和15m的颗粒浓度来定义污染度数,是因为通常认为5p,m左右的细颗粒浓度是液压系统淤积和堵塞的主要原因。大于15m的颗粒浓度在液压元件的磨损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两种尺寸的颗粒浓度用作制定等级的基础,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尺寸的颗粒对系统的影响。该代码的值对应于相应的颗粒浓度。根据颗粒浓度的大小,有26个等级代码(从0.9、0-24)。相邻代码表示的颗粒浓度之比为2。颗粒浓度越大,表示等级的代码越大。
仪器网-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传媒体。
相关热词:
金相分析仪,油品分析仪,针焰试验仪,液位传感器,土壤测试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